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統計分析工作制度
為穩步推進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有效應對各類事故災難,全面掌握我臺事故應急管理工作情況,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事故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有效地加強和改進我臺應急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仙桃市廣播電視臺安全播出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年度總結制度
所屬各單位要按照《仙桃市廣播電視臺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和市政府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對單位年度事故應急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查找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年度總結的主要內容是:應急值守、應急管理機構設置與運轉、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事故災難防范與處置、應急信息平臺建設與運行、科普宣教與培訓等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成效。各單位要加強應急管理理論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既要講成績、講措施,更要認真提練,形成對工作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原則和經驗;既要找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要從理論出發,探求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與措施。
二、事故應急管理統計工作制度
事故應急管理統計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年度統計和季度報告兩項內容,其統計項目分為事故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應急預案演練、應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應對事故災難等方面情況。各單位要按照統計項目要求,做好各項數據統計工作,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和規范,避免重復和錯漏。要通過建立應急管理統計工作制度,以系統、完整、直觀的統計數據,分類統計和定量分析本轄區、本部門應急管理工作動態,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
三、應急管理評估報告制度
年度評估、分析報告主要是分析評估各單位防范、處置事故災難的情況,不斷提高全臺防范、處置事故災難的水平和能力。
(一)評估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
1、應急機構、應急平臺、應急體系建設情況;
2、救援隊伍建設情況、事故救援情況、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情況;
3、預案編制、執行及演練情況;
4、應急管理規章制度建設情況;
5、事故救援效果及存在的問題。圍繞每年度事故防范和處置工作,對信息報送、指揮決策、預防預警、響應處置、搶險救援、應急保障、恢復重建、責任調查處理、遺留問題處理以及信息發布、部門聯動等應急響應各環節工作進行深入分析和評估,對全年應對事故災難的主要做法、特點和規律等進行總結;
6、應急管理培訓及宣傳教育情況;
7、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及對策、建議。根據點面結合的原則,在全年處置的事故災難中,選擇1-2個典型案例,對應急響應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分析與評估,以利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完善預案,改進工作;
8、應急管理及應急救援經費投入情況;
9、應急救援資產情況。
(二)總結評估報告上報程序與時間
各單位每年1月15日前將年度總結評估報告報送臺應急辦。
四、事故救援總結報告制度
各單位組織本單位每一起安全事故和較大未遂傷亡事故成功救援情況及時進行總結,編寫救援總結報告,按要求上報。
(一)救援總結報告的主要內容
1、事故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報告及救援經過;包括發生時間、地點、原因、類型、性質,傷亡人數、經濟損失、影響范圍,以及處置措施與結果等。
3、應急預案啟動和執行情況;
4、事故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成立及組成情況;
5、專業救援隊伍、裝備調用情況以及救援過程中發生的實際費用;
6、救援方案制定和執行情況、救援過程中應用的裝備及技術情況、專業救援隊伍的搜救情況;
7、事故原因和性質的簡要分析;
8、事故救援的經驗和教訓,包括應急預案、事故報告和救援組織、協調、指揮及救援隊伍、專家、裝備、技術等方面;
9、對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救援隊伍改進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
10、事故現場相關圖紙資料,現場搶救的有關圖片。
(二)救援總結報告上報程序與時間
各單位于事故救援結束后的20個工作日內將救援總結報告報送臺應急辦。
五、有關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明確專人負責,組織精干力量,確保全面、準確和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二)要按照有關要求,做好日常基礎數據和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確保總結有實、統計有據。要按照定性和定量、文字與圖表、概括描述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評估分析,做到語言精煉、層次清晰、內容充實。
【統計分析工作制度】相關文章:
國際貿易與對外貿易的統計分析指標03-12
心電圖室工作制度06-02
教導處工作制度11-02
口腔科工作制度10-30
雙擁工作制度及職責是什么06-08
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制度11-29
工會工作制度(精選11篇)06-01
醫院藥房工作制度內容大全07-22
幼兒園消毒工作制度11-27
婦產科工作制度崗位職責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