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范文(精選15篇)
中秋,一個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個可以邊賞月邊吃月餅的日子,每年的中秋你是怎樣度過的?是否會與家人在一起呢?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僅供參考。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至古以來中國的中秋節都意味著團圓意義。在古代不知有多少著名的詩人為月圓吟詩,中秋的月光是最美的。她的美讓無數人贊嘆,她的美卻讓我最感動。
每年的中秋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中秋節。那時的中秋節真的很熱鬧,在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們這些孩子總會跟著大人到城里準備過節用的,每年這個時候挑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時家里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我們家買的總是便宜的。而每年的這天,在外工作的爸爸也會回來,他每年這個時候回來都會買著一些很好吃--很好吃的月餅。而對于我來說,他帶回來的是對我們的愛。
中秋節那天,媽媽總會拿著一些東西叫上我們一起去拜神,拜完神后,村里的人民就成了三大派。我們這些孩子一吃完早飯就開始了我們的獨特世界,從村口跑到村尾,在田里玩“拋紗球”。玩累了,就又到村口的那棵榕樹下,欣向那夏日過后的涼風,坐在小河邊上,把腳放進河水里感受它的溫柔。而村里的婦女們呢卻打起了撲克牌“拖拉機”成為了她們的趣事,看那不是媽媽嗎?很少見她笑得這么燦爛了。而剩下的就都在村長的家里玩起麻將來了,看那不就是爸爸嗎?我很久都沒有看到他笑得那么開心了。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我們就回家吃完晚飯,然后都在自家的`樓頂上等月亮出來,在我們等的不賴煩時。它,終于從云里慢慢地走了出來,每當這時,爸爸都會笑著說:“看,月亮出來啦!看多么美啊”他是那么的美,它又是那么的圓,它是完滿無缺的。它用優美的月光照在了村中的每一個角落,它把無形的愛給了每一個村民。它把家中的每一座山都照得那么美。
啊,月光,你雖然一直都成長在夜晚,但你把光明和快樂都獻給了人類。你是人類光明的象征。中秋,月圓之夜。離開家鄉已經五年了,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家鄉會不會還像以前那樣熱鬧呢?不管是過多少年,月圓之夜的月光是永不消失光亮。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2
又到月圓中秋時,在外奔波的人們紛紛碌碌地奔向自己的家,與家人共賞那一圓圓的月亮。
月亮寄托了許多人世間深眷的情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表達了游子思念故鄉的強烈的意愿。月亮牽引著回家的路,使在外奔波的游子不忘遠在家鄉的親人,始終惦念著那份深深的親情。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以月亮來表達自己思念親人的情感已經屢見不鮮。有一句話說得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身在異鄉畢竟不如自己家里來的實在,過得舒坦,就像余光中先生所說“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又到月圓中秋時,在外奔波的人們無論如何都要回家看看,和家人團聚一番,那樸實的情感,使他們不忘初衷,不忘家的味道。即使是因為身處在某些崗位,無法跟親人團聚,他們也不忘打個電話,傾訴一下埋藏在心底的話語。
他們晚上觀賞著灑滿銀輝的月亮,仿佛看到了遠方的家人……奶奶迷信神,當然對嫦娥姐姐也不怠慢,每年的中秋節都要在門前的寬敞地放置一張桌子,桌子上擺上一些水果,包的糖餅,菜餅,最大的掌餅更是首當其沖地拿來敬奉遠在天邊的嫦娥姐姐。在桌子的中央,放著一個大香爐,上面插上三炷香,祈福禱告一番,然后我們一家子就圍著天上的月亮磕頭,我爸媽他們雖然不怎么信,但也由衷的`有些敬畏,所以他們磕頭的時候很虔誠。讓嫦娥姐姐“吃”好“喝”好后,我們就聚在一塊吃開了。我最喜歡的還是奶奶包的韭菜餅,鮮香可口,吃得有滋有味的。而月餅呢,我也喜歡吃,不過吃著就膩味了,感覺很干。爸爸媽媽在盤算著最近的營銷,奶奶在附和幫著出謀劃策,我呢則滿不在乎的看著他們的吃相,看著想笑呢。
終于,憋不住笑了出來,嘴里的全噴到了他們臉上了,他們好吃好喝的勁頭都被我攪合了,多虧我機靈,嬌聲嬌氣的說“誰叫你們不理我的……”爸爸哈哈大笑起來,繼而都笑了!
到現在我才感覺,再文縐縐的文字,再華麗的話語,也代表不了藏于心間,流露于表的親情;親情其實很樸實,很簡單,就像這月亮,潔白無瑕,和和睦睦!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3
一天,我張開疲憊的眼睛看了看日歷,“呀!今天是中秋節?”我驚訝地說:“時間過得真快呀!”
中秋節有個習俗:每到中秋節時,每個人都要在晚上看著又圓又大又明亮的月亮吃著月餅,放孔明燈。
到了傍晚,我匆匆吃完飯,趕快叫上小區的幾個小伙伴一起邊吃著可口的月餅邊賞著大明月。
終于,月亮在黑暗的天空中發出光芒。今天的月亮跟平常的'月亮不大一樣,就連烏云也藏不住那絢麗的光芒。
月亮走得好快。本來在這邊的烏云下面,不一會兒就到那邊的烏云下了。它就像一位仙女來到人間拜訪我們。過了好一會兒,“仙女”終于到我們頭頂了。看了這么久,我們有一點開始坐不住了……
我們吃著香甜的月餅,賞著美麗的明月,想著神奇的傳說,我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不知不覺中,夜深了,我們在小區花園幾乎忘記了時間。最后,我們各自回家了。再見中秋,再見明月,我們明年再見。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又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而至,我將醞釀濃濃的思念寄予天上明月,為我捎去對親人,朋友的萬分牽掛與美好祝福。遙問:你們還好嗎?
時光飛逝,我的生命旅程已注入了三十幾個秋的輪回,我是在這些不斷的輪回里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兒時的中秋只想著有月餅吃,有新衣服穿,哪懂中秋佳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偉大意義呀。那時每逢中秋之夜,穿上媽給買的新衣服,雙手捧著一個芝麻月餅,插上一根點燃的香,約上一群要好的玩伴,在村間快樂地奔跑追逐,嘴里大聲的叫喊:‘月亮公公吃餅啊,吃到就腫頸啊`````’,其實那時不知喊的是什么意思,現在回憶起來確實蠻好笑的`,我不由感嘆童年無忌啊!懂事后才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歷與意義,中秋像征美美滿滿,團團圓圓。隨著記憶的風蝕,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秋佳節在我心中寄滿思念的情殤,一切期待在秋風里漸漸成長。
把酒望月,對詩人,恐怕吟詩賞月最為有趣,對歌唱家,豪邁一曲最為盡興之宜。而我既無詩人的才雅,也缺歌唱家的美喉,我想,在月圓清秋之夜,我只有舉起酒杯邀明月:我們一起來吧!一起暢飲甘醇的美酒,一起品嘗香甜的月餅,讓那些訴不盡的長長的思念飄去很遠很遠,化成信鴿放飛祝福,變成風箏飄去寂寞與憂傷,讓思念的線在風里不斷蔓延牽引。我默默地想:月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我思念著你,你也思念著我?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節倍思親。’所以在特別的月夜,我祝親朋好友永遠健康,永遠快樂!也祝愿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5
這一天是中秋節,人們都在家里歡慶,所以高速公路上車輛稀少,我們一家人很快就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棕櫚灣度假村賞月。
“嘭”的一聲,車門被打開了,我們像一支利箭一樣飛奔向度假村的`眺望臺,據說,那是賞月佳地。
來到臺后,我才肯安靜下來,觀看遠處的人間仙境。只見,遠方的山水都被這一陣如輕衫般的霧籠罩住了,只聽見水在蕩漾,風在悄悄吟唱。四周的風車飛快地轉動,好似在異口同聲地說:“月亮要出來了!”
我轉身看了看后面的夕陽,它已被山吞下了一半,而且還在以極快的速度被吞噬。再看看旁邊,火燒云上來了,它一會兒變老虎,一會兒變綿羊,一會兒變兔子,真是千奇百怪,變化多端。
月,終于上來了。它頂著個大肚子,穿著身黃馬甲,閃亮登場。我想:“它那么胖,應該是因為有人一直用打氣筒給它打氣吧。”這時,月亮又胖了、圓了一點兒。我差點把它當成是一面大鼓了。突然,它全身射出無數束光,讓黑夜不再黑暗了……
雖然中秋節這一天已過多時,但是,我的心還掛在明月上!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6
香甜的月餅,美好的夜晚,只有中秋節才能有呢。所以中秋節是我最盼望的節日之一。
中秋,有一個傳說,叫后羿射日,從前……這個傳說,我早就讀遍了。中秋的月亮是那么圓,是那么地明亮,嫦娥住在上面不孤獨嗎?中秋,一年一個中秋,美好的中秋,吃著月餅,看著面積是原來的14倍的月亮,升起又落下,迎來新的一天。中秋的夜晚是這么難得,宛如開放又凋謝的曇花,若隱若現。
中秋的晚上,就那月亮最圓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在月光下,許下自己最美的愿望。也許,乞丐正在忍著餓,用月光充饑。富翁的家里可熱鬧了,燈火通明,一家子在飯桌前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有說不完的話,也有吃不完的食物。可此時,可憐的乞丐正忍饑挨餓,看著有錢人家里的燈火,也看著天上的.月亮。
天上的月亮,手里的月餅,竟有幾分相似,甜味里帶著點酸味的月餅,是我突發奇想:天上的月亮會是什么味兒的?
米色的月亮掛在空中,畫中的人兒掛在墻上,空中的月亮與水中的倒影,像是另一個月亮在做一面鏡子,給空中的月亮照。中秋的月亮,你依舊是那么迷人。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7
又一輪圓月升上天空,皎潔的,周圍繞著一圈淺淺的白暈,似一籠淺淺的紗,輕罩著它,給秋天的蕭瑟增添了幾分柔和。又到了,月圓中秋時了。
秋日秋色,嫵媚的嫩黃,嬌艷的翠綠,隨著秋風漸漸褪去,一樹的枯葉孤零零,融進了一季又一季萎黃的葉片里。化成一堆長歌當紅的落紅,碾轉成泥,一地的斑白。風起了,花謝了,葉落了,難掩眉宇間一抹滄桑的彷徨。心底似流水般漠然生出潺潺的凄殤。這個中秋,難道只有皎月陪著我嗎?
舊日里的親朋好友都遠在他鄉。中秋節,孤獨,將我籠罩,它的到來帶個我心底無限的絞痛。我何嘗不想團聚,我何嘗不想和親人一起過中秋節。
月亮雖圓,但在我看來,卻是殘月。異鄉的夜空再美,月亮再圓,也不比家鄉的`月圓花好,星美空藍啊。濃濃的思念,雖然相距千里,但是彼此心有靈犀,還是會感受得到對方的濃濃的思念。
秋天的蕭瑟,中秋的孤獨,苦了我的心,紅了我的眼睛,這一心的思鄉之情,我與誰相訴?只有蕭然而過的秋風,聽到了。但是風過無痕,秋風聽到了,但是轉眼間就消失了,就像它從未出現過一樣。
中秋月已圓,情深人亦孤單。是殘月縫補了思念,是物與景觸動了傷感。相思真如歌,唱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相思也如酒,醇香飲過心沉醉。獨獨樽滿清澈的月色迷戀朦朧的纏綿。
人間事難遂愿,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8
吃月餅要看著月亮,這樣眼睛會變得更明亮。
今天是中秋節,爸爸上網給我查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資料,我看到資料上說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中秋節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中秋也稱“團圓節”。
爺爺給我講了中秋吃月餅的'來歷,在元朝的時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經做好起義的準備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嚴,傳遞消息很困難,軍師劉伯溫想出了一個辦法,命令屬下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里,派人把月餅送到每個家里。很快,徐達就攻下了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朱元璋很高興,將月餅賞給大家。
此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下來。
中秋節的晚上,奶奶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吃完飯后,我們把月餅和柚子搬到陽臺上,這時月亮已經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訴我,吃月餅要看著月亮,這樣眼睛會變得更明亮,我們在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這個中秋節我學到了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這真是個有意義的中秋節。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9
天,漸漸冷了,秋,慢慢來了!每到秋季,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中秋。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天,人們便會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今年的中秋比先年的要來得早一些,而每年中秋佳節時,大街上便會擠滿車流和行人,可謂圍得水泄不通,是的,這些忙碌的`行人是在爭著搶購月餅和蔬菜,老遠,就能聞見月餅那清香撲鼻的味道。記得小時候吃過一種水果月餅,味道香甜,又不失口感,好吃極了,至今,那味道都縈繞在心間。古人云: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或許,在這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每個身在異國他鄉的游子都會想家,想念著自己的親人吧!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如果在這天回不了家的游子們,還真是一件遺憾的事啊!古代著名的詩人蘇軾的《但愿人長久》,靈感就來源于思念家人。中秋節還有一種被人很少提及的東西,那就是——茶。茶,作為中國的古老植物,一般人們都用其來招待賓客,而在中秋節時很少提及,所以,至今,聽到中秋節喝茶的這項活動,大概許多人都會為止新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最為重要的還要數月亮。天邊,一輪溫文爾雅的明月掛在當頭,它的光芒灑進窗戶,顯得柔情似水,而它圓圓的形狀,仿佛乘載著所有遠方游子對家人的思念,游子們看到它,如家人在身邊陪伴一樣,而游子們的家人看到它,也像收到了游子們的祝福一般。而旁邊那些變幻莫測的彩云,更是襯托的月亮美不勝收。傳說,如果這天對月亮,閉上眼睛,在心里許下的每個愿望,嫦娥仙子都會幫助你實現,這個傳說我是如今才知道的,以前都沒有發覺,所以,以往的中秋節都錯過了許愿的機會,今年一定不能再錯過了!
又到月圓中秋時,又是一年中秋佳節。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0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時光如梭,又是一年,圓圓的從枝頭上升起,掛在天上。
月把她的光從容地灑向大地,淡而輕盈。天上的忽閃忽閃的,偶爾有幾顆像鉆石點綴著深沉的畫紙。
月,大而明亮,望著通黃的月亮,不免有些幻想,我想起來遠在天邊的。她是一個文文靜靜的女孩子,雖然她的面貌我已有些記不清了。但她那雙有神的`眼睛我卻永遠也忘不了。這時,一陣晚風吹來,云遮住了月亮,大地失去了銀裝,一片漆黑,時有一些星星的光芒。我不免有些失落。星星對我眨眼,讓我想起了我們分別時的情景。
那一天,天空藍得像抹上了顏料,一輪明月在晚霞的陪襯下脫穎而出。我們倆在分別時也不懂說句話,只知道大人要帶我們去拍照了。我們歡樂地走在小路上,月光灑在大地上,在地上勾勒出兩個輪廓……
夜更加深沉了,天上的星星似乎少了許多,周圍只有小蟲子在伴奏。月亮也顯得有些疲倦,光沒有那樣亮了。我拿出一個圓圓的月餅,分成兩半,但愿風能幫我遞過去。風果真來了,它把“隱形的月餅”帶走了,也把云給帶來了,月就這樣沉默了。
又是中秋月圓時,不知風能幫我帶去多少祝福。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1
四季輪回,風云變幻,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時。
舉頭望月,這冰清玉潔的銀盤出奇地圓,仍然像往常一般安詳地躺在靜謐的夜空,遠遠地、遠遠地望著忙碌的人們。人們也一樣,遠遠地、遠遠地望著這一輪有些凄清的明月,心中有苦、有甜,五味交織。月亮不知道這些,它只靜靜地、靜靜地與人們對望著,殊不知自古以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的它,會承載著千家萬戶親朋團圓的喜悅和骨肉分離的憂愁。
我不曾經歷過骨肉分離的痛苦,也不曾感受過漂泊游子的鄉愁,但我仍盼望中秋,盼望著那種捧著月餅和親人一起在月下談笑風生的溫馨。我最喜歡的還是和外婆坐在窗邊,看著月亮,說著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由描寫中秋的古詩詞,想象當年詩人月下作詩的場景,感受詩人當時內心的悲喜。
“阿婆,阿婆,我在書上看到一句詩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你能給我講講么?”記得很多年前的一個中秋夜,我這么問外婆。“好,好,把你的.小板凳搬來,阿婆來給你講講這首詞的故事……”每次我問外婆,她都會慈祥地輕扶我的頭笑瞇瞇地這么說。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描寫中秋的宋詞。
到了長大一些的時候,我開始幻想,想嫦娥在云母屏后會不會思念親人,想吳剛會不會坐在桂樹下望著曾經的家嘆息,想月亮獨自在清冷的夜空中會不會感到孤獨。“阿婆,你說月亮會不會記得曾經的每一次中秋?或者它早就忘記了?它會記得庭院中獨自踱步的王建嗎?又或者,它會記得我們嗎?”小學五年級的我,開始學會回首過去。“它會記得的,它從不曾忘記,人們的悲歡離合都保存在它的心里,包括王建,包括辛棄疾,包括我們。”外婆對于我的每個問題都如此認真地回答。或許吧,月亮沒有忘記,它記得與人們共同度過的每一次中秋,記得千里同望月的我們。
今天,我并沒有和外婆在一起過中秋。第一次和外婆分開賞月,我竟有些無所適從。身下的小凳和外婆一樣,陪了我許多年,如今它已十分陳舊,我獨自坐在窗邊,手里捧著一塊月餅,抬頭望月,而膝上卻放著一本幾米的《月亮忘記了》。“中秋月,你真的忘記了嗎?你可不能忘記啊,我把過去關于中秋的記憶都放在你這兒了。”我自言自語地嘀咕著,心里想的卻是外婆。“姐”,小我半歲的妹妹走過來,遞給我一杯牛奶,“月亮不會忘記,它以后還會記得,今年有我陪你和它對望。”
又到中秋月圓時,天涯海角共賞月。我又一次把關于中秋的記憶托付給了這圓圓的月亮。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到中秋月圓時,我忍不住輕輕吟起《水調歌頭》。此時,外公慈祥的面龐悄然涌現在我的腦海中。
回憶將我帶到了幾年前的那個中秋。那天的月亮格外的`圓滿,外公抱著我在院子里賞月。
柔柔的月光灑向大地,給我和外公披上了一層銀紗。
外公遞給了我一塊小月餅,他望著月亮輕輕吟誦起一首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當時的我年幼,但覺得這首詞好美好美,殊不知幾年后的今天,當我也在金秋月圓時低吟這首詞,才深深體會到那首詞里所表達的離別情緒!
吃完月餅后,外公打算教我寫字,他用那雙粗糙、爬滿皺紋但又很溫暖的大手緊握住我抓著筆的小手在紙上寫下大大的兩個字“中秋”。
外公用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對我說:“這兩個字是中秋,而今天就是中秋節,在八月十五這天,一定要和家人們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每年的中秋節外公一定會陪你一起過!”
那時侯我還小,聽不太懂外公說的話,看著外公慈祥的目光,我開心地點了點頭。外公再次握著我的手,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個“中秋”,我看著它,看著外公,覺得好快樂,這兩個字深深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過完中秋節不久,我就和家人一起離開了鄉下在小城生活,不幸的是不久以后外公就因病離世了。我不明白這意味什么,每年中秋都會像往常一樣等外公來抱我,等外公來陪我看月亮,等外公來教我寫字,但是外公違背了他許下的諾言。也從那年開始外公再也沒能陪我過一次中秋,哪怕一次!
“但愿人長久,千里其嬋娟。”我獨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柔柔的月光依舊灑向大地,但這次,外公不在了,只有我一人……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3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節的夜晚,萬家團圓,舉國歡慶。今夜又有多少人在祭月、拜月、賞月,默默地祈禱著美好的未來。只是我們這里斷斷續續已經連下了兩天的雨,到了傍晚,雨住了,只是陰得厲害,預報天氣說以后幾天都有雨,恐怕今年中秋難賞月了。
心里總想著那一輪明月,帶著些許遺憾,也懷著一絲期盼,我推門下樓。天的東邊似乎有一些亮光,但看不到月亮。我向近處的桃花源廣場走去。桃花源很靜,可能是連天的陰雨和好看的中秋晚會把人們關在了屋里。挑花源里桂花開了,滿園芬芳。坐在桂花樹下的石凳上,靜靜地想著心事。一會兒,我看到衣服上飄落了不少的桂花,地下印出了桂花斑駁的影子。我心里猛一動,忙抬頭望。好呀!在天的東方,一輪圓月正在沖破云層,慢慢地往上爬。
月亮很大,很圓,很艱難地推開云層,在棉絮般的云海中頑強地攀升著,努力地把光灑向人間。黑云、白云相連,一塊塊排列在一起,像黑白棉絮扯開了又鋪在了一起,縫隙中是藍的天。月亮升騰在茫茫的天空,宛若一塊圓圓的美玉,航行在那無垠的雪海里。雪海里的縫隙中是那藍的天、藍的水。月亮一會兒暗淡在黑云中,一會兒明亮在白雪上,一會兒又晶瑩在那藍的天、藍的海洋中。月亮就這樣變換著她那迷人的光亮,神奇地在云海中升騰著,仿佛一個巨大的珍珠,被仙女牽著,歡快地穿行在那無際的云海中。
要說賞月,古寺里、清塘畔、垂柳下、幽谷中-----只要心情好,哪都有明月。漫步在桃花源,透過桃林,見那明月像一個剔透的玉盤在桃葉中慢慢穿梭。倚桃扶柳、登高臨水,月亮有不同的精彩。此時月比當初小了些,但越發明亮了。月中的桂花樹已清晰可見,玉兔正在樹下賣力地搗藥哪!這時的月亮,仿佛我在兒時才見過。那時,我常常望著那一輪明月發呆,不知道那漂亮的月亮里面到底有什么?媽媽常會指著月亮說:月亮里面有個美麗的仙女叫嫦娥,嫦娥有只玉兔,玉兔每天在月宮那棵大桂花樹下搗藥,黎明,嫦娥會把藥撒向人間,為人們祛病消災。這個故事我聽過很久了,也很久沒再聽過了!那時的中秋節,媽媽會做些面月餅,月餅上有用麻果印上的花紋。晚上,媽媽會拿塊月餅,放在院內月光下祭月,有時會端一個碗,碗內盛幾個帶湯的餃子,把餃子湯澆在月餅四周,然后望著月亮,口中祈禱著,一臉的虔誠。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農耕文化,月亮的陰晴圓缺與農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人們出于對月亮的敬畏、崇拜,就開始了祭月、拜月,且很有傳統了。隨著社會的發展,月亮那獨一無二的美越發凸顯,賞月就慢慢由時尚變為流行了。月亮是純潔的,她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晶瑩剔透展現給萬物,包括自己的陰晴圓缺,無論是對山川河流,草蟲鳥獸;月亮是公正的,她會毫不吝嗇的把自己的皎潔灑向每一個人,包括自己的清明暗淡,無論是對男女老少、貧窮富貴。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人們望月縱情、對月興嘆;才有那無數贊美月亮的詩詞歌賦如滔滔江水,才有那祭月、賞月之風久盛不衰,源遠流長!
忽然,一陣悠揚的歌聲飄來,打斷了我的思緒。不知是誰家把窗打開,讓歌聲飄了出來。看看月亮已近中天了,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往家走去。我要把窗全打開,讓那皎潔的月光瀉滿我的屋內,灑滿我的床前。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4
明月慈祥地笑著,瀉下一片皎潔。星星唯恐失去了眾人的關注,在漆黑的帷幕上點燃了一張張單純的笑臉。
這是多么美麗的中秋之夜?可為什么陽臺上的我努力的探出頭,不停地仰望,終究得不到那片美麗的月光的眷戀,就連那笑臉也不愿對我綻放?只能哀嘆,又是一個缺乏主角的中秋節。有的'只是一個個四四方方的空心水泥里關不住的片片燈光。又是一年月圓時,只可惜我的世界里沒有灑落的月光。
任巖松中學是一個靠山的學校,可以說是貼近大自然,而我最愛的,便是任中的夜晚。晚上行走在任中的小路上,一抬頭便會發現明月安靜地呆在那里,許多星星在她旁邊鬧著,再一瞧星星越來越多,仿佛他們的目標是要占領這片天空。此時,你若想去數清他們的個數,那你就需要點耐心了,這些調皮的小家伙足以讓你手忙腳亂。多么美麗的月亮,多么皎潔的月光,多么可愛的星星,可他們卻從不關顧我家陽臺上方的夜空。面對這么美麗的星空,我仿佛突然明白了當初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的心情。對這教學樓而言,這已是生活中不足為奇的小場面,卻使我有了如發現新大陸般的激動。當時,我想,如果是月圓時節,這兒的星空定會更美吧。現在我想,月光應在任中校園里毫不吝嗇地灑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皎潔吧。
曾幾何時,在中華民族傳承了三千年多年的賞月習俗對于部分中國人而言已成了奢望?月光不再留戀城市的上空,星星不再去那兒玩耍,對于終日忙碌的城里人而言,它們的存在也沒有意義。他們不懂放慢腳步欣賞自然,只知將房子一層一層撘高,房價一點一點抬高,再背負著巨額貸款四處奔波,并再回到家后點亮那刺眼的白熾燈向他人炫耀人類的偉大。
一個連月亮和星星都不愿為他停下腳步的地方,我們該用什么詞來形容他?是小康還是繁華?
又是一年月圓時,我渴望電業公司可以賜我一次停電,讓我像小時停在農村里過中秋一樣搬一張小凳子,在庭院里沐浴著月光,吃著未被過度包裝的月餅。
又是一年月圓時,我的月光在何方?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 15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月亮又把銀輝灑向大地。遠處的田野,近處的房屋,樹木全都披上了一層銀白色的光輝。四面靜靜靜的,好像能聞聲月光流瀉的'聲音。一切都顯得那么縹緲和美好。我和弟弟依偎著,沉浸在這光與影的世界里。
“孩子們,來吃月餅了!”母親悄悄地將一塊圓餅攤在桌上切成十字,每人一塊,唯獨爸爸的位置上是空蕩蕩的,他實在太忙了,再加上最近生意比較好,爸爸在太陽還沒下山之前就開著三輪摩托車到安慶批發菜去了。
月亮高懸,像銀環,似玉盤,淡的云不時擦過,像紗巾遮住它的光彩。天與地之間充斥著一層薄薄的霧,夢幻一般。
母親一邊吃一邊絮絮叨叨地給我們講起了月亮里吳剛伐桂的故事。
母親說,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武敗仗的銀桂樹,漢朝時有一個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用心于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樹,但月桂隨砍隨合,真的,直到現在,吳剛還在月亮中無休止地砍月桂呢!母親強調說,千萬不要學吳剛懶樣不用心讀書,你們要對得起你那日日夜夜辛勞勞作的爸爸。
是啊,爸爸太辛勞了,他為了掙錢供我和弟弟上學,整天奔波在外,連餐團圓飯都顧不得吃。我拿著月餅,默默地望著天上的明月,虔誠地祈禱月神保佑爸爸在生意上興興旺旺,順順溜溜的。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相關文章:
又到月圓時作文07-31
又到中秋月圓時作文300字12-20
關于又到中秋時作文17篇09-19
中秋月圓時為題作文10-29
又到離別時作文12-07
中秋月圓時為題作文范文10-29
中秋月圓時為題作文大全10-29
又到春光爛漫時作文07-24
又到山花爛漫時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