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寫作范例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中華民族文明同步產生的。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僅供參考。
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篇一】
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
現在入場的是五年級組代表隊,他們將給大家帶來精彩的武術操表演。武術彰顯了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傳承,武術孕育了中華兒女世代的英姿颯爽。是啊,同學們那一招一式表明了他們內心對武術這項運動的癡情與向往,更表達了他們永不認輸的決心與頑強的追求。
看——運動場上,130個武子組成了強大的陣容,多么威武!瞧——同學們的動作多么嫻熟!招式之猛,速度之快,凸顯了他們雄厚的武術實力!
場上表演的武術操,是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五年級教研組的精心策劃下,由劉濤老師親自教授的'。精彩的武術表演悄然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同學們動作靈活,如雛鷹展翅,熱情奔放,似猛虎下山,虎虎生威,如凌波踏浪,又似蛟龍出水,震撼人心,給人以美的享受。
現在武場上展現出一個非同尋常的造型——2013安小。這個造型使五年組的武術表演得到了升華,讓我們永記這個難忘的時刻。2013,安小。
隨著音樂,節目已進入尾聲,使我們想起梁啟超那鏗鏘的話語“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我們也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
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篇二】
甲:現在入場的是五年組代表隊,他們將給大家帶來精彩的武術操表演。
乙:武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中華民族文明同步產生的。
甲:武術操是我校體育發展的一大特色。如今,隨著“陽光體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學做武術操已經在全校各年級普及,并成為孩子們非常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
乙:是啊,孩子們那一招一式表明了他們內心對武術這項運動的癡情與向往,更表達了他們永不認輸的決心與頑強的追求。
甲:看——運動場上,182個武子組成了強大的陣容,多么威武!
乙:瞧——孩子們的動作多么嫻熟!招式之猛,速度之快,凸顯了他們雄厚的武術實力! 甲:場上表演的武術操,是在學校體育組吳晉欣等諸位老師的精心策劃下,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由特崗教師王冠生老師親自教授的。
乙:精彩的武術表演悄然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孩子們動作靈活,如雛鷹展翅,熱情奔放,似猛虎下山,虎虎生威,如凌波踏浪,又似蛟龍出水,震撼人心,給人以美的享受。 甲: 現在武場上展現出一個非同尋常的造型——一個引人注目的“武”字。
乙:這個造型使五年組的武術表演得到了升華,這個“武”字的`意義將更加深遠。 甲:一個“武”字,再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
乙:一個“武”字,體現了習武之人厚德載物的胸襟。
甲:這個強有力的“武”字,根植于華夏大地的每一寸沃土,是中華民族無比強大的象征,它們構筑起偉大祖國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乙:這個剛勁的“武”字,伴隨著堅定而高亢的吶喊,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華民族已不是東亞病夫,強大的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戰勝所有來犯之敵!
甲:我們不會忘記梁啟超那鏗鏘的話語“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乙:我們也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
甲:是啊,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
乙:就讓星星火炬點燃心中的夢想吧!在星星火炬的引領下,XX這片沃土上,正有一代又一代有為少年脫穎而出!
甲、乙(合):今日青澀不足懼,他日鵬程會有期!
甲:五年組的武術操表演即將結束,
乙:謝謝觀賞!
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篇三】
薛軍:(太極拳)
遼寧省武術協會委員;吳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中國武術六段;
國家武術一級裁判;鞍山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
自幼習武,是吳式太極拳名家謝守忠先生的得意弟子。曾在國際級、國家級、遼寧省的各種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冠。
特別是在20**年,與吳式太極拳名家謝守忠老師合著《北派太極快拳》一書,已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20**年在阜新舉辦的全國傳統武術交流大賽獲3枚金牌。
20**年參加第7屆香港國際武術節,獲得兩塊金牌、一塊銀牌。
20**年代表中國冶金部體育協會,在湖北省十堰市舉行的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獲得1塊金牌。
謝征東:(太極拂塵劍)
鞍山市武術協會常務理事;吳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
現在為大家表演的是太極拂塵劍,是由謝征東的.父親謝守忠先生創編,謝征東曾在遼寧省傳統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冠。在第三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一塊金牌;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一塊銅牌。
周以純:(雙鉤)
鞍山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武術六段;國家武術1級裁判;鞍山市武術協會通背拳學會副會長;鞍鋼武術協會副主席。多年來為鞍山武術事業積極的工作,貢獻突出。
周以純演練的是雙鉤。雙鉤是古代兵器之一,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并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云鉤、托鉤、獻月等。演練時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周以純多次在遼寧省、國家級、國際級的各種武術大賽中獲獎。
田曉輝:(穿林劍)
鞍山市武術協會副主席;鞍山市武術協會通背拳學會副會長。
她演練的是穿林劍,穿林劍以刺、劈、撩、點、削、提等技法為主。演練時要內外貫通、形神達化、法變勢變,明確一尖兩刃的概念,該劍動作變化多端,起落進退有豐,陰陽虛實有法,好似蛟龍游行于大川,燕子穿行于松林。燕子穿林似飛劍,招招勢勢,意連貫,內外貫通,人稱奇,陰陽虛實多變換。
田曉輝曾在遼寧省傳統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冠。在第三屆、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通背拳、穿林劍等套路銀牌3枚、銅牌1枚。
王桂清:(雙刀)
遼寧省武術協會委員;中國武術六段;國家武術一級裁判;鞍山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鞍山市武術協會通背拳學會副會長;鞍鋼武術協會副主席。
王桂清演練的是雙刀。
刀者,百兵之膽也。刀名潛龍,亮如霜雪;揮灑之間,漫天銀雨;
出鞘之時,無血不歸;十步之內,誰與爭鋒。
王桂清曾在遼寧省傳統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冠。在第三屆、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通背拳、雙刀等套路金牌4枚。
李樹銘:(通背拳)
中國武術六段;國家武術一級裁判;鞍山市武術協會副主席;鞍山市武術協會通背拳學會副會長;鞍鋼武術協會副主席。
通背拳強調以猿背或猿臂取勢,手法有摔、拍、穿、劈、鉆等,步法有行步、散步、連環步等,腿法有勾、踢、蹄、彈等。套路運動要求甩膀抖腕、雙臂摔劈、肩臂撩掛、擊拍輕快、閃展靈活、虛實分明、腰背發力、冷彈脆快、堅韌交錯。
李樹銘在鞍山培養了許多優秀武術運動員,他本人在第三屆、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通背拳、通背刀等套路獲獎。培養的弟子曾在遼寧省傳統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冠。
徐升元:(雙刀)
中國武術六段;國家武術一級裁判;鞍山市武術協會副主席;鞍山市武術協會通背拳學會副會長;鞍鋼武術協會副主席。
徐升元演練的雙刀,氣勢如虹,不求花架,素以兇猛快捷,精妙絕倫享譽武林,非一般花刀可比。
徐升元先生曾在遼寧省傳統武術比賽中多次奪冠。并在第三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通背拳、雙刀等套路獲獎。
曲俊勇:(驅魔杖)
鞍山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鞍山市武術協會羅漢門研究會秘書長;鞍山市摔跤協會秘書長。
多次在遼寧省傳統武術比賽中獲獎。在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銀牌1枚。
張宏坤:(通背刀)
鞍山市武術協會副主席;鞍山市武術協會通背拳學會副會長。
通背刀法講究貓捕;猴閃;虎跳;鷹翻;螃蟹步;喜鵲步;猿猴倒行;雞行步等步法。刀發有崩、劈、撩、掛、點、砍、圈、壓、掃、抹、錯、拉、扎等刀點。風格獨樹一幟。
張宏坤近幾年刻苦練功的同時,培養了許多優秀運動員,他的弟子朱鵬程、時經偉、許自強等在遼寧省、國家級、國際級多次獲金銀銅牌。
時經偉:(雙手劍)
時經偉是我們鞍山武術界后起之秀,自幼習武,跟隨張宏坤老師習通背拳,在近幾年的遼寧省傳統武術錦標賽、鞍山市傳統武術比賽、鞍鋼武術比賽中多次獲第一名。
時經偉演練的祁門劍,又稱“截殺”。 祁門劍法是以通背刀法,通背槍法及劍術的特點衍化而來,含有二十四字訣,身法、步法獨特,快如閃電;
其劍法兇猛快捷、細膩嚴、剛柔相濟、動靜相宜、開合有度、奇正相生、雙手合用、劍身全中,具有很強的技擊性,又不失劍術之真美。
許自強:(通背槍)
張宏坤老師的得意弟子,是鞍山市新一代優秀武術運動員,多次在遼寧省武術比賽中獲獎。在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獲銀牌。
通背槍法名揚天下,乃當世著名槍法之一。槍法包括: 12單操;10種主要斷法;32槍點;36基本槍法;含槍之本、法、根、點;祁門十二桿等內容。有舉一廢百之感。
>>>下一頁更多精彩“武術表演解說詞”
武術表演解說詞【篇四】
尊敬的老師、各位嘉賓、各位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河北科技大學第三屆高校武術交流會.
武術彰顯了華夏幾千年的文明傳承 ,孕育了中華兒女世代的英姿颯爽,寄托了中華民族不朽的智慧與創作,賦予了中華沃土一番瑰麗神奇。我們在武術中壯懷遠古,我們在武術中志作勇者,我們在武術中勃發生機,我們在武術中強健體魄。
20**年12月4日我們在這里成功舉辦了第二屆高校武術交流會,展示了武術的風采,也為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今天在恩師王老師的'倡導和支持下,我們在此舉辦第三屆高校武術交流會,繼續發揚武術精神,弘揚武術,努力把武術文化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下面請王燕超老師講話
武術是中國的精魂,千百年來,武術被作為強身健體,伸張正義的民族象征,是帶有東方氣息的文化瑰寶。今天,有一群武術愛好者將在這里虎虎生威,一展身手,為我們秀一段武術表演.
首先是拳類的表演.
長拳——姿勢舒展、動作靈活、快速有力、節奏鮮明。下面有請學校表演.
南拳——剛勁有力,步伐穩固、手法多變,常以發聲助力、助威、助勢。
通背拳強調以猿背或猿臂取勢,手法有摔、拍、穿、劈、鉆等,步法有行步、散步、連環步等,腿法有勾、踢、蹄、彈等。套路運動要求甩膀抖腕、雙臂摔劈、肩臂撩掛、擊拍輕快、閃展靈活、虛實分明、腰背發力、冷彈脆快、堅韌交錯。
太極拳——柔和緩慢、輕靈圓活、像流水綿綿不絕。
刀術——快速勇猛、激烈奔騰、強勁有力、雄偉彪悍。下面請大家欣賞刀術表演.首先是學校的.
劍術——瀟灑飄逸、吞吐自如、劍法清晰、剛柔相濟。
槍術——力達槍尖、左右旋轉、上下翻飛、變幻莫測。
棍術——長短間施、橫掃一片、勇猛有力、氣勢恢弘。
詠春拳
詠春拳,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是一種十分科學化和人工化的拳術。其長處在于埋身搏擊。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并濟,氣力消耗量少。
此拳主要手型為鳳眼拳、柳葉掌,拳術套路主要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3套拳及木人樁
洪拳
以龍、虎、獅、豹、蛇、鶴、象、馬、猴、虎的象形與特性結合武術技法創編而成。有單形拳術,如龍拳、虎拳等;亦有混合形拳術,如虎鶴雙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其風格特點是:手法豐富,腿法較少,步穩勢烈,硬橋硬馬,剛勁有力,以氣催力,以聲助威。
雙截棍
雙截棍是一種精簡實用的奇門兵器,它短小精悍,實而不華。雙節棍是一種很好的防身健體器械,熟練后有如兩臂暴長,如虎添翼。它
不僅簡便易學,攜帶方便,而且經常使用的話,不但能增強腕力,協調身手,而且還能大大地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又可以鍛煉膽識,培養堅忍自律的美德,國內外許多武術愛好者,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雙節棍獨具鐘情,格外喜歡。
太極
太極——柔和緩慢、輕靈圓活、像流水綿綿不絕。
太極拳是中國內家拳一種太極拳,是綜合了歷代各家拳法,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了古典哲學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的一種內外兼練、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 太極功夫扇是耍太極用到的一種扇子,或者也稱為一種太極套路。
太極功夫扇是北京老年體協為支持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大力開展老年的體育鍛煉而創編的。太極功夫扇使扇子的揮舞和太極的運動技巧靈活結合,使武術動作與中國功夫和歌曲旋律巧妙結合,揉合了不同流派的太極拳、太極劍動作,以及快速有力的長拳、南拳、京劇舞蹈動作等等,內容豐富新穎,載歌載“武”,
而且易學易練,確定是中老年朋友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首選!
武術表演解說詞【篇五】
梅山文化神奇瑰麗,歷史悠久,它是以婁底為中心區域、輻射周邊省市的一種極富韻涵、獨具魅力的區域文化,它是荊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
梅山武術堪稱梅山文化的瑰寶。梅山先民與大自然抗爭,尚武成風,練就了一身好本領。在梅山武術中,古梅山人既勇于赤身搏擊,又擅長使用兵器,不少兵器在全國各武術流派中獨一無二。梅山勇士的虎拳、猴拳、鷹拳、螳螂拳、龍鳳拳,種類繁多,要有盡有,動作行云流水,姿態剛勁強健;戰神槍、牛頭刺、梅山劍、梅山耙、梅山神弓、梅山鐵釵、梅山流星、梅山板凳等等的表演樣樣巧妙,路路精絕。下面,請欣賞婁底市梅山武術文化研究院帶來的武術表演。
一、 旗開得勝
旌旗狩獵,戰鼓聲聲。一隊奇兵上場。婁底市梅山武術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年6月18日,是由研究梅山武術的學者、武術愛好者、熱心人士參加的研究性群眾組織,以舉武揚文、振興民族精神為宗旨,大力推進梅山武術文化研究,挖掘、搶救、保護、開發、傳承、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該院目前從事梅山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不下100人。
二 、梅山拳
這個最先表演梅山拳的老人就是婁底市梅山武術文化研究院院長武術家陳益球。陳老今年70多歲,是位老體育工作者,也是梅山武功傳人、國家武術一級教練、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全國武術比賽最高獎的獲得者、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優秀工作者、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
梅山拳手法靈活多變,每個動作都注重技擊法,能攻善守。梅山拳更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動似猛虎出山、飛步天下。一是套路短小精悍,勇猛剛烈。二是追求樸實,講究實用。無需專門的場所,也不拘什么條件,茶前飯后,勞作之余,隨時可以操練;勞動工具,家中器皿,隨手拿來,都能用作兵器。但一切都以實戰為出發點和最后歸宿,無半點花拳繡腿。三是非常講究基本功訓練。所謂“四十天打,三十夜樁”。即學四十天一期的.梅山拳,就有三十個早晚用于練樁。
三、集體拳:梅山青年拳
梅山拳發源于新化王爺山,起源于原始氏族社會,是中國最古老的拳種之一。相傳是原始末王龍山所創,當時為“白打”。戰神蚩尤就是梅山拳的發明者和最早的傳承人。后由陳伯萬等歷代武師用于軍旅實戰技法,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著名武術家陳益球先生任當地武術總教練時進行系統改編,命名為“梅山拳”,相傳至今。梅山拳套路眾多,這路梅山青年拳氣勢磅礴,剛勁有力。
四、梅山龍虎斗
這是羅云2人表演的梅山龍虎斗。龍虎斗拳屬梅山“五禽戲”中的拳術之秀,是王龍山所創,從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龍鳳拳屬于模擬龍(蛇)和鳳的形象技法而成,以龍翻江倒海之兇猛,以飛鳳朝陽之輕靈,相生相克,剛柔并濟,以柔為主,柔中有剛,上體松柔,下肢靈活,步活樁固。其主要風格特點:龍騰鳳飛,技法玄妙,機智靈巧,變化莫測,實戰性強,觀賞價值高,尤其健身壯體,延年益壽效果佳。
五、梅山鐵尺、梅山刀(譚星,盧智兵)
鐵尺,又稱鐵釵,是梅山武功中短兵器之王,也是梅山武術中的獨門兵器之一。它一般身長46厘米左右,一對鐵釵重達4.5公斤,其特點是攻守相濟,短小靈活,特別適合隨身攜帶,俗有“救命的鐵釵、舍死的棍”之說。鐵尺表演者為 譚星
盧智兵表演的是梅山雙刀。雙刀看走,步走龍蛇,高手舞動起來刀光閃閃,水潑不進。掃堂雙刀是梅山刀法中的一種,左右開弓,勇猛快捷,剛勁有力。
六、器械雙刀、槍 (謝婷,劉劍梅)
蚩尤槍,是蚩尤“五兵”中殳的變革,也是梅山民間習武的主要項目,素有“百兵之王”的美譽。槍扎一條線,耍槍要求身似游龍,步法靈活。因其殺傷力大、實用性強,冷兵器時代,被廣泛實用。謝婷表演的是另外一路雙刀。
七、器械梅山耙,劍(譚星,盧智兵)
仗劍走天涯是古往今來許多英雄豪杰的夢想。而這也說明,精通劍術的好處和難處。這位盧智兵表演的梅山三十六劍劍風潑辣,劍隨身走,劍劍封喉。
另一種器械叫梅山七星耙,耙頭由鋼鐵制成,鈀頭三扠,中柱扠置七枚星錢,因而得名七星耙。梅山武術中,耙是梅山武術長器械中的主要防衛兵器。技法主要分三種:飛耙、滾耙、實戰耙。飛耙主要技擊法是刺、鏟、壓、靠、拋、滾、掛等。演練起來氣勢雄偉,變化萬千,人稱“滾起似飛輪旋轉,拋出如白龍闖海,刺似三槍戰呂布,鏟如八戒探山”。
八、集體棍:五馬破槽(彭本智等人)
最后表演是梅山齊眉棍。那位身材高大、單獨表演的是彭本智先生。所謂慢拳快棍,看到他打的是不是有種“棍掃一大片”的特點?集體表演的是五馬破槽棍。
齊眉棍是梅山武術中常用的長器械之一,它使用簡便,雙頭并用。齊眉棍一般由堅硬的雜木制成,中間較粗,兩頭略小,對稱均勻,棍長以齊平練武者眉毛處最為合適。主要棍法有劈、戳、壓、點、掃、架、撩、蓋、掛等,演練起來,掃劈勇猛,挑蓋潑辣,戳似劍穿,變幻莫測。中國功夫中,棍術在武術器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齊眉棍套路繁多,如:“雙龍初冬、百零八棍、三十六棍、七十二條子”等。
【幼兒武術表演解說詞寫作】相關文章:
武術表演的解說詞11-26
武術表演的串詞10-12
武術表演的串詞范文11-26
關于武術表演的節目串詞11-15
關于武術表演作文3篇04-12
茶藝表演解說詞11-24
茶藝表演解說詞01-03
服裝表演解說詞08-03
表演方陣解說詞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