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科普電影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精選6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 1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制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里,幾個人推著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里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么,為什么我們不采取保護措施呢?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為什么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為了環保。在意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污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污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并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采用填埋法,約占70%-80%;堆肥法,約占10%-20%;焚燒法極少,僅占1%。由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借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為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里,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 2
自古以來,人們對宇宙就充滿好奇和幻想,宇宙也不斷向人類昭示其魅力,于是便有了星象,有了望遠鏡,有了宇宙飛船,有了人類現在對宇宙所擁有的一切認識……
幼時,我認為地球是長方體的,太陽比地球小,因為它在天空中只占那么一小塊位置,我還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事實證明,自古以來,這么認為人不止我一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認識到我犯下的幼稚錯誤,也學習到了更多的有關宇宙的知識,比如地球是圓的,太陽比地球大,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等。在我以為自己對宇宙認識夠多的時候,《旅行到宇宙邊緣》這部影片打破了我的.觀念,讓我認識到我,乃至全人類、全世界在這個宇宙中是多么渺小,正如影片中說的:如果哪天地球消失于太陽的吞噬之中,也沒什么不同。
看到無盡的宇宙,我終于明白為何要說知識是無盡的,因為宇宙無邊無際,人類對它的探索也就無窮無盡,知識也就源源不斷了。就打個比方,人們知道宇宙的最初形成是源于一次大爆炸,可大爆炸之前就真的沒有任何其他東西存在了嗎?再打個比方,那令人畏懼的黑洞,惡魔的化身,究竟是存在于宇宙的內部,還是誕生了宇宙,誰才是創世神,這些我們還無從知曉,可是人類會不斷不斷探索下去,直到我們的世界枯竭的那一天。這也是人類迷戀科學、崇尚科學的最大動力。
地球很渺小,很脆弱,我們人類同地球終會走到盡頭,如恐龍一般悲哀的滅絕,或許在人類滅絕的那一天,宇宙的奧秘還未被探索至盡,我們應該悲哀絕望嗎?不,我們應該欣喜,應該感恩,欣喜我們
至今所發現的一切,感恩宇宙給予我們生存、發展的機會,我們已經經歷了宇宙的奇觀,就應該慶祝我們的成就,去享受陽光下的每一刻。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 3
地球這部電影是由阿拉斯泰爾·福斯基爾(Alastair Forthergill)和他的團隊穿越7大洲、62個國家、用45部攝像機耗費5年時間通過對地球生命的神秘實錄,通過表現大自然美麗景象與野生動物純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實紀錄,再配合柏林愛樂樂團的美妙配樂,向我們展現了全球變暖時代動物的遷徙和生活的改變,大自然的宏偉壯觀、生命的脆弱和堅強、變遷的無常。整部影片的場面和音樂從頭至尾都讓我們深深震撼。
影片空間上從地球的北極開始,以一個北極熊家庭為開端,逐步南移,直到地球南極,最后回到北極,以北極熊家庭告終。時間上從年初北極的極夜開始,一直到歲末南極的極光。
看到北極熊母子在薄薄的浮冰上努力求生存,一大一小的鯨魚為了填飽肚子而進行數千公里的長途跋涉,鶴群在萬米高空拼命穿越喜馬拉雅的風暴,落單后被餓了很久的獅群咬死的大象,被獵豹優雅撲倒的羚羊,因浮冰溶化找不到落腳地、在海里游了幾天沒體力捕到海象最后餓死的母北極熊,又讓人感嘆自然的殘酷、生存的不易——和為了活下去而捕食其他生物的動物相比,人類的濫殺和破壞環境顯然要自私多了。
北極,氣溫回轉,冰雪消融,冰層是如此的薄,以至于無法承受北極熊爸爸的身軀,熊爸爸必須迅速返回陸地,否則將會深陷浩瀚的海洋。幾天之后,精疲力竭的熊爸爸最終還是到達了一片陸地,一片有成千只海象的陸地。不過熊爸爸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雄風,在這片龐大海象棲居之地,它顯得如此渺小,數次捕殺均以失敗告終。它竭盡全力與饑餓搏斗,與自然抗爭,但最終還是倒在了大自然面前,夕陽西下,它孤獨的死去。
動物們哺育和保護下一代的行為很感人,比如北極熊媽媽五個月不吃不喝喂養小寶寶,體重減輕一半;比如駝背鯨媽媽在鮮有天敵的熱帶水域哺育剛出生的小鯨魚,自己甘受沒有食物之苦;比如大象群集體對付獅子和海象群集體對付北極熊。不禁想起父母對我從小到大無微不至的呵護了,絕對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心里軟軟的,想哭。
正是這個巨大的星球,孕育了如此豐富多彩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華麗的樂章。它們或許只是歷史長河中的短暫一瞬,但它們卻能以自己的方式,為這個星球增光添彩!人類應該開著飛機和坦克去營救遷徙過程中迷路的大象,應該去北極救就快餓死的熊媽媽和熊爸爸,去研究水循環和獸醫神馬的,去給非洲通水種樹遏制沙漠的擴張,往北極撒魚種和制冷劑往南極撒磷蝦……我們好自私自然賦予了我們智能,而我們卻對自然都做了些什么? ——破壞、無休止的殺戮和霸占,不停地浪費和揮霍。
看了這部影片,唯一的感慨是,不要再抱怨做人有多辛苦了,動物們可是每天都要面對死亡的威脅啊!以前頂多只是被其他動物吃掉,跑得快一點也就免了,現在威脅它們生命的還有人為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關于環境問題,人如果不改變對待自然對待環境的態度,不理清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無法改善環境惡化的狀況的。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 4
對于科普電影我并不是很了解,《宇宙與人》是我直接在網上搜出來的,一個小時的電影并不長,也不是什么大制作的電影,但帶給我的是60分鐘的心靈震撼!這是一部有蠻久時間的電影了,其中冥王星還沒有被踢出太陽系大行星之列,她帶給我的感受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人類是如此的渺小。可能正是因為感受到了人的渺小,在這中間我曾好幾次因為一種莫名的害怕而暫停,但最終還是看完了這部電影。
宇宙,這個詞給人們一種浩瀚、空曠的時空感,在宇宙面前人就顯得十分渺小。人從出生到死亡是如此的短暫,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人是如此的渺小啊。人類在宇宙的一個小小的星球上,人類在觀察宇宙,用人類自己的思維欣賞宇宙獨特的美,人的智慧到了神秘的宇宙跟前就不值一提了。在浩瀚的宇宙空間里,人類從確定地圓說到發現地月系、水星、金星、火星等許多的天體,再由太陽系到河內星系、河外星系,到現在又有許多的黑洞的說法。這偉大的宇宙究竟有多少秘密未曾被人類所知呢?人類慢慢地揭開了宇宙一層又一層的面紗,到底有多少層呢?當所有遮擋的面紗被揭開以后,宇宙赤裸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呢?從達爾文人類起源的探索,到現在許多科學家研究發現的種種疑問使達爾文的假設起源學說不成立,人類對自己的了解處于渺茫狀態。人類是聰明的同時也是笨拙的動物。人類的聰明可以把宇宙的面紗層層揭開,卻沒有能力解開自己的來源之謎。人到底是怎樣來到這個星球的?人類又是怎樣產生的呢?這些問題直到現在都沒有具體準確的答案。人有聰明的大腦卻不可以改變世界萬物的命運,相對于宇宙,人的力量又是如此的渺小,人的認識能力又是如此的短淺,神秘的宇宙,那無數沒有解開的謎沒有辦法用科學來解釋,因此讓人類編織了許多美麗的神話。人用狹隘的思維來判斷宇宙的起源和整個宇宙的起源和命運,來推斷對與錯,是與非。
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跡,生命的誕生更是一種奇跡。毋庸置疑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過程至今仍在進行著,因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自身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著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構成。原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但究竟有沒有最小且不可分的'微粒,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馬克思主義哲學堅信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秘,只是那個時候還很遙遠,我們都無法看見。宇宙中這么多星球,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而地球的環境是那么的適宜,有不遠又不近的太陽為我們源源不斷提供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光和熱,還有液態水以及大氣層的存在等等。人類在發現了自然規律之后,一步步的將地球改造成按人類意志發展的生機勃勃的世界。然而,人類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著自然,問題層出不窮,環境污染、人口的爆炸這些問題都讓人們吃夠苦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辦法遏制這個勢頭,將來毀滅地球的就將是人類自己!
科學家預測太陽將在40億年后爆炸,那個時候,人類就不復存在,我們看不到那一天,但想想死亡,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又何況是毀滅呢?人是渺小的,一個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奇跡!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 5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一起看了一篇驚險刺激又有趣的電影——《冰川時代》。
這篇電影主要敘述了一群動物們過著十分幸福的生活。就在它們歡天喜地慶祝新紀元的到來時,一難災難正悄悄即將地向它們襲來:冰川開始融化,冰河期即將結束,巨大的冰開始慢慢裂開,融化的雪水就要變成洪水淹沒它們的家園冰川三兄弟長毛象曼尼、劍齒虎迪戈和樹懶席德已經察覺到了隨時就會到來的危險。它們知道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須號召動物們搬到別的山谷去創建一個新的家園。于是,三兄弟開始行動了。
去它們的'旅途中,冰川三兄弟總是吵架,但是在關鍵時刻它們又總是互相幫助,團結互助。同時,一直認為自己是最后一頭長毛象的曼尼遇到了愛麗——世界上最后一頭雌性長毛象。曼尼很喜歡愛麗,令曼尼頭痛的是可愛的愛麗從小就被負鼠家族收養,這使她學會了許多負鼠的本領,如:爬樹、鉆山洞等等。而更夸張的是愛麗一直認為自己是負鼠,所以根本無法接受曼尼。
路上,又來了二個伙伴——一對活寶負鼠兄弟,他們兩個非常愛搗亂,弄得迪戈和席德幫不上忙。但是,他們還是成功了,到了最后,樹懶席德終于當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火王,劍齒虎迪戈終于戰勝了自己的恐懼,長毛象愛麗終于喜歡上了曼尼。動物們在冰川兄弟的帶領之下,完成了這次驚險刺激的旅程,到達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建了一個新的家園。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當朋友有困哪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她)一起去克服苦難,一同走向幸福的未來。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 6
昨天,老師給我們放了兩個短片,是有關科普知識的。一個影片是解答“雞蛋怎樣才能立起來?”這個問題的。還有一個是圍繞“人被蒙上眼睛為什么會向左走?”這個問題展開講的。
“雞蛋怎樣才能立起來?”這個問題可是有點難度,記者們先買了幾個雞蛋,然后又擺了幾張桌子,讓周圍的人都來立雞蛋。最后還是一個姓董的先生把雞蛋立在桌子上了。當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說:“立雞蛋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到:1、靜下心來;2、雙手立雞蛋時不能發抖;3、平常要多練習。”為了驗證董先生的'話,一位男記者立了半個多小時的雞蛋,最后一松手,雞蛋還是倒了。后來才得知,原來雞蛋表面有許多凹凸不平的小孔,只有這些小孔連為一線,雞蛋才能立起來。
第二個問題“人被蒙上眼睛為什么會向左走?”要想解決它真是難上加難啊!所以連電影里的人也未解出來。我想這可能是由于人體的神經系統控制的緣故吧,所以人被蒙上眼睛就會不由自主地向左走。
看完了這兩部影片,我深受啟發。同時我在想,現在的科技水平雖然很發達,但仍有許多未解的謎。回到家,我興奮地將這兩件事告訴爸爸媽媽,他們說,你快去做個實驗吧。我馬上就行動起來。我先拿了一個雞蛋,照著董先生說的那樣,雞蛋很快就立起來了,真是太神奇了。由此使我又聯想起一件往事。一次我和同學打乒乓球,一不小心將球踩扁了,我很沮喪。回到家,我拿給媽媽看已經扁了的乒乓球,誰想媽媽二話沒說,馬上往鍋里放了些水,當水燒開后,媽媽將球放入鍋內,只見那球馬上鼓起來了,跟新球別無兩樣,我高興極了,忙問媽媽這是什么道理,媽媽說這就是物理學所說的熱脹冷縮和大氣壓力的原理,以后你們學習物理會接觸到這些知識。第二天,我把漲起的乒乓球還給同學時,她很驚訝地看著我,我告訴她這里面有很深奧的原理,以后你才能知道。同時我也想,這應該也與科技有關呀。
我曾經看過一篇小女孩寫的作文,文中寫到:只要將一根火柴的頭沾一點502膠,再將它扔進水里,它就能輕盈地在水上跳舞。“水上芭蕾”真是太漂亮了,小女孩在日記中這樣寫到。同時她深感科技發展得真快啊!
是啊,大千世界,還有許多奇妙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用科學方法將它探索發明。
【看科普電影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小學生科普電影觀后感(精選25篇)12-19
科普視頻觀后感02-03
科普影片觀后感01-22
天堂電影院電影觀后感12-03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1-19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2-22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1-07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2-15
電影的觀后感11-22
電影觀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