心得體會醫學名人
11月9日,陰霾的天空嘩嘩地落著細雨,遠從深圳急匆匆趕回的“小崗村博園園生態農業園”總裁錢文雅女士,手捧鮮花踉踉蹌蹌地來到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的墓前,三鞠躬后,她已泣不成聲。從她斷斷續續的敘述中,我們得知正是在沈浩的全力幫助下,她總投資2.0371億元的博園園生態農業項目,才能順利完成 1300萬美元的企業注冊工作。她流著淚說:“沈浩真是一位一心謀求發展的引路人。”在小崗村落戶企業的老總中,沒有一位不這樣稱贊沈浩的。
在投資合作中,我們成了朋友
小崗面業是來小崗村落戶的第一家企業,也是沈浩來小崗以后招來的第一個規模企業。2006年,小崗面業的老總張玉奇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沈浩,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四年相處中,沈浩給張總留下的印象始終和剛認識時的印象一樣:樸實、勤奮、熱情、積極。
張玉奇原本經營著一家日加工250噸糧食的面粉企業,當時的銷路和效益都很好,生產出的產品根本不愁賣。一次偶然的'機會,經人介紹沈浩認識了他,在當天的宴會上,沈浩就掏著空子跟他談自己關于小崗村的未來規劃,談他發展小崗村農業產業化的宏偉藍圖,并誠懇地邀請張玉奇來小崗村投資。后來經過多次洽談,張玉奇與小崗村達成了以小崗村入股的方式合資建設大型面粉加工企業的協議。協議簽訂后,沈浩就為小崗面業的早日落戶投產奔忙。張總說:“我是被他感動了,小崗面業能最終落戶并投產,沈書記出了很大的力,為了小崗面業,沈浩協調解決了20畝的建設用地,從立項、設計、到開工建設,縣發改委、土地、房管等部門都是他親自帶著我跑,為我一路爭取了綠燈。在資金緊張的時候,他前后跑了省財政廳五、六趟,為企業爭取到四五十萬元的扶持資金,錢雖不多但實在讓我感動。” 不久前小崗面業廠房建設及機器安裝已經完成,在正式生產前,就等供電部門供電。按照正常程序為企業供電需要走一系列程序,還要等一段時間,沈浩得知情況后,親自到供電部門協調,讓小崗面業得以提前開工生產。一說到沈浩,張玉奇嘆息之余是連聲的稱贊,“沈書記對來小崗的企業非常關心,在企業有困難的時候,只要你提出來,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從沒有打退堂鼓的。在小崗面業建成后,沈書記還多次到省城想為我們把省級龍頭企業跑下來。他曾經和我說過,企業是他招來的,如果因為投資環境或者是服務跟不上而影響了企業在小崗村的發展,他感覺對不起人。”
11月9日晚,是沈浩安葬的第二個晚上,天空下著雨,張玉奇和溫躍淵、關友江、張秀華一起,又來給沈浩送火了。本來送火是由逝者最親的人完成的,但張玉奇卻走在了為沈浩送火的隊伍里。用張玉奇的話說:“自從落戶小崗,從工作角度,沈浩是村里的干部,我們合作的很愉快;從個人角度,他為人豪爽熱情,性格耿直,說到做到,我們已經從投資合作關系,變成了最好的朋友。”
他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領導小崗人創造了“小崗速度”
GLG生命科技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甜葉菊生產和銷售企業,2009年3月20日,總投資達15億元的“小崗村GLG農產品深加工高科產業園”項目經過洽談和籌備終于在小崗村落戶,這是落戶小崗村最大的項目。該園區建設用地2000畝,投資建設10多個高科技產業項目,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6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年產值。公司還通過建設2000畝甜葉菊育種基地,計劃三到五年內帶動并輻射周邊鄉鎮推廣種植優質甜葉菊20萬畝,每年將為群眾帶來6個億的收益。
GLG集團副總裁小崗村GLG項目負責人王倩女士,親身感受到了沈浩書記在項目落戶、開工建設過程中所做的工作。談起沈浩,讓王總難以忘懷的有兩件事。
2008年12月25 日,沈浩和村兩委干部接待了美國GLG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永博士一行來村考察投資,中午雙方的見面會開到下午將近2點,之后沈浩帶著村干部們又參加了廣州從玉菜業集團的投資商討會,會議一直到晚上六點半才結束。天空飄著雪花,大約七點,王總打電話,約沈浩晚上八點在明光詳談投資問題。平時從鳳陽到明光要40多分鐘時間,而此時下雪路滑難行,王總本以為他們會遲到,但沈浩還是準八點到達了王總的接待室。當時王總高興地說,小崗村領導守時敬業的品格值得我們GLG員工學習!
【心得體會醫學名人】相關文章:
醫學名人語錄05-08
醫學心得體會04-09
醫學培訓心得體會06-08
醫學崗前培訓心得體會05-27
醫學檢驗實習心得體會06-16
人文醫學培訓心得體會06-08
中醫學心得體會06-05
關于醫學實習心得體會04-09
醫學史心得體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