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雜志讀后感
教學雜志讀后感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寫好讀后感
教學內容: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后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后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后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后感。
第三,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后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來寫。
寫讀后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fā)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全書最精彩、最令人難忘的是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作者用第一人稱以及生動逼真的細節(jié)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另外,小說的語言自然流暢,文字通俗易懂,這也體現出了笛福小說的一大特點,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讀者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也正是這篇小說的魅力所在。
教學雜志讀后感
這個寒假我拜讀了魏老師的《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從教書篇、育人篇、修身篇、管理篇等四大方面的展開漫談,涵蓋了以教書育人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
魏老師是一位特級教師,擔任校長與書記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一年平均外出開會達四個月之久,卻從不請人代上一節(jié)語文課,然而他的學生升學成績卻能比重點中學平均高七八分……讀到這的時候,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么高效的教學效果,讓我非常吃驚。
我們要學習魏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敬業(yè)的精神,要學習魏老師熱愛生活,坦蕩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要學習魏書生以學生為根本,以育人為宗旨,科學民主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全方面改變自己,為我們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矗
魏老師的.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這和魏老師以學生為根本,以育人為宗旨,科學民主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密切相關。魏書生是個不平凡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根本,以育人為宗旨。他有兩件法寶: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學。所謂民主就是千方百計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謂科學,即是從管理的角度組織教學。他靠這兩件法寶建構了卓著的實踐績效和精深的理論造詣。他的教育思想核心是突出一個“育人”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他的教育思想還體現在社會與人,傳統(tǒng)教育與現代教育的關系上,使借鑒和創(chuàng)新達到完美的結合,使學生這一主體的各方面得以全面發(fā)展。
另外,我覺得作為教師要少埋怨環(huán)境、多改變自己。在教學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碰到類似情況我們總喜歡找客觀原因,很少去找自己的主觀原因。然而讀了魏老師的教學法工作漫談后我深感這句話的真諦:“埋怨環(huán)境不好,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狹隘,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是因為我們方法太少。”是啊,遇事我們如果能不斷地找自己的原因,并以此來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生活,相信臉上會多一份笑容,工作會多一份快樂,少一份埋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學習魏書生老師的經驗,多讀書,多學習。使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自主管理。
【教學雜志讀后感】相關文章:
幼兒雜志讀后感06-24
汽車雜志讀后感03-18
讀者雜志讀后感06-21
讀雜志 發(fā)現 讀后感01-17
特別關注雜志讀后感03-18
閱讀優(yōu)秀雜志讀后感范文09-20
格言雜志總結07-09
微雜志 語錄06-25
格言 雜志 周德東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