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幻想電影的觀看評語范文
《最終幻想》不僅封面引人注目,《最終幻想》的內(nèi)容也是我們應(yīng)該去思考和反思借鑒的。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最終幻想的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最終幻想的觀后感篇1
《最終幻想》是一部日本同名電視游戲的第七作,具有相當大影響力的3D動畫電影,它以其感人的劇情、唯美的音樂、人性化的人設(shè)、出色的系統(tǒng),成為當年乃至整個最終幻想系列中一大難以逾越的經(jīng)典。
這部影片講述了主角們打到賽菲羅斯,拯救星球免于巨大隕石的侵襲后兩年,神秘的怪病“星痕癥候群”在各地陸續(xù)傳出病例。而主角克勞德在與愛莉斯死別后,便郁郁寡歡。某日突然出現(xiàn)了與賽菲羅斯有未知關(guān)聯(lián)的神秘3人組,除了直接對克勞德造成威脅之外,還進行著一連串神秘的計劃,將已回歸各自生活的主角們,再次卷入風(fēng)波中~
我個人以前并不是很喜歡日本的動漫,但是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對動漫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我想這也是《最終幻想7》的魅力所在吧。我覺得電影的動作場景很唯美,而且也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電影中的主人公克勞斯,身為第一戰(zhàn)士,有著自己的任務(wù)和責(zé)任,他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堅韌的精神是我所欣賞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反派大BOSS名字是薩菲羅斯,很帥,很強,很拽,很有氣勢,我超喜歡他!那頭銀發(fā)多么飄逸,那身衣服多么YY,那個身材多么完美,那個聲音多么在緩和里透著無敵的魄力,以及那個一舉手的呼風(fēng)喚雨是帥得多么驚天地泣鬼神……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在薩菲羅斯同志剛出來的時候那個一抬眼一微笑,然后“好久不見了,克勞德”,當時就把我完完全全地推倒,那是何等力拔千鈞的氣勢啊!總之,這部電影帶給我最大的`就是視覺上的沖擊,讓我改變了對動漫的看法,喜歡這部電影,頂一個。
最終幻想的觀后感篇2
看了《最終幻想》,除了感懷高超的制作技術(shù)外,更多的是對電影中那個岌岌可危的星球的感嘆。
被戰(zhàn)爭的硝煙包裹著的世界,傀儡般暗無天日的生活,精銳戰(zhàn)士終究走上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保衛(wèi)星球、為所愛的人戰(zhàn)斗的勇士和為了遙遠沉睡的欲望灑血的敵人。
電影中碰撞的金屬震撼著我的耳膜,也鼓動著我的心,仿佛是兩個背道而馳的兄弟,即將踏上征程時,靈魂深處發(fā)出的吶喊。克勞德,一個在失去的打磨中喪失斗志的人,最終因為對星球、對孩子們的愛,投入到戰(zhàn)斗中去。
當他沖向高空、飛旋而出的那瞬間,竟像極了百合中的蝶,傲慢執(zhí)著而不屈。那才是他,真正的他……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就喜歡上了克勞德。我愛他的眼睛,愛他的眼神如生命之河汩汩流動的水那般,平靜而清澈。透過他的眼睛,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心,渡盡劫波后變得愈加成熟,擔(dān)負著生命的重量依然堅定如初。
當情緒蔓延開來,思念潮涌而至,面對故去的戰(zhàn)友、愛人,他終于放開了心頭沉重的枷鎖,因為他要帶著他們的精神活下去。
明天,還是后天,被污染的地球怎么辦?是否會有貪婪的人妄想去統(tǒng)治,或是將自己殘害生靈的手段修飾為“改造”;當欲望席卷而來的時候,你是否會站出來,為保護我們所愛的人背水一戰(zhàn)?
生命之河定會流逝流逝,污濁沉降,高潔浮現(xiàn)……
最終幻想的觀后感篇3
2001年,《最終幻想:內(nèi)在精神》橫空出世,震懾了每個人的眼球,然后迅速地從人們記憶中消失,之后人們再提起她,多數(shù)都是作為票房慘敗的典型。
她的預(yù)告片的確精彩,即使在今日看來,依然是近乎完美的三維圖像。
荒原上的美麗少女,面對遠方地平線上升起的強光,她抬起手遮住了眼睛。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風(fēng)中飄蕩的她的頭發(fā)。輕柔飄逸,纖毫畢現(xiàn),完全可以作洗發(fā)水的廣告。
在這之前,銀幕上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輕盈的頭發(fā),我特指動畫。
那一年最好的三維動畫片是Shrek。可是單從三維圖像來說,Shrek和最終幻想相比,猶如我的涂鴉對比蒙娜麗莎。
所以你可以想像,這部預(yù)告片刺激了多少唾液腺。
可最后這電影卻慘敗得一塌糊涂。投資1.37億美元的電影,最后票房只有3.2千萬美元。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說法是,以《最終幻想》系列游戲作為頂梁柱,RPG游戲的制作王者,Square公司賠掉了大半條命,不得已只能和Enix合并,變成了Square Enix公司。
關(guān)于《最終幻想》電影版為何會失敗,一般認為和她的劇情設(shè)置有關(guān)。說她的劇情太過復(fù)雜,美國人看不懂,所以票房失敗。
我覺得這個說法并不見得有道理。《最終幻想》電影版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外乎就是星球的靈魂蓋婭。而蓋婭這個概念幾乎出現(xiàn)在每一部《最終幻想》的游戲中,這些游戲在西方也很暢銷啊。
而且早在1999年的科幻電影中,就有了《黑客帝國》。概念復(fù)雜,還不是一樣大賣。
我認為《最終幻想》電影版的失敗的確和她的劇情有關(guān)系。劇情的核心是蓋婭,大部分情節(jié)是和外星的幽靈作戰(zhàn)。這些情節(jié)放在《最終幻想》的游戲中去都沒有問題,游戲中還有大量的魔法和召喚獸呢。
可是《最終幻想》的游戲都是設(shè)置在架空的世界中,常常是Steam Punk的風(fēng)格,就算是飛艇和魔法同時出現(xiàn),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可是《最終幻想》電影版的故事很明確地設(shè)置在21世紀的地球,紐約附近。和現(xiàn)實世界如此切近,偏偏要應(yīng)對的卻是幽靈,而解決辦法是地球的靈魂。這給人的感覺就太疏離了,很難投入情節(jié)。
至于電影畫面,雖然女主角Aki的形象近乎完美,但是在當時看來,也能看出電影制作上捉襟見肘的痕跡。只有Aki一個人有飄逸的長發(fā),其他每個人,不是短發(fā),就是光頭,或者戴著帽子。而且所有人的衣服都有些緊身衣的走向。可以看出來,當時Square雖然把多年作RPG的老本全砸進去了,可還是無力制作第二個長發(fā)。
而且,用我今日的眼光來看,雖然絕大部分畫面都制作得非常精美,但是還是有一些場景的渲染,有些草率。個別人物的動作,甚至包括Aki的幾個小動作,依然不太自然。
無論如何,Aki依然是三維動畫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形象。
前些日子,我還看了《最終幻想:降臨之子》,被極大地震撼了一把。
《降臨之子》是Square Enix(對,現(xiàn)在后面必須加上Enix了)在2005年推出地三維動畫片。故事情節(jié)上,延續(xù)了最成功地最終幻想游戲《最終幻想VII》的劇情,算是《最終幻想VII》的后傳。
而這部動畫片的畫面,無疑是樹立了新的標桿。女主角Tifa如何漂亮就不多說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看了10多分鐘后,Tifa都出場了,我都還在懷疑,這是一部全三維動畫電影,還是真人動畫結(jié)合電影。
這就是《降臨之子》勝出《內(nèi)在精神》的地方。內(nèi)在精神的人物雖然精美,但還是有濃濃的數(shù)碼味。而《降臨之子》卻讓我不能一下子斷定這是動畫還是真人。實在是境界上的差別。
01年的《最終幻想:內(nèi)在精神》耗資1.3億美元,那么05年的《最終幻想:降臨之子》花了多少錢呢?我查了一下,沒有查出來。
但是看看《降臨之子》的劇情,非常簡陋小氣,別說和波瀾壯闊的《最終幻想VII》游戲版相比,就是和被廣為詬病的《內(nèi)在精神》相比也遠遠不如。最多也就是一個OVA的級別。看起來并不象是什么大投資。
而且《降臨之子》的公映地區(qū),只有日本、韓國和意大利,在其他國家地區(qū),只發(fā)行了DVD和VHS。所以這電影的發(fā)行量也很小。但是并沒有爆出賠本的消息,可以估計,這部電影的投資也不大。
這就很讓人唏噓了。當年把Square賠得傾家蕩產(chǎn)的電影,如今看來,效果還不如一個OVA級別的小制作。只能說是技術(shù)進步得太快了。
【最終幻想電影的觀看評語】相關(guān)文章:
電影神秘島的觀看評語范文08-31
電影海底兩萬里的觀看評語08-31
一條狗的使命電影觀看評語08-31
熱血教師電影觀看感慨10-26
電影院觀看電影簡愛有感09-12
最終幻想的愛情美文07-15
觀看洛克王國電影個人感想09-12
觀看螢火之森電影影評范文08-10
觀看生命列車電影影評范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