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蔬菜基地建設情況匯報
縣政府:
現就基地建設情況作如下簡要匯報:
劍河縣320國道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始建于XX年冬,建設時期正值劍河縣城搬遷,擁有3.5萬人的劍河新縣城蔬菜生活需要量大。320國道緊臨仰阿莎湖和溫泉景區,320國道和三凱高速穿境而過,公路沿線分布著980畝稻田,距新縣城只有 18公里,高速公路只要7分鐘就能到達縣城。獨特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巨大的市場需求,孕育了蔬菜產業發展的巨大商機。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于今年初首次提出了“一點一帶六基地”的建設方案,為劍河縣320 國道產業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縣農業局緊緊圍繞提出的“一點一帶六基地”的建設方案。全面加強“一點一帶六基地”中的“一帶”建設,通過一年的艱苦努力,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已建設蔬菜種植示范基地190余畝,種植有芹菜、大白菜、萵苣、番茄、辣椒、蔬菜型馬鈴薯等30余個品種,種植規范、設計合理、技術含量高的反季節蔬菜示范基地建設起來了。并且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生產能力已達到平均日產新鮮蔬菜900斤以上,按平均蔬菜批發價0.6元/斤計算,每天收入540元,年收入近30萬元,經濟效益十分明顯。同時,蔬菜基地的建設,為我縣傳統農業改革開辟了新路,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樹立了榜樣,做好了示范,在屯州、南高、岑松蔬菜基地的帶動下,先后有岑松、屯州、交界、苗寨、灣根、南高等8個村169名農戶將自家稻田以自建或轉租承包的方式改種了蔬菜,蔬菜種植面積已達到390畝,同時,也成立了320國道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辣椒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社,以“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形式引領種植戶進行蔬菜生產,320國道蔬菜產業帶逐漸形成。
主要做法是:
一是對新增菜田一次性給予500-600元/畝的租金補助;二是抽派技術人員建設蔬菜種植示范基地,按照“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強基地建設工作;三是在及時選送種子、肥料、農膜、大棚等生產物資到320國道種植大戶手中;四是派出技術人員適時進行技術服務。六是組織出去貴陽等地進行進行參觀學習,借鑒別人種植經驗和探索蔬菜市場行情。
蔬菜基地的建設,不僅為群眾提供了現實的致富榜樣和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農業技術人員理論實踐的平臺,一年來,共接待農技現場培訓30期800余人次,接待縣、州、省有關單位和領導組織參觀考察200余人次。最能體現建設價值的是:探索出了基地種植品種及時間安排與蔬菜市場需要相適應的發展規劃。總結出了劍河低海拔地區反季節蔬菜高產種植實用技術方案。促進了320國道沿線蔬菜產業帶的形成。
面對成績,既有成功的喜悅,也孕含著拼搏的艱幸,在產業發展鏈條上,還存在著發展與市場不相適應的體制和問題,我們處在客觀存在的困難面前,更加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就是:
一是資金有限,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蔬菜生產需要。
二是缺少必要的技術設備,如農藥速效檢測儀、土壤肥力檢測儀、殺蟲燈等。
三是缺少對市場信息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四是農技人員的技術實踐能力要及時更新培訓。
面對存在的困難,也正是蔬菜基地發展的目標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們將重點抓好如下工作:
一是全面加強項目中后期服務工作,重點扶持蔬菜專業合作社,讓蔬菜專業合作社引領種植戶進行蔬菜生產、銷售,使基地種植和市場能夠有效結合。
二是繼續做好農技培訓工作,提高種植科技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三是按照國家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制定蔬菜標準化栽培方案,使蔬菜產業逐步進入規模化生產,生產出優質的無公害蔬菜,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是積極探索生態循環發展模式,以沼氣池建設為杻帶,將種、養、加工、銷售等產業鍵條連接起來,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蔬菜基地建設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項目建設情況匯報05-08
綜治中心建設情況匯報04-29
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匯報09-28
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匯報02-05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02-05
村美麗鄉村建設情況匯報材料11-17
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匯報11-19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情況匯報材料09-06
(薦)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匯報10-07
蔬菜基地管理方案(精選12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