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人與自然觀后感
小學人與自然觀后感
1.今天看了《人與自然》,一頭饑餓的獅子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獅子塌腰沉背,借助青草的掩護,悄悄地向野牛靠近。獅子離野牛越來越近,野牛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仍悠然地啃食著青草。獅子進入了捕捉范圍,躍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驚慌奔逃。獅子緊追著一頭還未長結實的野牛。野牛拼命奔逃著,每當獅子要追上它時便拐個彎,便可和獅子拉開一段距離。可沒多久,野牛就體力不支了。獅子和野牛的距離在不斷縮校突然地,野牛剎住腳,猛轉過身,鋒利的犄角轉向獅子。獅子也停下了腳步,左右試探著尋找進攻的機會,可野牛的犄角始終對著它。獅子和野牛對峙著,僵持著。突然,野牛向前邁進了一步,獅子竟后退了一步,并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只小貓,只是瞇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視著野牛。獅子的“懦弱”讓野牛頓生豪氣,用犄角猛扎著躺在地上的獅子…… 這是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節目中的一組鏡頭。接下來,電視畫面就被野牛碩大的軀體遮擋住了,足足有三秒鐘,一動不動。這短短的三秒鐘卻分開了勝敗,隔開了生死。三秒鐘后,威猛進攻的野牛碩壯的身體慢慢倒了下去,沒有絲毫掙扎。獅子的血口利齒已緊咬在野牛的喉嚨上。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規律,無需感嘆。但我總覺得:獅子不僅勝在利齒,還有狡黠;野牛不僅敗在沒有利齒,還有被蒙騙后的盲目自大。勇敢是把利刃,可以斬落對手,自大也是一把利刃,卻只能割傷自己。
2.人與自然這部節目主要講的是人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放假時我每天都要準時看一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犬科動物那一集。犬科動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肉動物之一,經過四千萬年的進化,犬科動物成了天帥的殺手。他們經常成群結隊的出去打獵捕食,就比如說狼,狼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動物,他的嗅覺十分靈敏,可以聞到兩公里以外的動物。狼一天可以吃掉十多公斤的食物。它捕獵時既有力量又有速度,捕獵時要先會找準目標,然后狼首領去追那個‘目標’,其它的隊員在后面慢跑,只要一等到時機,它們就會拼命向前跑去,好好享受這頓美食。
如今,地球上大部分狼已經消失了,還有許多動物也逐漸消失了,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地球,愛護動物,愛護我們共同擁有的這美好的家園。
3.
今天,我們擁有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臨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的生態和環境問題. 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酸雨蔓延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費,大量的野生動物被獵殺……頭頂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藍了,腳下也再不是一方凈土了.水龍頭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會干?多少瀕臨滅絕的動物朋友還正在掙扎?人類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已處于主動地位。當人的行為違背自然規律、資源消耗超過自然承載能力、污染排放超過環境容量時,就將導致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衡,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
自然媽媽她太慷慨了!我們習慣了索取,一旦這位慷慨的`媽媽無法提供給我們生活的資源,或者我們的行為激怒了她,她要給我們顏色瞧瞧!那我們的下場只有是滅亡!如果人類不及時改變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長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為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的生存須要依賴自然,我們是否該給她多一點關心,愛護呢?我們和自然必須平等對待,必須和自然結成一體! 馬克思說過:“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
說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個比方,我們砍一棵樹就栽一棵樹.要盡我們一切力量來補償以前的過失.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不傷害我們的好朋友—動物……
有人說“人類創造和發現科學,最終毀于科學”!這句話說的也不無道理,想一想,我們天天想者要怎么來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來做實驗,這樣是生活的好了,那~咱們的子孫后代怎么辦呢?
要想長久地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就得和身邊的朋友打好關系,以前欠別人的,要趕緊還一還.而這種事情光靠一人是絕對不夠的,這是你我的責任.最后,還是記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吧: “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小學人與自然觀后感】相關文章:
人與自然小學作文08-12
人與自然02-21
人與自然09-14
人與自然的句子11-02
人與自然作文06-22
人與自然的作文08-30
人與自然-作文06-23
人與自然作文06-13
《人與自然》的觀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