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你老了讀后感(通用8篇)
《當你老了》是愛爾蘭詩人葉芝寫下的著名詩篇。詩人突破了個人的不幸遭遇 ,把心中的感傷化成了繾綣的詩魂 ,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凄美的藝術世界 ,實現了對人生及命運的超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當你老了讀后感,僅供參考。
當你老了讀后感 1
昨天閑逛不經意走到了一個網友的空間,看到那首,我曾經為之落淚的絕世佳作,葉芝的《當你老了》。于是我有感而發把這首曠世佳作,放到空間讓朋友們都欣賞一下這飽含激情的,優美的佳作。因為這首詩是“葉芝”的靈魂之作,是感動了一個多世紀的愛情絕唱。《當你老了》這首詩背后,隱藏著無盡沮喪的愛情悲劇。
葉芝見到“毛特岡”那一刻就如同,清·王韜《鵑紅女史》中描述那樣“驚鴻艷影;湖水皆香。”看到佇立窗前的毛特岡,仿佛看到她身上灑滿了陽光的.花瓣,她光彩奪目。他說,“我從來沒想到在一個活著的女人身上看到這樣超凡的美。”但他和毛特岡之間卻可望不可及,所以他一直等待著,即使他的意中人早已經是別人的妻子,直到52歲,才結婚。痛楚和喜悅交織,希望和失望相隨。但事實上,葉芝還是無法忘記毛特—岡。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個月,他還給毛特?岡寫信,約她出來喝茶,但還是被拒絕。而且,毛特岡還堅決拒絕參加他的葬禮。世上對愛情終生執著,卻又無法得到哪怕是一點點回報,只有葉芝一人了。
一切都隨時間而來,真理也隨生命的窮盡而來。我的耳邊仿佛聽到那句“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這種愛情,讓詩人感情上痛苦一生,但激活了詩人心靈深處的激情,讓他的靈魂得到了升華。是啊,愛情本身是否存在,在葉芝看來,已經不重要,因為他已經感受一生了;真理似乎是否獲得,也不重要,因為他已經嘗盡了追求的酸甜苦辣。對于生命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當你老了讀后感 2
一直都很喜歡文字,一直都很喜歡詩歌,特別鐘情于抒情的詩歌文字,跳躍的文字就像是思想的精靈。當我第一次看到“當你老了”這個標題心中就有莫名的感動,于是,讀了又讀,讀了又讀,最后愛上了她。
這是葉芝寫給愛爾蘭自治運動的主要人物毛得岡的一首情詩。全詩沒有跌宕起伏的激動和宣泄,只有樸素的語言,舒緩的調子和淡淡的感傷。毛得。岡的美麗,熱情深深地吸引著葉芝,他用盡自己的一生去追求,雖然終無結果,但終究把她挽留在自己的詩中。
“當你老了”多么輕柔樸實的句子,詩人站在時間的彼岸,回望過去,時光留下了濃重的陰影,摧毀了容顏,帶走了青春,但“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的痛苦的皺紋”更加突顯了詩人對她真摯的愛。時間的久遠見證了愛情的堅貞,詩人對她的愛堅如磐石,歷久彌新,用生命追求永恒的`愛情。“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似乎讓人看到了這個癡情的男子對這種可望不可即的愛情的迷戀,但又不得不隱藏著臉龐。他對她的愛情是圣神的,永恒的。
這首詩歌,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世界上的感情莫過于兩種:一種是相濡以沫但厭倦到老,另一種是相忘江湖但懷念到哭。似乎愛情總是那般可遇不可求,只希望天下有情人能終成眷屬,在我們遲暮之年,任然有一個相依相偎的人,深愛著彼此蒼老的容貌,沙啞的聲音,彼此的靈魂。愿你年老之時,有個人還愛著你的一切,尤其是你那顆朝圣者的心。
當你老了讀后感 3
一直都很喜歡文學,雖然沒有讀中文,但是對書的喜愛一直都沒有改變。特別喜歡詩歌,尤其是愛爾蘭著名詩人葉芝的《當你老了》。最早讀了,也只是讀了而已,并沒有太多感覺。之后,看了杜拉斯的《情人》,再次讀它,竟然被抓住了心靈,于是,讀了又讀,讀了又讀,甚至是愛上了它。
這是葉芝寫給愛爾蘭著名演員茅德岡的一首情詩。杜拉斯用大段文字寫出的情感,葉芝卻用一首詩描述了,詩里雖沒有熱血沸騰的激情,卻像一首小夜曲,將愛的詩句、愛的憂傷,愛的永恒,輕輕的訴說……沒有熱烈宣泄的激動,只有平靜真摯的傾訴;樸素而含蓄,舒緩且優雅,在流動飄逸的畫面中透出一抹淡淡的哀傷,卻不乏親切與溫馨。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我想這應該是這首詩最為經典的詩句。葉芝的愛情觀是多么深刻脫俗,撼人魂魄。靜心讀他的文字,便會讀出這文字中所透射出的令人傾慕的精神魅力。令我不由的在詩人創造的這個永恒的情感世界里,徘徊悠長,遐思不已。
“當你老了”,多么輕柔而樸實的句子,猶如兩雙不再清澈的眼睛在暮年相望,這種美感,讓人難免隱隱地心疼,又有一種超脫的.、神秘的氣息。詩的結尾讓人感到一種圣潔的悲劇美,猶如那種經過了歲月滄桑洗禮、過濾了的情感向著純凈的、隱隱泛著幻夢般紫光的崇高境界升華。仿佛是人性對神性的親近,又仿佛是把短暫的人生升華成永恒的藝術。
葉芝是在用詩來詮釋人類心靈、人性世界,思想的流動是那么的自然而快暢,無論它的寓意是多么晦暗,但他的語言所呈現出來的意象就如絕妙的音樂一樣流動著,他把愛、靈魂、與智慧糅合在一起。
我時常想,當我老了,很老很老了,當我老眼昏花看不得書讀不得報時,當我必須撐著拐杖才能顫顫巍巍地走路時,這首情詩還會不會在不經意間滑入我的腦海?如果那時我還會取下這部詩歌再次讀它,那么我,究竟還會不會再擁有今時今日的這種心境?
當你老了讀后感 4
看到有這么一本書:《當你老了》。我瀏覽了幾頁,這些詩歌,我暫時還沒有空去品讀完。雖然還未了解內容,但題目便已引起了我的興趣,從而引發了我的思考:
當你老了,你會怎樣?
老年的生活是一種令人發膩的安逸,讓人激不起生活的熱情,似乎我們只能旁觀他人的奮斗,回憶自己的過去。當我們老了,我們的心就會漸漸由青春的熱情變得冷淡,心靜了,對世間便存了一份釋然:不必爭執于名利煩惱了,生命已走到盡頭,一切的糾紛還有何意義?
當我老了的時候,我只想在陽光明媚的午后,嘬一口香茗,執一卷書卷享受著溫暖的陽光,相信暖烘烘的陽光一定會驅走所有的寒冷。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翻動著。我開始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以往的事。從出生開始,到甜蜜青澀的青春,再到布滿血與汗的拼搏的中年。那些可稽的、煩憂的、無謂的事,現在想起都覺是幸福甜蜜的。我會追憶我的.親人和朋友。只猶如眨眼般,可卻已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在生命的盡頭,更覺我們只是滄海一粟。布滿回憶的日子里是甜蜜的,我重溫了一遍人生,重走了一回青春的路程。在閑暇之余,約上幾個“老”友,亦可,都已共同經歷了大半輩子的人了!一起在公園健身,或在長椅上交談,也可能只是沉默地注視著身邊的人流。
或許不會那么感傷,我可能會子孫滿堂,膝下成群,享一享所謂的天倫之樂。這或許能排解心中的愁苦,讓內心被喜悅填滿,無心去想老之將到的事了。
但終究未經歷過真正的垂老,我僅是站在一個處于青春時期的孩子的角度來看待此事,內心總會有一絲消極與恐懼。但我所見過的
老人,他們極少是懷緬過去、愁眉不展的,而多是照樣生活。這是一種態度,而我們究竟如何選擇,現在怕還是難下定言。
當你老了你將何去何從?或許那時我們會擁有一份“不知老之將至”的心態!
當你老了讀后感 5
繁華在風中高亢,在風中受孕,在風中殘落,也在風中飄零。而你,在歲月中兜轉,在歲月中鏗鏘,在歲月中安定,最后,也在歲月中老去。
當我們三歲時,饑腸轆轆時,你便會不舍晝夜地給我們喂養你那甘甜的乳汁;當我們五歲時,垂涎于一顆白白的大奶糖時,你便會盡可能滿足我們;后來,當我們犯錯時,你便會嘮叨我們,而我們卻總是不理解,總覺得這是多余……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間發現了你低垂的眼眉,看到了你明亮的雙眸漸漸變得黯淡,看到你鬢邊的白發和眼角的皺紋,我才意識到,你即將變老。
翻開那本放置于抽屜里逐漸泛黃的相冊,看著多年前你烏黑的長發、白嫩的臉龐,我的心竟如此心酸。還記得小時候,我不會走路,你便在我面前一步步鼓勵我;我不會寫字,你便手把手教我怎么寫;我不懂事,你就會苦口婆心得給我講人生哲學。我天真地以為這便是永遠――我會長大,而你卻不會變老。
于是,我開始珍惜,開始彌補,開始試著想象我應如何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去竭盡所能。
我想,當你老了,你的美貌也將會隨之消失殆盡,從前你會為我買很多很多的`漂亮衣服,而那時,我也會帶著你買衣服,或靚麗或樸素。縱然青春不復,我也依然將你視為世間最美的女子;當你老了,你走不動了,從前的你會帶我去放風箏,會牽著我的手從村頭漫步至村尾,而那時,我要做你的拐杖,帶你看遍人世繁華。縱然你的雙腳不再那么利索,身體不再那么硬朗,我也依然視你為世間最健壯的人;當你老了,你的視力會衰退,雙耳也不如從前,從前的你會交代我要坐正,要時刻注意保護眼睛,而那時,我會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你聽,不厭其煩。縱然你的雙眼不再清澈,我也依然視你為世間最聰慧的人。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個假設,而我,將把它變成現實――當你老了,你我定是這世間最幸福的人。
當你老了讀后感 6
一天我偶然看到了這本書,翻開它的第一頁:一張牛皮紙上畫著一根拐棍豎立在墻角。當我看見下面的那行字時,不覺已經淚目:寫下這些文字時,媽媽已經靜靜的去了。我開始思考自己失去愛的人會怎樣?我不知道會怎樣,可能會大哭一場吧!
一位96歲的'母親,在學會寫字后,用文字記錄下她的喜怒哀樂,以及身邊瑣碎的小事。長年累月的記錄,那位母親足足記錄了八本日記本。
讀完這本書后我開始沉思: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次偶然?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偶然:你的母親偶然懷了孕,又偶然生下了你,而你又偶然的長成現在這副模樣。人生就是一場未知的電影,母親生下你的那一刻起,電影就開演了,當你死去時,這場電影就已經悄無聲息的結束了。人的一切都會在死去時歸零,你沒有了心跳,沒有了呼吸,像個木偶般沒法動彈。
人生是一次偶然,而生命不是。母親在生下你之前挺十個月的大肚子,生下你之后又一口一口喂你飯吃,終于你學會了走路,學會了叫一聲媽媽,長出了第一顆牙,寫下了第一個字,第一次自己睡覺,現在你成為了一名學生,又第一次自己上下學,第一次嘗試做飯,第一次為了保護媽媽而摔跤。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講道理的東西,她為你付出卻不要你為她付出。不要讓“我愛你,媽媽”變成你一生未說完的話。
當你老了讀后感 7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思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和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垂下頭來,在紅火閃耀的爐子旁,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在頭頂上的山上它緩緩地踱著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盡管沒有經歷過轟轟烈烈的愛戀,沒有刻骨銘心的回憶,甚至,沒有擁有過某一段愛情,但我依舊相信愛,相信總會有一個人,可以和我分享愛情。在我們的遲暮之年,仍然可以相偎相依,深愛著彼此蒼老的容貌,沙啞的聲音,更重要的是,深愛著彼此的靈魂。當死亡來迎接我們時,我們不會遺憾,因為,我們已經擁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我們的靈魂找到了真正的伴侶。
當你老了讀后感 8
跟著羅池讀葉芝,是個驚心動魄的過程。
于葉芝而言求愛與求婚,究竟是發自肺腑的內在需求還是僅僅出于紳士般的繁文禮節的自我要求?這個疑問始終貫穿我的閱讀。
顛覆而后理解釋然的路途非常漫長。
葉芝寫給茉德的《當你老了》中的癡情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隨后而來的大量閱讀卻發現葉芝有著眾多的繆斯。這在我,是一次顛覆。
在葉芝與茉德的愛戀主線之中,他與他的眾繆斯們還充斥著各種隱衷與隱密的關系。
為還原葉芝真實的愛戀,羅池大量閱讀了葉芝的詩歌、傳記、書信集等等資料。
我也從中受益,得以縱觀葉芝一生。
葉芝不是圣人,但可算一個純真的人,終其一生沒有走出他充滿焦慮與困窘的青春期。他曾經隱藏在書信日記里愛怨愁念早早地就袒露在他的情詩里。
葉芝是個勤奮的作家,但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生活的拮據始終壓抑著他,愛情在他那里是猶豫而審慎節制的。葉芝不敢放縱也不能放縱,愛情于他而言是昂貴的。情感的盡情釋放,可能就是生活毀滅性的失控。與茉德相處,與奧利維亞相處他都有相似的焦慮。
所以,他滿懷希冀得到愛侶接納又淡然處之地接受愛侶拒絕。一生當中,他一直在這兩極猶豫徘徊。由此,產生許多許多的情詩。
對于被拒絕被欺騙,他的忍受度顯然比被認可被接納更高。假如沒有喬吉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虛擬出于他們婚姻有利的眾多乩書,葉芝肯定不能下決心走進他的婚姻世界。
雖然,他曾經有那么多次的'求愛求婚。但唯有喬吉動了真格,葉芝卻立刻被喬吉的應許嚇著了,內心充滿焦慮與無所適從。
五十有二的葉芝,有成年男子結婚生子的愿望,但顯然沒有成年男子的圓滑世故,他沒有算計婚姻的質量而更多焦慮著對愛和伴侶是否足夠真誠。這樣的情感糾結,更像一個的青澀的少年。
葉芝,對于情欲的體驗,很大程度停留在十多歲時的一次海濱旅行。他的身體在海濱浴場被炙熱的沙子覆蓋,情欲涌上來的時候,他感覺窘迫又有難以言說激動這種激動于他而言甚至是難受的。很久之后,他才確認那就是高潮。
與茉德相識十年之后,葉芝第一次得以親吻自己女神;三十歲,和奧利維亞發生親密關系時,他還是處子之身。
晚年葉芝與瑪戈之間短暫的激情,以及其后,葉芝對精神失常的瑪戈長期的呵護照料則體現了他的慈悲之心。
對茉德的愛怨,對奧利維亞的歉疚,對喬吉的平和,對瑪戈的自責,葉芝始終為情所困,處身被動。他沒有做過自己情欲的主人;在愛與被愛中,他更是受控于人,不得自在。所以,即使到了垂垂暮年,葉芝仍然是一個真真切切為情所困的青澀少年。
我對葉芝情詩情感的態度因越來越深入的閱讀而改變,由愕然驚詫轉為理解釋然。
這是我和羅池婚后,他做的第二本書。
他除了一如既往的嚴謹認真。翻譯時更是字斟句酌,考據時愈加地處處求實。而當我們倆的閱讀體驗出現分歧時,他則始終保持開放傾聽的狀態。探討與接納或保留的思索狀態始終伴隨我們共同的閱讀。
在我,這是一次親密的閱讀享受。
【當你老了讀后感】相關文章:
當你老了歌詞05-28
當你老了的句子01-18
當你老了優美散文11-19
《當你老了》詩歌賞析01-20
當你老了經典語錄11-23
趙照當你老了歌詞06-19
當你老了吉他樂譜及歌詞12-05
當你老了散文詩11-19
當你老了我陪你句子10-25
李健當你老了樂譜及歌詞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