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腹錦雞圖的解說詞
紅腹錦雞圖的解說詞
紅腹錦雞為中國特產種,分布于青海東南部,甘肅文縣、天水、武山和陜西秦嶺山脈,四川青川、廣元、北川、平武、南江、蒼溪、萬縣、城口、巫山、秀山、南川、寶興、灌縣、南坪、汶川,湖北西部鄖縣、襄陽、神農架、宜昌,云南東北部昭通、威信,貴州赤水、遵義、綏陽、江口、貴陽,湖南西部及廣西東部賀縣、恭城、三江、天峨。
紅腹錦雞
別名:錦雞、金雞。全長約70(雌)~100(雄)cm。雌、雄異色。雄雞上體除上背為濃綠色外,主要是金黃色,下-體通紅。頭上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且披散到后頸。后頸生有橙褐色并鑲有黑色細邊的扇狀羽毛,形如一個美麗的'披肩,閃爍著耀眼的光輝。尾羽長,超過體軀2倍為羽色黑而密雜以橘黃色點斑。走起路來,尾羽隨著步伐有節奏地上下顫動,格外顯得威武雄壯。雌鳥上體及尾大都棕褐,而滿雜以黑斑;腹純淡無光。
棲息于多巖石的低山。在針、闊葉常綠落葉混交林和落葉常綠混交林中數量較多。雜食性,以食植物為主,兼食小昆蟲和蠕蟲,包括草籽、胡頹子、蕨類、青蒿、野蒜、櫟樹堅果、青崗子、茅栗、苦蕎麥、懸鉤子、雀麥果穗、紅花酢漿果、野豌豆、藥棗、大豆、四季豆、小麥以及鱗翅目昆蟲及蠕蟲等。冬季,山上食物缺乏,白天到山下丘陵地區覓食,晚上返回過宿。
繁殖自4月開始,這時雄雞經常展開通身所有的彩色羽毛,圍繞著雌雞旋轉,以炫耀自己的英姿,從而達到結成美滿姻緣之目的。雄雞間彼此相遇,各不相讓,拉開架子展開一場殊死搏斗,失敗者遍體鱗傷,倉促逃走,得勝者雖得到伴侶,卻也落得頭破血流。巢很隱蔽,多做在野草叢生、亂石堆集的山林中。巢很簡陋,僅為一個淺土坑,內墊以枯櫟葉。每窩產卵6~8枚,卵如雞蛋大小,呈淺黃色。
紅腹錦雞(學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雞,中型雞類,體長59-110cm。尾特長,約38-42cm。雄鳥羽色華麗,頭具金黃色絲狀羽冠,上體除上背濃綠色外,其余為金黃色,后頸被有橙棕色而綴有黑邊的扇狀羽,形成披肩狀。下-體深紅色,尾羽黑褐色,滿綴以桂黃色斑點。雌鳥頭頂和后頸黑褐色,其余體羽棕黃色,滿綴以黑褐色蟲蠢狀斑和橫斑。腳黃色。野外特征極明顯,全身羽毛顏色互相襯托,赤橙黃綠青藍紫具全,光彩奪目,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類。為中國特有鳥種,該物種分布的核心區域在中國甘肅和陜西南部的秦嶺地區。紅腹錦雞的額和頭頂羽毛延長成絲狀,形成金黃色羽冠披覆于后頸上。臉、頦、喉和前頸銹紅色,后頸圍以具有藍黑色羽端的橙棕色扇狀羽,形成披肩狀。上背濃綠色,羽緣絨黑色;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覆羽深金黃色,羽支離散如發。自腰以后的兩側,羽端轉為深紅色。較長的尾上覆羽基部桂黃色,具黑褐色波狀斜紋,羽端狹長而為深紅色;尾羽18枚,中央一對尾羽黑褐色,滿綴以桂黃色斑點;外側尾羽桂黃色而具黑褐色波狀斜紋;最外側3對尾羽暗栗褐色,具黑褐色斜紋。肩羽暗紅色,翅上最內側覆羽和飛羽深藍色;中、小覆羽以及次級飛羽大都栗色而具黑斑;大覆羽黑色而雜以棕黃色橫斑和具棕黃色羽干和羽緣。初級覆羽和飛羽黑褐色,具棕白色羽端。下-體自喉以下純深紅色,羽支離散如發。肛周淡栗紅色。
【紅腹錦雞圖的解說詞】相關文章:
解說詞:廣州08-08
梵凈山解說詞08-06
瀘沽湖解說詞08-05
上海豫園解說詞08-14
2017塔爾寺解說詞08-14
解說詞教學設計11-22
故宮導游解說詞08-14
解說詞:王家大院08-10
2017鳥巢解說詞03-08
鼓浪嶼解說詞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