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概論簡介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以下是百分網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土木工程概論,一起來看看吧!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譯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種工程的統稱。它既指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設施,也指應用的材料設備和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專業技術。
土木工程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至今已經演變成為大型綜合性的學科,它已經出許多分支,如:建筑工程,鐵路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特種工程結構,給水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環境工程等學科。土木工程共有六個專業:建筑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道路橋梁工程。
土木工程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學科,有其重要的屬性: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統一性。土木工程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對眾多產業的振興發揮了促進作用,工程建設是形成固定資產的基本生產過程,因此,建筑業和房地產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支柱之一。
古代的土木工程有很長的時間跨度,大致從公元前500年新石器時代出現原始的土木工程活動到16世紀末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導致土木工程走上迅速發展的道路為止,前后經歷了兩千多年。在這段時間內,由于科學理論發展及其緩慢,土木工程也沒有突破習慣的發展。
遠古時代,居住和交往的需要,人類開始了掘土為穴,架木為橋的原始的土木工程活動,我國黃河流域的仰邵文化遺址和西安半坡遺址發現了有供居住的淺穴和直徑為5—6米的圓形房屋。中國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結構,并逐漸形成與此想適應的風格,公元14世紀的建造的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筑群,應縣的木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建筑。與此同時,歐洲的以石拱結構為主的古代房屋建筑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意大利的比薩大教堂,法國的巴黎圣母院,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均反映了歐洲這一時期建筑施工和結構的最高成就。從17世紀中頁開始到20 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的300年間,國外的建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土木工程進入了定量分析階段。一些理論的發展,新材料的出現,新工具的發明,都使土木工程科學日漸完善和成熟。到了近代,二戰結束之后,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現代科學日益進步,從而為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物質基矗尤其是我國,土木工程在這一段時間內,更是突飛猛進,建筑,橋梁,道路,隧道等,無論是在技術理論上,還是在基礎建設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然要求越來越舒適的居住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建筑的發展直接推動了土木工程的發展。遠古時代,人們巢居穴處,后來石器的出現,人們開始利用工具建造簡單的住房,到明清時期,中國的木結構建筑技術和規模都達到了頂峰。解放后,隨著國家對基礎建設的投入的不斷加大,一座座高樓想雨后春筍一樣出現在中華大地。
建筑工程就是興建房屋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的總稱。目的是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場所。
房屋建筑一般包括十個部分:(1)埋在地下的基礎和地下室(2)承載外力并把力傳到基礎的柱子,樓板,梁,框架墻,屋蓋及支撐體系(3)四周的餓維護結構和中間的隔墻(4)房屋內外的裝飾(5)控制環境的供暖,通風,空氣調節,照明,防火隔聲等系統(6)樓梯間,電梯或自動扶梯等垂直傳輸系統(7)閉路電視,電話,計算機網絡等通訊體系(8)電力系統(9)衛生設備和給水排水系統(10)垃圾處理系統。
Pier Luigi Nervy說過:建筑結構說穿了,不過就是受力體的反力與內部應力如何與外力達到平衡。建筑首先要解決,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受力的問題。我們把解決這個問題的學科稱為建筑力學。建筑力學有可以分為:靜力學,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三大力學體系。建筑力學是討論和研究建筑結構及構件在荷載和其他因素影響的工作狀況,也就是建筑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在載荷作用下,承受載荷和傳遞載荷的建筑結構和構件會引起周圍的物體對它們的作用,同時物件本身受載荷作用而產生變形,并且存在著破壞的可能性,但是結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抗變形和破壞的能力,而結構的承載能力的大小是與構件的材料,截面的幾何尺寸,受力性質,工作條件和構造情況有關。而這些關系都可以由力學關系式通過計算而得以解決。
建筑材料在建筑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材料是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提高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人類最早穴居巢處,幾乎沒有建筑材料的概念,后進入到石器鐵器時代,開始掘土鑿石為洞,伐木搭竹為棚,利用最原始的材料建造最簡陋的房屋。后來,用黏土燒制磚瓦,用巖石制石灰,石膏,建筑材料從天然進入了人工階段,為建造教大的房屋創造了條件。18世紀后,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建筑材料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鋼鐵,水泥,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相繼問世,為現代的建筑奠定了基矗20世紀后,建材性能和質量的弊端改善,品種的不斷增加,以有機材料為主的化學建材異軍突起,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建材如絕熱材料,吸聲隔熱材料,耐火防火材料,防水抗滲材料,防爆防輻射材料應運而生,這些材料為房屋建筑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現在的建筑中,工程質量的優劣通常與所采用材料的優劣,性能及使用的合理與否有直接的聯系,在滿足相同技術指標和質量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不同的材料不同的使用方法,都對工程的造價有直接的影響。
在建筑過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是和與建筑力學,建筑材料同樣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筑施工是將設計者的思想,意圖及構思轉化為現實的過程,從古代的穴居巢處到現在的摩天大樓,從農村的鄉間小道到城市的高架道路都需要通過“施工”的手段來實現。一個工程的施工包括許多工種工程,諸如土方工程,樁基礎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鋼機構工程,結構吊裝工程,防水工程等,各個工種工程都有自己的規律,都需要根據不同的施工對象及施工環境條件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的同時,需要與有關的水電,風暖及其他設備組成一個整體,各工程之間合理的組織與協調,更好的發揮投資的效益。土木工程施工在發揮效益的同時,還要嚴格按照國家頒發的有關施工技術規范,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施工水平,保證施工質量,降低工程成本。
任何建筑無不修建在地球表面的地層上,建筑的重量最后都會傳給地層,有地層來承受。支撐建筑的地層被統稱為地基,建筑物在地面以下并將上部結構的自重與所承擔的載荷傳遞到地基上的構件或部分構件稱為基矗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是建筑物的三個不可分割的部分。三者功能不同,但在載荷的作用下,它們彼此相關,是共同作用的整體。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礎根據埋深分為深基礎和淺基矗,基礎和地基的質量是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關鍵所在,建筑物的地基在建筑物的載荷作用下既要保持整體的穩定性又要是地基產生的沉降在建筑物許可范圍內,而地基本身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同時還要考慮修基礎的方法和必要的擋土擋水及相關措施。
土木工程專業知識技能
1.空間想象力。建筑本身功能決定它立體的東西,通過平面的點線能想象到它在實際空間的實際形態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2.力學學習、應用能力。沒有良好的力學基礎是不可能學好土木工程這個專業的。
3.認真、細致的作風。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嚴謹的.,土木工程也一樣。無論將來做設計、施工還是監理,你的“作品”(建筑物)都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以必須認真、細致。
4.較強的動手能力。這里的動手能力是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土木工程就是實踐,它重在落實與操作,在生產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這就要求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來處理、解決問題。
5.吃苦耐勞的精神。建筑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辛苦的代名詞,從事這個行業就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土木工程專業相關考證
注冊建筑師
注冊結構工程師
注冊監理工程師
注冊土木工程師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土木工程的基本要素”
土木工程的'基本要素
重要性與意義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類生產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適美觀的空間和通道。它既是物質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工程結構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超高層建筑、特大型橋梁、巨型大壩、復雜的地鐵系統不斷涌現,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同時也演變為社會實力的象征。
土木工程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工程的安全,使結構能夠抵抗各種自然或人為的作用力。任何一個工程結構都要承受自身重量,以及承受使用荷載和風力的作用,濕度變化也會對土木工程結構產生力作用。在地震區,土木工程結構還應考慮抵御地震作用。此外,爆炸、振動等人為作用對土木工程的影響也不能忽略。
問題與條件
材料是實現土木工程建造的基本條件。土木工程的任務就是要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最經濟的建造,因此材料的選擇,數量的確定是土木工程設計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內容。
土木工程的最終實現是將社會所需的.工程項目建造成功,付諸使用。有了最優設計還不夠,還需要把藍圖變為現實。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利用現有的物資設備條件,通過有效的技術途徑和組織手段來進行施工。
土木工程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和技術,是運用多種工程技術進行勘測、設計、施工的成果。土木工程隨著社會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而發展,是技術、經濟、藝術統一的歷史見證。影響土木工程的因素既多又復雜,使得土木工程對實踐的依賴性很強。
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了解當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方面和應用前景;
◆ 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工程規劃與選型、工程材料、結構分析與設計、地基處理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建筑機械、電工、工程測量與試驗、施工技術與組織等方面的基本技術;
◆ 具有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工具)查詢資料、獲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 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規;
◆ 具有進行工程設計、試驗、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土木工程的概念區別
土木工程
包括結構、市政建設、道路橋梁、給排水、巖土、環境工程、建筑經濟等。培養目標是工程師。如建筑結構工程師他們的任務是使建筑物和工程結構物既能滿足生產和生活使用提出的各項要求,又能經受強烈地震、狂風襲擊、海水侵蝕以及各種大自然的考驗;要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他學的`主要課程有高等數學、各種力學和結構理論、結構設計地基基礎、施工技術和管理,以及現代化實驗技術。此外還要學習有關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知識、優化設計、地震工程、防空工事及地下結構等內容。
建筑學
培養目標是建筑師。在房屋建筑和大型工程結構物的設計過程中,他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問題,如建筑與城市環境的結合、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技術性能、經濟效果、藝術形式等等。在綜合考慮這些錯綜復雜的因素上,進行城鎮布局的規劃,建筑平面和空間的組合,建筑立面的處理,選定合適的材料結構形式,擬定聲、光、熱等適宜的環境條件,進行室內外裝飾設計等等。要求具有工程技術、建筑理論及藝術設計能力等方面的廣泛的學習內容。除具備一般理工科的數理化基礎外,還應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繪畫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概論簡介】相關文章:
土木工程專業概論結課論文08-03
土木工程概論讀書筆記論文08-02
日本筑波大學簡介及專業設置簡介11-23
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簡介11-23
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簡介11-24
大學專業聲學的基本簡介11-23
南澳大學專業設置簡介11-23
韓國國民大學的專業簡介11-23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報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