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剪紙隨筆
剪紙活動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都能吸引幼兒園的孩子。以下是百分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剪紙隨筆,希望能幫到你。
幼兒園教師剪紙隨筆篇1
為了引入幼兒從未見過的剪紙活動,我們首先帶領幼兒一同觀看錄像。片中民間剪紙大師剪出的栩栩如生的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們。我們問幼兒:“小朋友們愿意學剪紙嗎?”他們高興地說:“愿意!”于是我們將自己剪出來的作品向幼兒展示,并讓他們拿在手里看。觀察和對實物的直接接觸,更加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調動了幼兒對剪紙的興趣。 而師生一起動手操作,又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先剪了幾種簡單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讓幼兒看。當他們開始躍躍欲試的時候,我們順勢向幼兒傳授了如何折疊紙張剪貼窗花的技法。
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幼兒發現折疊的層數越多,剪出來的效果越好。他們舉一反三,越折越精,越剪越好,興趣也越來越高。 在掌握了一系列剪紙的基本技法后,我們開始讓幼兒練習構圖能力,練習的過程仍然是從調動幼兒興趣入手。
在小班,我們先在玻璃板上涂上顏色,畫上好看的動植物圖案,讓幼兒用竹簽沿線刻畫,刻好后用投影儀投放影像,其效果與剪紙窗花相同。孩子們看了很開心,很快產生了構圖創作的欲望。這時,我們鼓勵幼兒離開教師給好的圖案線條,自己隨意在玻璃板上刻畫,刻好后就給他們投影放映。幼兒爭先恐后地搶著放映,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構圖能力。
中班的幼兒用竹簽在涂有白廣告色的玻璃片上任意刻畫,強化鞏固了對各種形象特征的印象。老師按照幼兒的能力,分別提供有圖形、不完全圖形和沒有圖形的三種形式。幼兒在玻璃上刻畫,如果畫得不滿意可刷上廣告色重新創作。此外,幼兒的畫可以拿到投影儀上投放,使幼兒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作品,提高了興趣,為幼兒創造性剪紙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此外,我們注重為幼兒創設帶有藝術意味的剪紙環境。幼兒園的環境屬于隱性課程,它對幼兒的情緒、個性以及人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為了培養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我們十分重視幼兒的參與,將幼兒和教師的剪紙作品布置裝飾活動室,鼓勵幼兒用各種形象組合粘貼成剪紙畫,貼在活動區內,讓幼兒充分欣賞剪紙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紙作品的語言。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努力創設一個符合農村特點、它有童趣、有剪紙特征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剪紙活動的愿望,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使師生的創造潛能得到了發展。循序漸進 小班,我們讓幼兒從練習撕紙開始,培養幼兒對整體形象的感知能力。
第一步,我們把一些與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形象,打上孔讓幼兒撕。幼兒邊撕邊講述自己撕的是面條、餅干、皮球等。從撕直線、撕曲線到撕簡單的圖形,鍛煉了幼兒的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
第二步,我們把這些形象畫在紙上,不再打孔,讓幼兒沿著輪廓線撕,幼兒對事物形象的整體感知更強了。在撕紙的過程中,教師尊重幼兒的意愿,肯定幼兒撕的形象,又不斷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如問幼兒撕出的形象還像什么,不斷強化幼兒頭腦中的印象。
第三步,逐漸過渡到脫離畫線直接撕紙,達到想撕什么就撕什么的程度。在適當的時機引入剪刀的使用,同時建立使用剪刀的規則與要求。讓幼兒從一接觸剪刀,就知道“剪刀是工具,起立離桌時,剪刀要平放在桌上,剪刀不能對著人,剪完紙后,剪刀放回小筐,碎紙要隨時放在容器里”的規則要求。隨著幼兒使用剪刀越來越熟練,經歷了滑輪廓剪到脫線剪的過程。小班幼兒能初步掌握對折剪,在剪紙過程中轉紙不轉剪刀的方法。 到了中大班,幼兒的剪紙技巧越來越嫻熟,特別是大班幼兒,他們需要的不是教師每天教授一兩種剪樣,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提示,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們采用了“創意十二訣”創造性思維教學的策略,注重培養幼兒自由自在地進行剪紙創作
幼兒園教師剪紙隨筆篇2
小班的幼兒對于剪直線都較為困難,特別是一些低齡化的幼兒更是如此。一開始我對如何引導幼兒掌握初步的剪紙有點茫然。在手指游戲中,我發現幼兒對于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媽媽,中指是姐姐非常熟悉,我靈機一動,這若編成小兒歌讓幼兒掌握握剪刀的方法,肯定對他們有幫助。我馬上編起來“小剪刀,向前伸,兩個山洞豎起來,上面山洞爸爸鉆,下面山洞媽媽姐姐鉆進去,小剪刀和寶寶樂開花”。兒歌一念,小朋友都特來勁地做起了手指鉆山洞的游戲,在做的過程中幼兒很快就掌握了正確的握剪刀的方法。我接下來面臨的是幼兒如何很順利地剪直線的問題,“開火車”的游戲是小班幼兒耳聽能祥、樂不可滋的游戲,幼兒非常喜歡玩。剪刀會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就象正在行走的火車,而躺在紙上粗粗的黑線就象穩穩鐵軌。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我編出一個“剪刀開火車”的桌面游戲。事先請幼兒觀賞一段火車在鐵軌上行駛的錄象,請幼兒表達,主要讓幼兒明白:火車是在鐵軌上行駛的,引導幼兒當“剪刀火車”司機,需要使“火車”行駛在黑線-鐵軌上,在幼兒練習時還附上改編歌曲“轟隆隆,轟隆隆,剪刀火車開,轟隆隆,轟隆隆,火車開來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到站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剪刀火車到站了。”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天性讓幼兒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習得經驗,在多次興趣盎然的游戲中,幼兒很順利地就學會了剪直線。。
在美工活動中,我發現小班幼兒的基本操作——使用、運用剪刀較困難,特別是我班一些低齡段的幼兒更是如此。一開始我對如何引導幼兒掌握初步的剪紙技能有點茫然,后來,我翻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小班年齡段。幼兒的小肌肉發展不夠完善,協調能力較弱,我們平時應該讓幼兒經常在游戲中鍛煉幼兒小肌肉發展和提高協調能力。
于是我計劃從鍛煉幼兒拿捏剪刀開始:我從平時的觀察中發現幼兒對手指兒歌非常有興趣。于是我想:何不用這樣好的素材呢?于是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用念兒歌的方法讓幼兒理解拿捏剪刀。我設計了一首兒歌:“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媽媽。中指是姐姐,爸爸一個洞,媽媽姐姐一個洞,咔嚓、咔嚓,寶寶樂開花。”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美工活動中,并示范如何拿捏剪刀。沒想到幼兒接受能力極強,大部分的幼兒都能掌握剪刀的拿握方法,通過反復的運用操作,在每次紙工課中及時的運用兒歌引出孩子的興趣,在游戲過程中讓幼兒進行美勞活動的基本操作,從而幫助孩子能夠正確的拿握剪刀。
接下來是幼兒如何能順利地剪直線,這又是一個問題。此時我又想到了“開火車”的游戲,這個游戲是小班孩子熟悉的、樂不可滋的游戲,幼兒非常喜歡做,我借此游戲把直線比喻成鐵軌,把剪刀比喻成火車,一邊示范剪直線一邊說:“火車開的直直的要不然就脫軌了,我們要沿著火車鐵軌一路前行,”而且我又配上咔嚓咔嚓的聲音.孩子們的興趣一個一個被我激起,也就順理成章的學會剪直線。每當拿出紙工時我都要說;我們開火車吧。幼兒們就很起勁地說:咔嚓,咔嚓開火車了。
今天下午班里正進行手工活動,安靜的教室里只聽見小朋友們喀嚓、喀嚓的剪紙聲。正在這時,突然聽到“哇”的哭聲,循聲找去,原來是我們班的朱成拿著紙和剪刀在哭:“我不會,我不會剪。”我說:“你不是會剪的嗎?大膽地剪,剪錯沒有關系的。”勸說了好一會,朱成猶豫一會后又拿起剪刀剪起來,剪到老虎的眼睛——鏤空部分時,又停了下來:“老師,我不會摳空。”我說:“你就用老師教你的辦法先折疊再鏤空,肯定會剪的”在我的鼓勵下,他慢慢的把紙對折一下,很小心地試著鏤空,其實他剪的很不好,幾乎要將老虎的眼睛邊上剪斷了,但為了激發他的積極性,我還是表揚了他:“看,你不是自己會剪的嘛,小老虎的眼睛剪的很好看啊!”
剪老虎時有一個難點,就是鏤空小小的'老虎的眼睛。雖說是大班孩子,但朱成小朋友在剪紙方面有些弱,而且碰到困難就不肯剪,這次遇到要鏤空老虎的眼睛了,更是采用哭的辦法來拒絕。老師在指導小朋友剪紙時,常常被許多精美的作品所陶醉,更多的關注剪得比較好的幼兒,而對一些剪紙方面比較弱的幼兒并不是太在意。因此,我應該重視這部分幼兒,嘗試著用贊賞的目光去賞識他們的作品,激發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應該多與他們的家長聯系,爭取家長回家后也能指導小朋友復習每天的剪紙內容,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幫助他們提高剪紙技能,發展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朱成小朋友,鼓勵他大膽、自主地剪,在晨間活動和區域活動中,多對他進行個別指導,使他樹立起自信心,和班里小朋友一同進步。
幼兒園教師剪紙隨筆篇3
在幼兒畫好繡樣,初步掌握了平針,回針的基礎上,今天將在民間美術活動中進行了繡輪廓的內容;顒又,首先請小朋友欣賞繡品,在觀察繡品中提問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畫樣討論:你的繡樣上都有些什么?你想用什么顏色的線用什么針法把它繡出來?在老師示范完后并提出安全和操作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注意繡樣顏色的選擇。再要注意抽取繡線時要先將彩線打開再用一手按線一手選擇好線,并慢慢將線取出。下來要注意拉線時要用兩指捏著針頭向上拉。最后要注意把每樣工具用完必須歸位。接下來幼兒就在《出水芙蓉》樂曲中開始安靜的自由操作了。因為以前幼兒都是在紙上縫,所以今天可以說是幼兒第一次布上進行刺繡。而布不象紙易爛所以在布上繡比在紙上繡要快,在我轉到第四組的時候就看到張詩文小朋友已經把一朵花的輪廓繡完了,王樂怡和李浩博小朋友在繡完一個輪廓時繡線還剩下很長可是他們就把線剪下扔到垃圾桶里了。曹竹云小朋友繡品的被面的線打結了,但她在繡時注意看被面了所以她及時將被面打結的線放松拉直后再從新從正面拉出,原來打的結就沒有了。還有的小朋友將繡布的一角不小心繡到了被面。雖然這些小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解決了,可是不代表下次這些問題不會出現在別的小朋友的操作中,所以根據今天幼兒的操作情況,在下次的刺繡活動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繼續引導幼兒欣賞繡品秀麗的圖案,文靜的色澤,細致的繡工和傳神的形象,了解刺繡針腳細密、色彩淡雅的特點。平、光、齊、勻、和、順、細、密的八大特點。
二、紙和布上刺繡因材料不同,所以在下次在布上刺繡應有不同要求即:針角要細、要密。
三、要引導幼兒學會節約,當發現一個輪廓繡完時而線還剩下很長時,應該查找看是否有和這條線彩色相同的輪廓,爭取將剩下的長的繡線有較利用起來。
四、在下針和拉線時要注意到繡品四個角不被繡到,還要注意到繡品正面的同時注意繡品的背面,看看繡品的背面是否與正面一樣平與整。
在本次活動中雖然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慢慢解決。這節活動課讓我感動和驚喜的是,我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沒有聽到孩子的吵鬧,沒有看到孩子的東張西望,更沒有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時的畏懼;反而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寧靜、專注和滿足。尤其在伴隨著悠揚的古箏樂曲,穿梭于每幅幼兒色彩鮮艷的繡品時,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古時的繡坊,使我被這種古老的傳統文化所震撼。希望這種震撼能由我傳遞下去。
【幼兒園教師剪紙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剪紙活動教案《五瓣花》08-09
教育隨筆小學體育教師10-28
《姥姥的剪紙》教學設計09-22
中班剪紙活動教案09-17
姥姥的剪紙優秀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師考試反思隨筆09-24
初一教師個人教學隨筆范文10-22
盈萬第二幼兒園中班剪紙特色教學計劃08-01
剪紙活動教案(精選12篇)03-03
語文閱讀試題:姥姥的剪紙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