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精選13篇)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會觀看欣賞許多優秀的作品,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1
昨天,我在學院樓觀看了電影《錢學森》,了解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先生偉大而艱苦的一生。
電影從錢學森去美國教書開始講起,錢在美國時,就對氣流和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識頗有研究,他的學識,被美國人視為珍寶。但是,當他接到祖國母親的邀請,希望他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時。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美國時安逸的生活,回到還處于美國人口中“農耕社會”的中國為中國的國防事業作貢獻。然而,為了留住這個“一個人抵5個師”的專家,美國人對錢學森進行了不少的迫害。先是取消在美國的居住資格,又是將其關進監獄,對其進行審訊、監視。最后,在國內政府與美國的多番談判后,錢學森才得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回國后,錢學森一刻也沒有停歇,直接投入到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中,在生存條件十分惡劣的戈壁邊上,進行自主研究,條件有限,卻不辱使命,用了8年時間研制出了氫彈和核彈,后來又成功地發射了衛星,為祖國的國防事業打造了一把利劍,維護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全、穩定,帶領中國在大國行列中,邁進了一大步。
在錢學森參加兩彈研究的時間里,他一直堅守保密工作,即使是對在美國時一起共患難的家人,他也不曾提及自己的具體工作,保證了國家最高機密的安全。
還記得電影中,錢學森在回國前夕對美國的`海軍軍官說的一句話:“只要能回到祖國,即使是回去種蘋果,我也愿意。”最后,錢學森在中國大地上,種出了屬于他自己特有的“蘋果”——完全中國制造的導彈。錢學森對于祖國的這份熱情和奉獻,深深打動了我,在當年中美兩國生活條件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他都能毫不猶豫地選擇在人生的輝煌時刻回國。反觀當今的那些出國留學,學有所成的青年才俊們,有不少人在學成后都選擇了留在國外,而不是回國效力,把自己的汗水都貢獻給了外國人。現在我們的國家的經濟條件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他們理應向錢學森先生學習,回國參加社會建設。錢學森先生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當年歷盡萬難,毅然回國的精神,依然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在艱苦的環境中,組織人員研制專屬于中國的導彈的畫面,永遠不會消逝。他對祖國毫無保留的奉獻、投入無論過了多少年,依然會被后輩銘記。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2
落幕深秋,凋零了大半殘葉,垂暮甚而腐朽的身軀,似乎經不起一絲秋風的慰藉。他的妻子緩緩走進身旁,用手拂過他蒼老的臉龐。歲月為他留下了勾勒中恒的滄桑,花白頭發數盡了今生的操勞辛勤。她依依不舍地望著,訴說著最后的道別,淚斷成了剪不斷的珠線,只是再難喚醒曾經的青春張揚。而我,不經意間已大為動容,不只為他們夫妻間如若磐石的情感,更為他們此生心系國家的決絕。
文字已被心靈塵封,墨跡流淌著鮮紅,一如中國紅旗的鮮艷。也許,中華的魅力便凝結于此。錢學森回國的剎那,時間被定格成永恒的記憶,那面不倒的紅旗迎風飄揚,一如屹立的國度,風,吹干了他的`淚眼。是的,國旗,又或是它背后的國家,超越了生命的重量,使錢學森忘記了自己的浩蕩劫難與不公待遇。
那些沒有人權的日子,始終縈繞錢學森的心頭,這是無法輕易被掃除的陰霾。是的,有誰會喜歡,甚而享受從至高地位低落到毫無人權的悲情?只是即便是這段最無法釋懷的歲月,他和妻子都不能忘記祖國兩個字的深切內涵。美國人越是阻撓卻越是激發起錢學森的斗志和決心。
他們是懷揣了怎樣莫大的勇氣,去撕裂了海岸線的阻隔?是幼年的教育,也是內心萌發的堅強;是故鄉的滴滴濁酒,也是腳底的一抔黃土。學成歸國、報效國家,對祖國的心心念念便是他們前行的唯一動力。即便當時貧窮、落后的中國被美國人看不起,回去也許只能種蘋果,也絲毫不能減少錢學森歸國的決心。祖國的歷史給了他們感恩的情懷,而當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選擇了忠貞與回報。也因為這樣心系民族的選擇,能他們破除萬難,再次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圖騰。
又該如何面對錢學森的這份堅定,讓每個華夏兒女都為之動容的驕傲?只是當人們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錢學森依然帶著嶄新的態勢投入到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中。縱然蘇聯阻礙重重,資金也不那么充裕,但在他的天賦和勤勉面前,困難讓路,蒼天低頭。“中國導彈之父”,是一種莫大的嘉獎,卻也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
不想再去感懷他的離去,即便他已然仙逝神游。只是他的精神,埋在深厚的黃土地,萌發了新一代的紅色驕傲。如呼喊,如號召,牽動著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扉。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3
錢學森,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從1923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開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志向。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機車制造專業,后來,受到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決心改變自己的專業方向,努力掌握飛機制造的尖端技術。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
錢學森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是20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被稱為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在畢生實踐著科學報國信念的奮斗歷程中,錢學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潔,充分展現出一位科學大師的高尚風范。他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2009年10月31日,這位被譽為人民科學家的科學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歷程,溘然長逝。
他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4
一個上午,窗外的知了在聒噪地叫著夏天,我和同學們正安靜地坐在愛尚巔峰的教室里,看著《錢學森》這部電影。電影結束之后,讓我感受深刻。
錢學森年輕時,遠赴美國求學。在他學有所成時,想回國去幫助祖國,可是美國卻擔心錢學森回國后,對于美國國力的威脅,把他關進監獄,囚禁他,誣陷他。無罪釋放之后,又派人監視他。這讓中國怒火沖天,后來,中國用11名美國飛行員去換回他。錢學森回到中國后,為中國發設了第一枚導彈,成為中國航天之父。
錢學森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留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的發射,讓中國人民從此安全,讓中國的地位在世界的舞臺站穩腳跟。他真是了不起,放棄美國的優越條件,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與艱苦的環境作斗爭,為祖國的航天事業作出偉大貢獻!
我們也要向錢學森學習,我們要學習他的不怕苦的.精神,學習他為祖國事業不斷奮斗的精神。一次,我要一個人為媽媽做事,就是扒毛豆。扒毛豆是一項耐心活,一行十幾米,我耐心地扒起來,不過一會兒,頭上的汗從下巴一滴滴地落下。這讓我體驗到了媽媽為生活奔波的苦。烈日炎炎,我也想跑回去,在電風扇下吹著涼風。但我想到了一位科學家——錢學森。他的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讓我堅持了下來。最終,我提著一籃子毛豆回家,心里充滿了自豪感。
錢學森的愛國之心,令多少中國人感動!他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他也為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他,真是一位英雄!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5
錢學森,1934年畢業,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錢學森的偉大。他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美國受了很多苦,才到達了自己的心愿——回國,并在中國科技發展中做出偉大的貢獻,特別是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發射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了回國,錢學森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金錢、地位和榮譽。我想,僅有深深愛國的人,才能做出這個舉動啊!為了回國,他奮斗了整整五年。五年啊!對于一個沒有意志的人來說隨時都會放棄,隨時都會改變,可他沒有,一向懷著對祖國的摯愛,一向堅持著這種信念。
確實,錢學森的這種執著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說起錢學森,我想起了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痛苦地忍受著烈火的煎熬,一向伏在地上一動不動沒有發出一聲叫喊和呻吟,保證了潛伏部隊勝利完成任務,可他自己卻活活被燒死。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不痛苦嗎?不思念家人嗎?不思念他的戰友嗎?但他以國家利益為重,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全中國人民,他舍己為人。他的死是值得的',是永遠讓我們懷念的。
讀了錢學森的故事,也許你和我一樣會被主人公那么熾熱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再想一想我們自己,做事情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更不會舉一反三。我以后要向像錢學森那樣,好好讀書,長大以后報效我們的祖國。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6
作為中國兩彈一星的功勛科學家,作為中國人脊梁的支撐者,作為中國航天技術的偉大創造者和推動者,錢學森對于目前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是陌生的。電影《錢學森》以自傳的形式,敘述了他傳奇的一生。他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卓著的學術成就,非凡的人格魅力給予我很多感動。在此,僅以幾個關鍵詞來談下我觀看《錢學森》的感受。
一、“學成必歸報效祖國”
“學成必歸,報效祖國”,這是錢學森來美國之前,就抱定了一個信念。這個堅定的.信念任誰也不能阻擋,美國移民局以間諜罪對他的非法拘禁,導師對他的善意規勸,都沒有動搖他返回祖國的決心。這都源于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熱愛,源于對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他毅然選擇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從頭開始,受周總理的委托,研究掌握原子彈和導彈結合的技術,起草《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等,為發展中國的航天事業付出了畢生的心血。
二、“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錢學森高尚的愛國信念無疑是建立在對航天技術的學術追求上,正是他對學術的執著和堅持,才能在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帶領國人將導彈發上天。毫無疑問,錢學森是個天才,在美國漫長的軟禁生涯中,他全心進行研究,在他43歲時,就完成《工程控制論》。這也奠定了他在航天領域的學術地位。回到祖國后,他不僅潛心研究,更是培養了大批的航天領域的骨干人才。
錢學森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是奮斗與創新的一生,是不斷學習與進步的一生。這一切成就都來源于他對真理與國家的無限熱愛、堅持和執著。因此,他的這種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及對學術的執著追求,是我觀看《錢學森》后的最大感受。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7
影片《錢學森》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感觸是,家庭的和睦是事業的基礎!
錢學森和蔣英真摯相愛、至誠相待,一同去美國,又一同選擇回國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5年在美的軟禁生活并沒有消磨掉錢學森和蔣英夫婦返回祖國的堅強意志。在這段灰暗的日子里,錢學森與蔣英共同演奏古典室內音樂,以排除寂寞與煩悶,走向錢學森夫婦情感的共鳴,它是一種力量,它代表了這對不屈的夫婦的一種意志,一種品格,他們從這音樂中領悟到的是一種發自心底的信心和動力。
40多年里,每當蔣英登臺演出,或指揮學生畢業演出時,她總喜歡請錢學森去聽、去看、去評論。錢學森也喜歡把所認識的科技人員請來欣賞,大家同樂。有時錢學森工作忙,蔣英就錄制下來,放給他聽。如果有好的交響樂隊演奏會,蔣英也總是拉錢學森一起去聽,把這位科學家、“火箭迷”帶到音樂藝術的海洋里。他們的結婚“信物”——黑色三角鋼琴,在蔣英的據理力爭下,最終與他們一起回到了祖國。這架三角鋼琴也因此成為錢學森和蔣英歷經風雨、沐浴幸福的見證。
每當聽到蔣英的歌聲,錢學森總能感到一種美好的.賜予。于是,他呼吁:讓科學與藝術聯姻吧,那將會創造奇跡!
受到官場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當今中國一些原本做學問的人也向“裸官”們學習,將自己的親屬放在境外,這些人不可能有完滿的家庭生活體驗,也不可能有真誠的信仰,更不可能對國家和民族切實擔當責任,這些因素共同的影響是“裸學者”是難以做好學問的。
因此,每個真誠獻身人民幸福事業的人,先要保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8
今天下午班會課我們看了介紹中國偉大科學家錢學森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他的生平。
記憶最深的是電影里他對美國人說的“我回到中國,還可以種蘋果,沒有我不能做的,只要我想做”回到祖國后,為了國家的事業發展,他整日不著家的工作,近乎偏執的堅持,終于迎來了最終的成功。
到了發射的那一天,他想到他與那些美國人的對話,說道“這就是我所種下的`蘋果。”這便證明了:只要你想做,肯下功夫,絕對沒有做不到的。我想,在我們學習中,也應做到這樣:敢于努力,敢于拼搏,你愿意,你去嘗試,那么你也可以做到。
這只是對錢學森的一段正面描寫,影片中還有很多側面描寫,如,一些將士們對他的崇拜,還有一群崇拜他的小戰士們跑過來看錢學森的鏡頭,錢學森說:“我和你們一樣,是個老兵,我們是戰友啊”突出了他的謙遜。
不過最為人熟知的還是他在歸來前備受美國政府迫害的故事,面對美國的迫害,錢學森毫不妥協,一心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回國!”,為了國家的核事業,他選擇放棄在美國施展才華的機會,聽過道路上的坎坷,堅持自己回國的信念,終于在五年后回到了祖國。當然,這種作為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在別人身上也能看到,如,鄧稼先。
現在有許多人都出國留學,也有學成歸來的,但在當時,可能不會有誰想回到條件并不好的地方,但錢學森腦子里此時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回國,無論怎樣都阻止不了他回國,可見他的愛國心有多么強烈。
我們也許成為不了像他那樣的大科學家,但他的愛國之心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我們也可以盡一份愛國之心,努力學習,服務祖國。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9
今日看了《錢學森》這部電影,我心里面感觸特別多,對錢學森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在沒看電影之前,我只明白他以往出此刻我們初中的課本里邊,明白他是“兩彈一星”之父,除此之外,我對他的了解可謂寥寥無幾。在電影播放的開始,帥氣的錢學森和漂亮的蔣英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對這對郎才女貌的夫妻產生愛慕之情,然而,出眾的外表不是他們的重點,重點是,在電影中,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錢學森,他的睿智,坦蕩,儒雅,才能,堅持和執著都牽動著我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用行動詮釋了“愛國”兩個字的深刻含義。
美國人給錢學森一切最好的待遇,想盡辦法留住他,阻止他回國,但無論怎樣也阻止不了他那顆歸國的心!當他的朋友跟他說回到中國后中國沒有任何條件讓他施展才華時,錢學森卻說“在我的祖國,我能夠做任何事,只要我愿意,我甚至能夠種蘋果!”最終他的確做到了,他種下了中國第一棵不平凡的蘋果——制造出屬于中國的原子彈。而當時國力薄弱,經濟發展落后,既沒有完好的設備,也沒有專業的人才,在這樣艱巨的條件下,錢學森依然堅信中國能夠制造出自己的導彈,當他的導彈第一次發射失敗時,他鎮定地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嗎?今日掉下來了,明天我們把它射上去!”錢學森的話,總是那么振奮人心,他在挫折面前沒有屈服,沒有失望,有的是信心,有的是期望!
最終在他的領導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導彈最終發射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刻,全國人民跳躍歡呼,看著勝利的一幕,我也情不自禁地流淚,我深深地被錢學森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所感動!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10
今天,老師組織全校師生共同觀看了《仰望星空——錢學森》。看完以后,我不禁對錢學森的聰明天才肅然起敬,也覺得錢學森不愧是中國人民的守護神。
這部影片講了兩個部分:第一個是講他在美國受到的逼迫;第二個部分是講錢學森回國后為航天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 錢學森將全部的愛奉獻給了熱愛的祖國和心愛的航天。為什麼他隊航天事業那麼陌生,但他卻為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呢?是因為他熱愛祖國,對祖國未來的航天事業的憧憬!他為了中國早一天造出導彈,廢寢忘食,還寫了《工程進化論》;在航天事業時,許多中國人因饑餓而死亡。他們甚至餓得連鉛筆的`顏色都分不出來,可他卻不顧環境惡劣,不顧生活艱苦,堅持航天事業。他曾經說過:“要將所有的差錯路在地面上,一絲都不能帶上太空!”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在一片陌生的環境里開辟了一片新天地他曾經說過:“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種蘋果。”是的,他成功了,種出了一顆碩大的蘋果——中國航天事業! 為祖國建設新成就的還有“神舟七號”的飛天。2008年,9月27日,翟志剛開始出艙,中國航天員首次漫步太空。16時,他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08年9月28日,“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過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牌,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廖廓而深邃的星空,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沒有許多偉人的付出,怎能有今天的輝煌;沒有他們的堅持不懈,怎能有今天的龐大;沒有他們的努力,又怎能有今天的成就!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11
星期五,媽媽讓我去看一部叫作《錢學森》的電影,這部電影對我的感觸很大,里面說的是錢學森的一生經歷。
對我感觸最大是有一段,錢學森的家24小時受到美方全面監控,但他還是堅持不懈的寫作,在這個24小時被全面監控的時間里,完成了一篇論文。后來,他寫了一封信給我們國家周總理,說自已被美方監控,請求回國,因為周總理看過他的論文,于是周總理、毛主席、聶帥討論后,決定提前放掉美方11名戰俘,來換錢學森,美方將軍說錢學森可以在任何地方抵上五個師,不能讓他走。而他導師的朋友問他你回中國干什么?種蘋果嗎?錢學森說那是我的國家,我想干什么都行,只要我想我也可以去種蘋果!
他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他沒有辜負偉大的祖國對他的`培養,他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后想盡一切辦法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讓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有了一個新的提升。作為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被這位老前輩的愛國熱情所感動。
這一段讓我知道了知識的強大,高爾基說過沒能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我們也可以拿起筆,去學習知識,像錢學森一樣,不僅要有學問,還要有一顆愛國的心,錢學森回國后,造出了中國自己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可實驗并不成功,還犧牲了一名隊員,錢學森又造出了第二枚導彈東風二號,東風二號是一枚十分巨大的導彈,這次實驗非常成功,導彈在空中正常飛行20秒,落地后瞬間爆炸開來,第二次試驗可以說是將中國推出了巨大的一步!而我們也應該為祖國做些貢獻,哪怕是最小的一步,為了這個夢想,我們應該好好學習。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12
今天,我們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做《錢學森》,里面的內容使我受到了極大的感觸。
這部電影主要講,錢學森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時,他已是聞名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科學家,1950年,錢學森同志爭取回歸祖國,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離開。”錢學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國政府迫害,遭到軟禁,失去自由。1955年10月,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同志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并任命他為委員。幾年后,錢學森經過努力,終于研究出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隨即,中國的第一枚導彈也誕生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被錢學森的.愛國精神所感動了,他完全可以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享受終身教授的高級職位,可是,他選擇了回到祖國。那時的中國還很貧窮,他寧肯放棄優越的條件,還要到祖國來發展事業,這是多么可貴的愛國精神呀。有人問他,“你回到那個貧窮的國家做什么,種蘋果嗎?”錢學森卻堅定的答道:“只要我回到我的祖國,讓我干什么都可以,哪怕是種蘋果!”這樣堅定的愛國精神就是錢學森為中國航天事業前進的動力!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 13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錢學森》,我被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感動著。
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他早年留學于美國,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成為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專家。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終身教授。這在別人眼里,是多么讓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啊!然而,錢學森卻把這一切看得很淡,當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可是美國多方阻撓對錢學森威逼利誘不成,又把他軟禁在美國,并誣陷他,使錢學森被軟禁了八年之久。在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以美國11名戰俘作為交換條件下,美國才把錢學森給送回國內。在到了祖國后,由于國內設備不先進,技術不夠好的環境下,錢學森帶領著一批信仰堅定,肯為祖國作貢獻的科技人員,經過重重困難,最終制造出了中國第一顆導彈,并實現了兩彈合一的成果。使我們中國最終不會再被別國瞧不起,因為錢學森為中國鑄造了一把鋒利的`寶劍。 我覺得錢學森值得我們學習的首先是他的愛國精神。在美國,錢學森什么都有了,金錢、地位、和名譽,他還是果斷放棄了,他準備回到祖國,報效祖國。其次,他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候,他的堅強信念支持他,不畏挫折,永不放棄的精神。最終,他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奉獻終身,就是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此時神舟十一號的順利升天,正是一代一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的結果。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該院技術團隊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這是這樣的一個個年輕充滿朝氣、充滿戰斗力的航天技術團體。我們學習航天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的戰斗精神,勇于擔當、善于擔當,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在自己的領域做出更大的業績。
【優秀愛國電影錢學森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學習錢學森的愛國精神作文(通用21篇)04-14
愛國電影觀后感11-16
錢學森的名言11-09
觀看愛國主題電影后的感想02-18
錢學森的經典語錄07-27
愛國主義電影觀后感03-30
愛國電影觀后感(通用22篇)09-26
愛國電影觀后感(通用25篇)10-10
錢學森觀后感03-16
《錢學森》觀后感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