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財政情況匯報
鄉鎮財政情況匯報
近年來,按照國務院、財政部及省委、省政府和市、縣財政部門的安排布署,對鄉鎮財政作了進一步改革和深化,從“零戶統管、鄉財縣管鄉用、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部門預算、工資統發”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完繕。以“鄉財縣管鄉用”為內容財政管理改革,是適應農村綜合改革,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確保農民減負,保證農村基
層政權運轉,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鄉財縣管鄉用”改革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鄉鎮財政的困難,不斷加大轉移支付補助力度,縮小了鄉鎮間的財力差距,進一步完繕縣對鄉財政管理體制,合理確定收支范圍,財政收支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不但保證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的足額發放和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有效控制和防止新增債務的發生,保證了基本支出的需要。現結合調研的內容和我鄉的實際情況作簡要說明:
一、“鄉財縣管鄉用”改革實施后,財政所工作運行情況。
1、鄉財政所工作運行基本情況:
從年開始實行“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體制后,經過兩年多實踐證明,財政所工作運行正常,按年度財政收支預算,按時組織財政收入,按時間進度均衡入庫,圓滿完成年度收入任務和縣對鄉財政收入目標考核任務;合理安排財政支出,按輕重緩急,以“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為原則,確保農村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和農村社會的穩定,視財力情況,對重點項目作適當安排。
2、工作的基本流程、人、財、物及人員的構成情況:
按照“鄉財縣管鄉用”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改革的主要內容,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管理規范為目標,以鄉鎮為獨立核算主體,在保持鄉鎮資金“四權不變”的前提下,取消鄉鎮總預算會計業務,收入上劃,支出下拔,實行“預算共編、賬戶統設、集中收付、采購統辦、票據統管”的財政管理方式,由縣級財政(鄉鎮財政管理科)直接管理并監督鄉鎮財政收支。工作流程主要以“鄉鎮為獨立核算主體,按照《預算法》、《會計法》規定,繼續實行一級政府、一級預算。增強依法理財、硬化預算約束意識,科學合理地編制年度財政收支預決算并組織實施;
3、鄉鎮財政在辦理經濟業務和事項時,嚴格遵守以下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預算法》和《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凡不符合《預算法》及相關財政、財務法規規定的,鄉財政所有權拒絕辦理,并要求預算單位更正、補充完整;
(2)、財政支出嚴格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做到支出有預算,開支有標準,審批按程序。財政所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年度下達的預算指標,由預算員按月造出用款計劃,報經政府領導審批,然后報到縣財政局鄉財科審核后統一拔付。
(3)、因工作性質和行業特點,(對重點項目、重點工作)急需投入的項目資金,由項目實施單位寫出資金申請,分管領導審核,報經政府領導審批,財政從預留經費中下達追加指標,報鄉財科后統一拔付。
4、鄉鎮財政所崗位和人員設置。鄉鎮財政所的人事權、財權、物權繼續由鄉鎮政府管理。取消鄉鎮財政總預算會計崗位,重新設置鄉鎮財政所崗位,每個鄉鎮設置四個崗位,即鄉鎮財政所長、專戶管理員、零戶統管報賬員、統計員等構成。
5、財政所工作職責:財政所負責協助縣財政局鄉財科管理本鄉財政收支管理、債權、債務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周轉金及基金會專項借款清理回收工作,并對零戶統管會計、農經站財務收支進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二)、“鄉財縣管鄉用”管理體制的具體實施情況及利憋分析。
從年鄉鎮全面實施”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體制,經過兩年多運行,證明這項改革是成功的,體制優勢得到充分的體現。主要表現在實施“鄉財縣管鄉用”有利于促進鄉鎮經濟的發展,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有利于增強鄉鎮依法理財,硬化預算約束意識,改變了以前無預算拔款的局面;有利于緩解鄉鎮財政困難,減輕財政支出壓力;加大轉移支付補助,有利于縮小鄉鎮間的財力差距,以此促進困難鄉鎮加快發展;有利于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通過制度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工作,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提高。有利于農村基層政權正常運轉和農村社會的穩定,“鄉財縣管鄉用”改革是農村稅費改革后實施的一項重大財政調整,通過財政轉移支付補助,村組干部報酬得到解決落實。
【鄉鎮財政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鄉鎮財政工作調研報告12-12
鄉鎮財政所工作總結11-22
鄉鎮財政所工作總結05-20
疫情情況匯報02-06
實習情況匯報11-01
減負情況匯報01-23
值班情況匯報02-16
鄉鎮財政所個人工作總結11-18
鄉鎮財政所工作總結15篇02-27
鄉鎮財政所工作總結(15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