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走進科學觀后感
這名女孩像木頭人一樣,身子不會動,只有幾根手指可以動,能說話,其余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不能彎曲。就是這樣的一位女孩,出現在鏡頭中時,始終是面帶笑容的,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能得到治療。她這種病現在還沒有根治的辦法,全世界有六百多名這樣的病人。她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一個報社的記者幫她聯系到了國內這方面的專家,這名醫生到家中來給她看玻這種病不能手術,而且在世界上都是醫療難題,大夫大膽嘗試,讓她吃一種這方面的藥。八個月后,這個女孩手能握拳了,手指活動也很靈活,右手能翻轉,左膝能略微彎曲。雖不能完全治愈,但也有了很好的起色。
“拳擊手璐璐”
它是一只名叫璐璐袋鼠。它從小就被他母親遺棄。只能是飼養員貼身照顧它。后來,這個飼養員也其他而去。然后,他便不吃東西。誰進來就用暴-力。最后,它生病了。有一個馴獸師喜歡上了它,覺得它可以當馬戲團里的拳擊手,就慢慢的教它拳擊,可是他怎么也學不會,那個馴獸師就放棄了對它的希望了。有一次,他的兒子和他在玩,發現它打了很精彩的一拳。從那時起,他就成了那里最受歡迎的演員。
我覺得不能強迫去逼動物去做很難的事。要按動物的生理條件,要按照他們的習性。因為袋鼠的腦袋很小,智商不高。它們不太容易學會東西,所以我們要按照他們的習慣。我覺得的'他很可憐,先是它媽媽不要它了,然后,貼身照顧他的飼養員也走了。只能留下它一個人孤孤單單,有時沒辦法只能使用暴-力。后來他雖然進了馬戲團,很受歡迎,可是回到大自然那才是最好、最美的事。
我觀看了《走近科學》節目,節目介紹了中國古代的一些建筑奇跡。最讓我感到震撼和驚奇的是恒山上的懸空寺。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山西恒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渾源縣,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廟宇。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歷代都對其進行過修繕。懸空寺距地面約50米,發展了我國的建筑傳統和建筑風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前人介紹懸空寺,概括為:“面對恒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 鑿石為基,就巖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懸空寺是在懸崖上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則利用突出的巖石作為它的基矗游人在遠處見不到這些木梁,卻見到不少細木斜頂住寺的底層。游人會想:這些顫顫悠悠的木柱能頂得住這樣一座寺廟嗎?當人們仔細觀察,發現承受重量的除了木柱外,還有那些插入巖石的巨大木梁后,對古代匠師的智慧,不得不由衷地發出感嘆和敬佩了。唐開元二十三年,李白游覽懸空寺后,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英國的一位建筑學家寫道:“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為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游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意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為:懸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杰出體現,僅僅是為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
懸空寺經歷千年依然幾近完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向我們以及全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我想我們在感慨之余,多少也應該有所思考。思考為什么在1400多年前建筑的廟宇在風吹雨打、烈日驕陽,甚至山崩地裂中依舊能夠屹立不倒,而今天的很多建筑卻脆弱到經不起一絲考驗?不是今天的技術比不上魏朝,我想,或許是因為面對今天的喧囂,我們太多地關注背后的東西,卻獨獨忽略了眼前的責任。或許我們在研究古人的建筑方法,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和偉大的文化驕傲之余,也應該繼承他們樸素、純凈、認真、踏實的心態。
懸空寺集自然美和人工美為一體,又將美學、力學和宗教融合為一處,不愧于東方瑰寶的美稱。誠若明代詩人王湛初游懸空寺發出的感慨萬分的詩句:“誰鑿高山石?凌虛構梵宮,蜃樓疑海上,鳥道設云中。”
【走進科學觀后感】相關文章:
作文:走進科學的快樂07-05
走進科學的小報簡單又美觀11-30
走進科學手抄報素材:科學的定義06-20
走進科學觀后感11-27
走進科學神話初中優秀作文07-10
走進科學,暢想未來作文03-26
走進科學的快樂作文800字05-26
走進奇妙的科學世界優秀作文12-16
2015走進科學觀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