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課堂家長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父母課堂讀后感
父母要學會與孩子一起成長,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父母課堂讀后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樣,我也很想把女兒培養成才,可是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雖然我也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孩子入學之初,我對女兒的說話的口吻大多數都是命令式的,很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她的感受,只要我覺得是正確的就會直接命令他去做,或者直接羅列出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孩子沒有反駁的余地,總是委曲求全的應付。我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績沒有提高,反而讓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總是沒有緣由覺得自己委屈而痛哭,還越來越不聽話,我因此非常苦惱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了。
在整理書柜時無意間讀到“《父母課堂》——守護孩子的生命”這篇文章,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感到震驚之余,認真的總結了自己對待女兒教育問題上誤區,讓我知道教育應該從細微處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用語言羞辱孩子;不輕視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總是情緒飽滿、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排解來自學校、社會等外界環境帶來的不利因素,特別是與孩子生命意愿相違背的歧視、欺辱、強制、訓誡,給孩子一個寬松并愉悅的心理成長環境,比限定與束縛更有效果,在學習上需要的是動力而不是壓力。
于是我也改變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圍內讓她自己安排學習和娛樂活動,要求孩子做的的事情自己先做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孩子能夠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寫作業、預習功課以及娛樂的時間,成績也保持的不錯,還會很積極的去看點兒天文和兒童文學方面的書。
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吃、穿、花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并用正確的話語引導孩子,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孩子的變化,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讓她充滿歡欣地喜愛自己,愛家人,愛師長同學,學會用愛的眼光開世界,讓他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讓他能夠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希望父母課堂在老師與家長之間筑起一道溝通的橋梁,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導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健康的長大!
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著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絡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絡。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沖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導出任主編的雜志,欄目周全,分類詳細,并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打開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里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于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為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于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里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并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父母課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于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后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于,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鑒。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里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按照校規,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為小學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于發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啟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
父母課堂讀后感(二)
兒子拿回來的《父母課堂》我堅持每期都看。從剛開始的興趣逐漸變成了依賴。因為在那里面我總能找到教育兒子的方法,還有許多能讓我和兒子共同討論的話題。
在今年第三期中有一篇文章讓我反思了許久,題目叫做《讓孩子知道錢的意義》。文章中講了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重要性,教我們要告訴孩子錢是怎么來的,要向孩子傳達勞動創造財富的道理,讓孩子知道亂花錢的可怕后果。并用名人當范例,形象描繪了花錢應像炒菜放鹽一樣恰到好處: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咸難咽。
看完文章我深思了許久,對照文章我跟兒子探討分析了他的現狀,得到了相同的答案:兒子的“財商”并不是很高,優點跟缺點并存。 不亂花錢、懂得存錢是兒子的優點。但是不知道節約,不會花錢就是他欠缺的。找到了缺點,我跟兒子開始了要做“理財小高手”的歷程。雖然不是件簡單的是,但我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從文章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購物要求,很容易使他們的心理發育受影響。而若家長不肯消費,孩子就會出現叛逆情緒。因此,面對一群沒有正確消費觀,心智也未完全成熟的“小皇帝”,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與他們斗智斗勇。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懂得節儉是美德。必須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對于每一分錢都不能任意揮霍。引導孩子們與家長換位思考,體會家長的艱辛。哪怕只是很少的幾元甚至幾分錢,也要讓它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開卷有益,打開《父母課堂》你會發現它會讓我們許多迷茫的父母找到了方向,我會堅持讀下去的!
父母課堂讀后感(三)
身為人母感到幸福,深知責任重大,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沒有經驗,只能憑父母那時怎么教育我的一些記憶,以及同事、朋友平時交流的一些育兒方法,來嘗試教育孩子,總覺各有特點,不是十分滿意。 讀了《父母課堂》雜志后,感同身受,收獲頗豐。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至關重要。現在每個家庭一般都一個孩子,都深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慣著寵很普遍。具寵愛于一身的孩子教育,基本上落到父母肩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善于模仿,孩子會學父母的`言行和動作。有一次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為了趕時間,我看看兩邊都沒有過往的車輛,便沒有帶孩子走斑馬線,走過馬路后,孩子問我:“媽媽,你怎么沒帶我走斑馬線啊”。我的臉頓時紅了,連忙給孩子道歉:“媽媽這次錯了,下次咱們一定遵守交通規則。”平時跟孩子講安全知識的時候說:“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孩子已經記住了父母所教的,但是看到父母沒有按照所說的去做,就會問為什么?作為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教會孩子正確地判斷事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樹立正確的言行,給孩子作出他們為之驕傲的榜樣。
前段時間流傳的“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法,孩子成才需要靠高壓,父母的威信是靠吼、打、板面孔樹立起來的。我覺得那只是個例,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基礎教育階段要強調學生自由地探索,主動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父母贏得尊重,要靠與孩子平等交往,靠理解、尊重孩子來建立。父母同孩子面對面、目光平視著說話,特別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圍。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專心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話題,讓孩子感到父母和藹可親,可以信賴。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像朋友,他就會無話不談,無拘無束。在平等、寬松的環境里,孩子就會養成活潑開朗、自信和勇于創新的健康個性。
父母課堂讀后感(四)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父母課堂》確實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影響和指導了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作為一名家長,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學習之后,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為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好方法。
我對兒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訓,要求這要求那,卻不愿聽聽他的需求。讀了《父母課堂》后我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發現了我們家現今的不足之處。
對于孩子的調皮、任性和學習中的種種問題,我往往有太多的不耐煩。在讀了《父母課堂》以后,我知道了“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懂得了,每個孩子都有她的閃光點,父母要善于去發掘。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和孩子溝通,不能光用父母的姿態去教育批評孩子,還要同他做朋友去影響和教育她。
經過考慮后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增加親子互動
盡量少出去應酬,抽時間陪兒子打球、做拼裝玩具等他喜歡的事。每星期全家至少在一起吃飯一次,他可以在飯桌上說說他遇見的趣事。
二、增強家庭學習氛圍
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處閱讀,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從自己做起,多進行閱讀,家庭的學習氛圍好了,孩子也會跟著靜心學習。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我們應該了解兒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產生波動,我們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是要平和細致地問清原因。
四、培養學習自覺性
兒子做作業拖拉,學習自覺性較差。對此我們將采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加以改善:首先與他進行討論并且做出約定,只要他能自覺并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允許他提出適當附加條件。隨著他自覺性的提高,附加條件將逐漸減少,直到不允許有任何條件,他也能自覺進行學習。
五、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養
我打算逐步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形成為他人服務和參加家務勞動的意識。我會要求他收拾好自己的房間,父母做清潔工作時做小助手等。
六、注重品行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兒童教育的重要一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世界觀、道德觀逐步形成。我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身教勝于言教,我們將從坐公交車時給老人讓座、與同學團結互愛、尊重師長、愛護小動物、做錯事坦然承認、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做起,鑄成孩子未來誠實坦蕩、富有愛心、堅強自立的優良品格。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我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澆灌下,我們的孩子一定能茁壯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我認識到如何愛孩子,如何欣賞孩子,用智慧和愛讓她成為一個自信、快樂、向上的孩子。
【父母課堂讀后感】相關文章: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01-30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03-21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08-10
父母課堂讀后感09-10
《父母課堂》讀后感12-18
《父母課堂》讀后感09-01
父母課堂讀后感07-06
父母課堂讀后感范文04-27
父母課堂心得體會范文08-29
父母課堂學習心得9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