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作文教學
打造一枝生花的妙筆——淺談九年級作文教學
作文綜合地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個性、智慧等文化素養,展現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人生體驗、語言表達和個性創造等方面的能力,是中考語文的半壁江山。課程改革中,我們在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同時,也一直在積極地探求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將學生的訓練和教師的的指導進行有機的結合,最大限度地把學生手中的那枝稍顯生澀凝重的`筆盡可能打造得嫻熟輕巧些。
現以九年級為主,向大家匯報我們的作文教學過程。
一、 讓作文教學相伴教學全程
閱讀與寫作是中考語文試題的重頭戲,應該是并行的雙翼,所以寫作與閱讀須做到并肩齊舉。尤其到九年級,臨陣磨槍,語文教學的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應充盈著作文教學,不可在教學過程中只見閱讀不見寫作。
(一)如何在時間上保證作文教學?
1、每周一節課語言技能訓練。
可在每堂語文課前5分鐘,或集中在每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按老師每周語言訓練的要求,有準備地口頭表達。內容可以豐富多樣:簡短的新聞發布,名著內容的梗概,各種文體的片斷訓練,等等。細水長流,以此可以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學生課余在準備語言訓練材料的時候,擴大了自己的信息量,豐富了生活和文化的積累。
2、每周一節課文學名著閱讀。
我們備課組有一個區里立項的課題——“走近文學”,這個課題充分利用學生手中的名著資料指導他們欣賞閱讀。學校教務處專門給我們每周一節課的時間用作學生文學閱讀。學生像喜歡體育課一樣喜歡這節文學欣賞課,他們愉快地在廣袤瑰麗的文學海洋中盡情地徜徉,像干渴的海綿一樣汲取著文學的養分。課堂45分鐘的閱讀還讓我們的收獲向課余伸展,因為閱讀的慣性,學生都在課外繼續閱讀課堂內僅僅看完一部分的名著,從而達到了一定量的文學閱讀。他們在提高文學素養的同時,無疑也是作文水平的提升。
3、每周一節課報刊佳作欣賞。
我們學生訂閱了《未來作家報》《語文報》,這些報紙刊登的基本以同齡人的作文為主。每周我們安排在假日活動的一節課里,讓學生閱讀交流。學生把佳作選出來,每人選一篇,在小組或班上交流。他們對同齡人的習作從形式到內容,交換看法切磋技藝,不亦樂乎。此法拓寬了學生的寫作視野,在橫向的比較中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自己的作文,逐漸地從“跟著感覺走”的盲目作文中走出來。
4、周末閱讀筆記和生活隨筆。
這是星期天的作業。閱讀筆記有具體的內容要求:從優美語言、情節人物、點評感受等幾個角度進行記錄;生活隨筆便是通常說的周記,是學生點滴生活的生動記載,是學生語言運用的常規訓練,更是作文的生活積累。這對學生切實地提高寫作是極有幫助的。區教研員胡懿行老師到我們的學校調研檢查時,看到我們放在桌上整齊劃一的筆記本,翻閱里面具體細膩的摘記和隨筆,常常露出滿意的微笑。
(二)如何在空間上保證作文教學?
1、讓教材的課文成為寫作學習的范文
【九年級作文教學】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作文09-18
作文啟蒙教學09-29
作文起步教學09-30
作文入門教學10-17
作文教學計劃教學計劃09-08
作文教學隨筆11-08
作文講評教學隨筆05-28
我的教學老師作文03-10
教學有方的老師作文01-22
《話題作文》教學設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