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選材訓練
小學作文選材訓練
(一) 選材
無論是何種文體,對材料的選用都有三個基本原則:
其一,緊緊圍繞中心。選取能表現文章中心的材料,舍棄不能表現中心的材料。這就像蓋房子,建筑工人需要的是鋼材、水泥、磚,而做衣服的材料、造糖的材料,即使再好,也是不能用的。比如你要寫一名助人為樂的同學,那就得搜集他如何助人的材料,至于他如何刻苦讀書之類,就不宜作為文章材料了。
其二,選取典型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能夠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
其三,選取新穎的材料。選材時還應盡量選勸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避免老生常談。我們寫作時不妨以時事入文,不妨寫自己最熟悉、最動情,真正屬于自己的材料。
在選取典型素材時,同學們應注意如下幾點:
1.寫記敘文一定要精選材料。例如兩個父親同時給女兒送學費。一個是直接乘車30里送錢給女兒;另一個是挑了一擔谷子,夜里出發走了30里山路,天亮到了集市,然后賣掉谷子給女兒送錢。這兩個送錢的材料,給讀者留下的感受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我們顯然要選取后者作為作文素材。
2.記敘多件事,不少考生容易出現的誤區是,僅僅從一個方面選材。雖然記敘了多件事,可這“多件事”屬于同類材料的簡單相加,這樣文章內容就會顯得單薄,人物形象也會顯得單保就像是請客吃飯,如果桌上有十幾盤菜,可全是同一種菜,那就會顯得單調;相反,雖然桌上的菜并不是很多,但卻各具特色,那么,比起一類的十幾盤菜,它反而要顯得豐富。記敘多件事,道理與此相同。
3.寫議論文時,選材要多考慮“名人效應”,要注意選擇知名人物。有些考生習慣于選擇自己和身邊同學的相關事例,或者選擇家庭中的事例作為論據,這種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轉來轉去選擇出來的論據,由于時間、空間的影響范圍太小,很難有說服力,文章也顯得幼稚,不大氣,缺乏意蘊。身邊的小事不是不可以做論據,關鍵要簡潔、有內涵并具有針對性。
(二)組材
組織材料成文,涉及詳略、線索、順序等寫作知識和技能。寫作時,為了突出中心,我們要清楚哪些事例應當詳寫,哪些事例可以略寫或只作概括性-交代。為了使文章條理清晰,我們還要考慮好行文的順序,從哪個角度入手,怎樣收束全文,幾個事例以什么為線索串連起來,還要做好過渡,即幾件事之間,應恰當使用過渡性語言。考慮基本成熟,可以列出簡明提綱,這樣下筆時才會胸有成竹。
先說詳略。能夠表現中心的材料往往不止一個兩個,那些與中心關系最密切的材料,那些最有個性最為動人的材料,我們應該濃墨重彩地描寫,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點”,而其余則可略寫,甚至一筆帶過,這叫點面結合。2008年甘肅金昌市中考滿分作文《有這樣一種聲音》歌頌母愛的偉大,詳略安排很有特點:詳寫汶川大地震中的那位母親,之后推而廣之,寫中外歷史上名人的母親,點面結合,顯得很有感染力。
再說線索。記事寫人的文章,可用某人、某物、中心事件、某一句話作為貫串全文的線索;寫景記游的文章,可以作者的游蹤作為線索;抒情議論性文章,可以作者要抒發的情感或要表述的觀點作為線索(脈絡)。
最后說順序。常見的.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三類。講述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自然要用時間順序;介紹某物的結構,應該注意空間順序;闡釋成因、論述觀點,就得用邏輯順序。如2008年山東淄博市中考滿分作文《真心相對其實很快樂》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描述了一則街頭見聞,表現了一位中國老人高尚的道德品質,親切感人。該文用的是順敘。寫作時,為了避免平鋪直敘,我們還可根據表達的需要,選用倒敘、插敘等不同的記敘順序。
議論文寫作,列舉事例也應注意合理的次序。或以時間為序,或按成就、知名度大小為序,或按國別為序,或按其他類別為序,或交錯使用幾種順序,總之,要做到思維嚴密、井然有序。如下面一段文字:“事業是人生的不朽豐碑。人類的史冊告訴我們:凡是留下英名的人,總是創造了永存的事業。孔子、司馬遷、魯迅之所以為千秋萬代傳誦,是因為他們為民族文化寶庫增添了財富;屈原、岳飛、鄭成功之所以載入史冊,是因為他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偉大的愛國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孫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為他們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蔡倫、祖沖之、畢昇之所以永遠為人們紀念,是因為他們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科學技術領域留下了發明創造,使后人享用不荊誰做了對人類有益的事業,誰就樹立了一座人生的不朽豐碑。”作者列舉了十二位歷史人物從四個方面論證論點,這四個方面是按四種類別(文學家、愛國人士、革命者、科學家)劃分的,而每一類又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行文顯得井然有序。
【小學作文選材訓練】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選材10-06
小學作文人與動物選材08-01
話題作文的選材10-14
作文如何選材06-20
小學作文人與動物選材4篇07-31
話題作文的選材與點評06-26
初中作文怎樣選材10-11
話題作文如何選材10-13
小學作文訓練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