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動中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感動中國讀后感范文(精選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讀后感 1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這一首炙膾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學時再次回蕩在我的耳邊,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動中國》看完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滿無遐的聯(lián)想,在我的心中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想與體會。
還記得獲獎的人分別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剛、堅持助學的叢飛、勇于為國奉獻的黃伯云、為人們健康服務(wù)的李春燕、自強自立的洪戰(zhàn)輝、信守承諾的陳健、殘疾而不自卑邰麗華、為國鞠躬盡瘁的楊業(yè)功、郵遞員楷模的王順友、為國奉獻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還有青藏鐵路的建設(shè)者們......他們的事跡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展示了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
保家衛(wèi)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楊業(yè)功讓我受益匪淺,盡管他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到達了遙遠的天堂,但他的事跡與他那光輝英勇的形像將會永遠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遺忘,他是中國軍人的最佳楷模,他為了工作廢寢忘餐,為了工作日夜奔波,為了工作而勞心勞力,他對國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連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記他的工作,惦記著他曾經(jīng)無私奉獻過的國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輝,令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nèi),足以令我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絕,一直在我的耳邊回蕩著,回蕩著......
在這此獲獎?wù)弋斨校o我印象最深的是殘疾藝術(shù)家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因高燒而成了聾啞人,失去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在我們局外人看來是很悲慘,但邰麗華卻度過了這些難關(guān),從不幸的沉淵到藝術(shù)的頂峰。她每天辛苦地練習,強迫自己去練,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十倍的努力與心血來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實際的行動與相對的能力打破了人們對她的可憐與同情,讓群眾對她刮目相看,向他們證明了殘疾人的能力,展現(xiàn)了盡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顯示出一種高尚的品質(zhì),向我們表達出了心靈至美與震撼,讓我們感受到了沒有語言的美與魅力,散發(fā)出從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輝。
感動中國讀后感 2
201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他們分別是吳錦泉、張寶艷、秦艷友、郎平、屠呦呦、閻肅、徐立平、莫振高、官東、買買提江·吾買爾、王寬等。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路該怎么走;感動中國讓我們清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
最讓我感動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時,覺得這個名字很特別,后來看了她的事跡,更加感動。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chuàng)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yīng)用于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jīng)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并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后備急方》的啟發(fā),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后,項目組終于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來的反復(fù)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jié)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shè)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lǐng)著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于勝利完成科研任務(wù)。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yīng)用于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她的頒獎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xiàn)。為了一個使命,執(zhí)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yīng)該懂得關(guān)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著和發(fā)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獲福報,祝福您們健康長壽。
感動中國讀后感 3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nóng)村最美鄉(xiāng)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平凡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為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zhí)著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xiāng),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xiāng)鎮(zhèn)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zhí)著和奉獻。她關(guān)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xiàn)了筑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無數(shù)炎黃兒女為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guī)范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潤著滿滿的'真善美,都散發(fā)著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選《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樣人物來說,其大都來自基層、出自平凡,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們的事跡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他們的精神可敬佩、可親近、可學習,可謂13億多人民群眾學習的“精神富礦”。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將鏡頭筆端對準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夢中國將更有動力。近幾年來,江西就通過“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評選,發(fā)掘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在這些來自于身邊的典型引導下,民眾自覺繼承傳統(tǒng)美德、弘揚時代道德,好人效應(yīng)如同“滾雪球”般在我們的身邊輪番滾動,推動了另一批好人群體的出現(xiàn)。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最美鄉(xiāng)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跡,讓我們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如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gòu)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感動中國讀后感 4
2月14日,《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臺綜合頻道播出,節(jié)目受到了全國各地觀眾的好評,各地群眾在評論中認為,《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繼2018年春晚之后的又一暖心力作。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杰出的文藝工作者閻肅、為國家努力奉獻的優(yōu)秀軍工匠人徐立平、一心為群眾服務(wù)的少數(shù)民族村官買買提江、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吳錦泉、奮不顧身救助落水者的好戰(zhàn)士官東、為撫養(yǎng)孤兒茶樓賣藝的戲劇名家王寬、專門幫助尋找被拐兒童的志愿者張寶艷、秦艷友夫婦、為學生鞠躬盡瘁的中學校長莫振高等人獲得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榮譽。此外,《感動中國》還向為中國反法西斯戰(zhàn)爭做出重要貢獻的抗戰(zhàn)老兵和海外僑胞表達了特別致敬。
而其中最令我動容的是尋找被拐兒童的志愿者張寶艷、秦艷友夫婦的事跡,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們開始關(guān)注尋親信息,并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wǎng)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2009年,張寶艷提出的“關(guān)于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shù)據(jù)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shù)據(jù)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力的技術(shù)支持。
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不斷壯大,志愿者發(fā)展到15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wǎng)站,截至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xié)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wǎng)。網(wǎng)住希望,網(wǎng)住善良。
感動中國讀后感 5
在觀看了2023張雨霏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后,我深受觸動。
張雨霏,她不僅是一位杰出的運動員,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她在泳池中的'拼搏與堅持,讓我看到了堅韌的力量。她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挑戰(zhàn)自我,都讓我明白,只要有夢想,就要勇敢去追。
她的故事讓我反思自己,在面對困難時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她讓我懂得,成功并非偶然,而是背后無數(shù)次的努力與汗水。她的精神將激勵我在生活中不斷前行,不畏艱難,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
張雨霏的事跡讓我感受到了體育的魅力和力量,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我要向她學習,以她為榜樣,在自己的領(lǐng)域中努力拼搏,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精彩。
感動中國讀后感 6
張雨霏在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上的表現(xiàn),讓我心中涌起無限的敬佩。
她用自己的實力和努力,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她的堅持和專注,讓我明白成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她在賽場上的英姿,讓我感受到了拼搏的魅力和激情。
她的故事讓我懂得,人生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向成功。她的精神將激勵我在面對挑戰(zhàn)時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放棄,不退縮。
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榜樣的`重要性。張雨霏就是我心中的榜樣,我將追隨她的腳步,不斷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斗。
感動中國讀后感 7
觀看2023張雨霏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是一次心靈的震撼之旅。
張雨霏的奮斗歷程讓我感動不已。她在體育賽場上的頑強拼搏,展現(xiàn)了中國運動員的風采,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她的成功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整個國家的驕傲。
她的故事讓我明白,只要有夢想,就要勇敢去追求,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都要堅持不懈。她的精神鼓舞著我,讓我在生活中有了更大的動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我要向張雨霏學習,學習她的拼搏精神,學習她的堅韌毅力。我相信,在她的`激勵下,我會更加努力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為自己的人生增添絢麗的色彩。
感動中國讀后感 8
2023張雨霏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雨霏的表現(xiàn)讓我對她充滿了敬意。她在賽場上的輝煌成就,背后是無數(shù)個日夜的努力和付出。她的故事讓我明白,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堅持。
她的精神不僅僅是在體育領(lǐng)域發(fā)光發(fā)熱,更是一種可以傳承的力量。她讓我懂得,要敢于挑戰(zhàn)自我,突破極限。在生活中,我們也應(yīng)該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將以張雨霏為榜樣,將她的精神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我相信,在她的影響下,我會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拼搏。
感動中國讀后感 9
參與2023張雨霏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的學習,讓我有了很多感悟。
張雨霏的成功讓我看到了努力與堅持的力量。她在泳池中的每一次突破,都讓我明白,只要有目標,就要全力以赴去實現(xiàn)。她的故事激勵著我在生活中不斷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
她的精神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們都應(yīng)該像張雨霏一樣,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迎接每一天。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受到了成長的力量,我會將這種力量轉(zhuǎn)化為行動,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
張雨霏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會將她的精神銘記在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感動中國讀后感 10
在觀看了2023楊華德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后,我深受觸動。
楊華德的故事讓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身上所蘊含的巨大力量。他的堅持、奉獻和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無不令人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偉大,讓我明白了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他的事跡激勵著我要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不畏艱辛,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同時,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學會關(guān)愛他人,傳遞溫暖。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以楊華德為榜樣,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讀后感 11
楊華德在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上的表現(xiàn),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和善良的力量。他在自己的`領(lǐng)域里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用行動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精神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貢獻。我要學習楊華德的`精神,將這種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傳遞正能量,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和溫暖。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像楊華德一樣,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讀后感 12
觀看2023楊華德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感動與啟迪。
楊華德的故事讓我明白,堅持和努力是實現(xiàn)夢想的關(guān)鍵。他在面對困難時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深受鼓舞。他的付出和奉獻,讓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于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他的事跡也讓我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足夠努力,是否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要向楊華德學習,以他為榜樣,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生命的價值。我相信,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人,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
感動中國讀后感 13
2023楊華德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讓我對楊華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他的堅韌、奉獻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都值得我學習。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他的'精神激勵著我要在生活中更加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而奮斗。
楊華德的事跡讓我明白,一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夠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我將以他為榜樣,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傳遞愛和溫暖,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感動中國讀后感 14
參與2023楊華德感動中國年度頒獎典禮的學習,讓我有了很多感悟。
楊華德的故事讓我看到了他身上那種無私奉獻、勇于擔當?shù)木衿焚|(zhì)。他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夠克服一切。他的事跡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當下,努力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我會將楊華德的`精神銘記在心,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和幫助他人,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讀后感 15
《感動中國》是一檔揭示真實人性和情感的節(jié)目,它記錄了許多感人深的故事,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這些故事或許很平凡,但是它們所傳遞的愛和真情卻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內(nèi)心。
在觀看《感動中國》這檔節(jié)目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每一個故事中所蘊含的真情和感動。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們,或許他們的生活并不如意,但是他們卻用自己的行動和愛,感染著周圍的人。比如那個殘疾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繼續(xù)上學,她竟然用自己的手臂作為兒子的書桌,這樣他的兒子才能夠完成學業(yè)。這樣的母愛,讓人感到無比的感動和敬佩。
還有那個孤獨的老人,他一輩子都在為別人的生活奔波,卻沒有人能夠體恤他的`辛苦。當他患上絕癥時,他并沒有向家人和朋友傾訴,而是選擇了自己默默地承受。在他臨終之前,他一直在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們著想,為他們的生活操勞。這樣的故事,讓人感到無盡的憐惜和感慨。
在這些故事中,也有許多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現(xiàn)出的感人之處。比如那個在地鐵上為一位盲人提供幫助的年輕人,他沒有絲毫猶豫,毫不猶豫地為盲人提供了幫助。這樣的善良和真誠,讓人感到無比的溫暖。
觀看《感動中國》這檔節(jié)目,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人性的美好和真情的可貴。這些故事中所傳遞的愛和真情,讓人感到無盡的感動和敬佩。在這個充滿著浮躁和虛偽的社會中,我們需要用自己的行動和愛,去傳遞真情和溫暖,去感染周圍的人。
總之,觀看《感動中國》這檔節(jié)目,讓我感受到了真情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讓我更加珍視生命中的每一個感動瞬間。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用自己的行動和愛,去傳遞真情和溫暖,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的事跡介紹10-02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8-25
感動中國平凡事跡10-17
感動中國頒獎詞07-19
感動中國的事跡介紹【熱】12-28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優(yōu)秀12-14
感動中國的頒獎詞01-27
感動中國頒獎詞01-31
感動中國頒獎詞08-03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心得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