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師科學教育隨筆
幼兒園中班的教師會在發現小朋友做的事情之后寫下隨筆。下面就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希望對你有用!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篇1
今天早上,幼兒剛剛入園,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紛紛的飛進來,對我說:"孫老師早上好",然后像平常一樣,掛上各個區域的牌子,在自己喜歡的區域里游戲。
萬雨澤小朋友今天來的特別的早,在門口換鞋時,那聲響亮的"早上好"就讓班里的小朋友都聽到了,我走到門口對他也說了聲:"王雨澤,,早上好!"然后他就笑瞇瞇地跑到他的好朋友那去了,一邊跑一邊說:"你們來得好早啊。……"我正看著他們,萬雨澤的媽媽輕輕的走進來,對我小聲的書:"孫老師,萬雨澤是不是最近在幼兒園犯什么錯誤了呀?"我很驚訝,:"沒有呀,為什么這么問呀?"她媽媽就告訴我,原來今天媽媽像平常一樣送他來幼兒園,快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他突然不許媽媽進幼兒園,更不讓媽媽送到教室門口,媽媽覺得很奇怪,于是悄悄的跟在了后面…….我也覺得很奇怪,于是我把他找來,媽媽問他:"你是不是在幼兒園做什么壞事了?"他捏著衣角不說話,我彎著腰問他:"那你告訴老師,為什么今天不讓媽媽送你來教室呢?"他抬起頭來,眼睛亮晶晶地說:"因為我長大了,要自己來上學了,不能再要媽媽送了。"聽到他的答案,我與萬雨澤的`媽媽相視一笑,我對他說"你做的真棒,真的長大了。去玩吧"他高興跑了。他的媽媽釋然地說:"我還以為他做壞事了呢,這個臭小子。"也高高興興的上班去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我們要發現談們的"美"小心的呵護,讓他們更加茁壯的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篇2
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歡追隨在老師的身后,問長問短,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們樂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動與人接近。當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總是喜歡在遠處張望,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語、羞于與人親近的孩子。
其實,通過每天出去活動時的排隊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每天下去晨間鍛煉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時,老師都會要求小朋友排好隊再下去,而且這時候的排隊是沒有隊形要求的,小朋友們可以任意排到隊伍當中去。那些熱情的、大膽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師的身后或者爭著來拉住老師的手,也經常會出現幾個孩子為排在第一個而爭吵的`情況。而那些不善于表達、內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師在一起,她也不敢這么做,她們只會遠遠的,默默地看著其他小朋友爭相跑到老師身后。尤其是像王瑩這樣新來的、內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隊她都看著多多、伊伊這樣的小朋友為誰排在第一個而爭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隊伍的中間,沉默不語地看著其他小朋友和老師。我想,她應該能注意到,我每次睜大眼睛看著他,每天早上主動熱情地與她打招呼,可她現在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說再見意外,沒有感受到她對其他人的大膽交往。
有一天下樓去游戲的時候,和往常一樣,多多、茜蕾、伊伊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師,我是排第一個的。"多多著急的說。"老師,我想排在你后面。"伊伊也大聲地說。"今天,我請王瑩排到老師后面,好不好。多多,你到中間當隊長,伊伊,你去隊伍最后當隊長,幫老師看著前面的小朋友吧!"王瑩很快地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面,我主動拉著她的手出發了。
到了樓下操場上,我們要做切西瓜的游戲。又到了拉成圓圈一起做游戲的時候了,許多小朋友又開始擠在老師身邊,多多第一個及在我身邊,王瑩每次都不是擠在我的身邊,而是在距離我幾個小朋友的位置,我笑著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著我。可是擠在老師身邊的話可以拉著老師的手做游戲,許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這樣做的。在這次戶外游戲中,王瑩就這么一直默默地看著我,我每次也都是對她笑一笑,這時候,她也出現了一點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樓去晨間鍛煉,我有主動把王瑩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個的位置。到了場地上,我先帶領孩子們繞操場小跑了兩圈,小朋友們就一個個自己鍛煉去了。中午吃完飯,看著時間還早,我準備帶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散個步。又到下樓排隊的時候了,孩子們又開始從各個方向往老師這邊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著紅色衣服的王瑩,她這次居然主動站到老師面前來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絲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興奮,我的努力終于看到了一線成功。
現在我也會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小朋友們面前間接地或直接的表揚她,就一直這么耐心地等待著她的主動。
也許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突破,通過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會慢慢走進老師,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間去。
學會耐心、細心地守望,時間會悄然給予我們最甜美的微笑。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篇3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喬順通的小朋友,開學第一天來班上時,他一直拉著媽媽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媽媽,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順通滿眼含淚地松開媽媽的手。順通的媽媽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順通的性格很孤僻,打小就害怕見外人,又不愛和別人說話,他害怕過集體生活,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順通。在活動區游戲時,順通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順通,你喜歡玩什么?"他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順通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他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順通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順通,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順通講故事,順通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今后的游戲、活動時,我經常主動去找順通,和她一起談心、一起講故事、一起游戲……幫助他逐步克服緊張、孤僻的心理,逐漸培養他與人交往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順通和媽媽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媽媽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楊老師,太謝謝你了,順通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媽媽,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順通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養成教育的內容包括的面很廣:愛祖國、懂禮貌、講衛生、正確地洗手入廁、文明進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陳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大都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
新學期開始,我發現班級中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大體有三種情況:有一些幼兒不但學習習慣好,上課認真聽講,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條,也很懂禮貌、守規則,各項常規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師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兒,吃飯磨蹭、集體活動亂講話、區角活動打鬧、爭搶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還有一部分幼兒表現在某些方面的情況比較明顯,如有的幼兒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有的吃飯挑食,有的行為拖沓,還有的規則意識不強。針對這些情況,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為幼兒樹立好榜樣。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和班主任老師也按照這些要求做。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里盡量小聲說話,輕輕走路等等。讓幼兒知道好習慣是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體生活中,同伴群體也為幼兒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對象,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它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幼兒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馬上就會改正。
>>>下一頁更多精彩“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篇4
人們常說孩子是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去涂畫、染色;也有人說孩子是一本書,需要我們去閱讀、理解、欣賞;而我要說孩子就是一個萬花筒,他的世界五彩斑斕。在多年的幼教生涯中,我一直用一顆童真的心努力地去靠近、了解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輕輕敲開他們的心扉,聆聽每一個聲音。
一聲“媽媽”背后的真情每天要陪著一群精力旺盛、活潑可愛的孩子游戲,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演員”,角色一會兒是醫生,一會兒是交通警察,一會又變成了民事調解員,但更多的時候還是他們的“媽媽”。在我們幼兒園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一留守兒童,淇淇就是其中一個,他的爸爸媽媽為了生活常年在外務工,得不到親情關愛的淇淇身心并沒有受到影響,因為他有結對伙伴和代理媽媽。4月28日是淇淇的生日,為了讓他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過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日,我和結對伙伴的家長一起準備了蛋糕和禮物。在教室里我們為他唱生日歌、切蛋糕、送禮物,讓他體驗到了親情的溫暖。生日會上我撥通了孩子家長的電話,淇淇對爸爸媽媽說:“張老師就像媽媽,她給我買蛋糕、買禮物,我很開心。”
是啊,我就是淇淇的媽媽。
我真的好想你要想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心聲,就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孩,放開自己的思維,和他們成為最真誠的朋友。在我的心里一直有個溫馨的小故事。記得剛上班那年,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講故事、和他們分享小秘密,讓他們每天都有好心情。可孩子們有件最不開心的事就是放暑假,他們說:“放假了,張老師就不能和我們一起玩了。”有個叫燦燦的小姑娘居然在假期想我想得哭了。暑假里一天,我接到了燦燦媽媽的電話,說:燦燦在家里想我想得哭了,讓我早點去看看她。雖然當時不在城里,但是我答應了孩子媽媽,明天會回去看她的。第二天回到城里,我就叫燦燦媽媽帶她到幼兒園。燦燦聽說我回來,硬是拉著爸爸媽媽去超市給我選了一個布娃娃和一袋子的零食。看見我的第一眼燦燦飛快地跑過來抱住我說:“張老師我好想你,看我送你個布娃娃!”我接過布娃娃說:“謝謝燦燦!我也很想你!”我帶著燦燦在幼兒園聊天、做游戲、玩玩具,突如其來的加班,讓我感覺異常甜蜜。
在平凡之中,我傾注著熱情,奉獻著真情,也收獲著滿滿的幸福。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篇5
一、教師幸福感的來源1.源于幼兒真誠的愛與關心的師幼交往中。
當教師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以一份真誠的愛來回報老師。對于老師的付出來說,孩子的愛是最大的安慰和補償,也是她們在工作中體驗到幸福的重要原因。有一位老師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春季的中午,孩子們正沉睡在夢鄉里,我在辦公桌前寫活動計劃。因為吃了感冒藥,頭沉得抬不起來,不知不覺趴著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聽見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在議論:“小林老師休息了。”“小林老師咳嗽好厲害。”“你們別吵了,把老師吵醒了。”“我媽媽說,感冒要多穿衣服,小林老師趴著睡覺,不冷嗎?”“我去給她披件衣服。”這時,幾個幼兒來給我蓋衣服了,我沒打算“醒”來,我不想讓這種被關愛的感覺這么快跑掉。我靜靜地趴著,默默地享受著這份由孩子向我詮釋的幸福。孩子們帶著體溫的衣服包圍著我,我在這份呵護中被深深感動了,我的內心得到了愛的滿足。世上其他的一切在那一刻對我來說都不重要了……孩子的愛是滿足教師愛的需要的重要途徑。與成人之愛相比,孩子的愛更顯得真摯和純潔,更接近愛的本質。這就是為什么孩子的愛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過,得到孩子愛的前提是教師對孩子的愛和喜歡,因為“孩子們所喜歡的是那些本來就喜歡孩子、離開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幸福的人”。還是看看下面兩位老師的感受吧:
“慢慢地給孩子的愛多一些,孩子的回報也多一些。”“自從踏入幼兒教育這一行,整日與孩子為伴,心中時常為孩子而感動,為他們的純真、為他們的熱情。和孩子相處,不需要偽裝,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會有回報;你愛孩子,他們自然也會愛你;你尊重他們,他們也會尊重你。”
2.源于幼兒的天真無邪。
天真無邪是兒童身上最寶貴的品質,是拯救異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劑良藥。幼兒的天真無邪使教師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體驗到一種幸福。許多老師談到了源于幼兒天真無邪的幸福感。
一位老師說:“工作中還有幸福,因為我們工作時面對小朋友,不存在勾心斗角,對象比較單純,心情比較放松。而且小朋友也很有趣,特別是他們身上經常發生一些讓我意想不到的事,我覺得特別有趣。比如說,我班上有個小朋友不怎么來上幼兒園,家里人非常寵愛他,有一天他來到幼兒園,玩積木時不小心把積木弄掉到地上了,他穿的衣服很多,彎不下腰,這時他喊我們班性格較犟的一個幼兒幫他撿,那位幼兒就幫他撿了,他對幫他的那名幼兒說‘謝謝’,對方說‘不用謝’。當時我看了覺得特別有趣,因為我以為那個幼兒不會幫他撿的,誰知他幫他撿了,并發生了這樣的一幕很有趣。”
另一位老師說:“工作中也有快樂,小孩蠻可愛的、蠻天真的;自己也挺喜歡小孩的,覺得小孩好玩。跟我媽一起上街時,看到小孩,我就不自覺地走過去摸摸她的頭,我媽還說:‘你在幼兒園還沒煩夠呀!’上課時,小孩也蠻好玩的,他們的有些行為讓我覺得好意外。”
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么面對同樣的教育對象,有的老師能從幼兒身上獲得幸福感,而有的老師獲得的卻是苦惱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師如何看待幼兒、如何與幼兒交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內心生活時刻給我們帶來滿意和不滿意、高興和苦惱、憂愁和歡樂、疑惑和詫異、寬慰和憤怒。在兒童世界給我們帶來的極廣闊的情感領域內,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高興的和傷心的曲調。善于認識這種和諧的樂聲,是教育工作者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和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煩的人,那么你就會感到心煩;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么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
二、如何獲得幸福感那么,如何才能從孩子身上獲得幸福感呢?教師們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方法一: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長時間和幼兒在一起,教師有時會不自覺地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幼兒或者把幼兒僅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對象。以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就是要看出幼兒身上的優點,把幼兒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地接納他,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完全地接納幼兒意味著教師所持的是一種寬容的態度,意味著教師對兒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這種尊重和理解本身也會給教師帶來幸福。在訪談中,許多老師談到了隨著自己對待孩子方式的變化而體驗到的幸福感,如一位老師說:“做了母親之后,對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嚴厲,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對幼兒更加寬容了,不易發火,所以孩子給自己的愛多了,工作也感到更幸福了;在做母親之前,只是以老師的身份自居,對孩子較嚴厲,但也得不到孩子的愛,感覺并不幸福。”
方法二: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老師們常習慣于帶領幼兒做這做那,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較多。也就是說這種師幼交往更多的時候是建立在工作關系上的,這種交往的特征是不平等、沒有感情,有著明確的功利目的——完成預定的教育任務。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對老師產生幾分畏懼,對老師敬而遠之,并封閉自己的心靈,不敢言說自己的所思所想。這就等于是教師親手剝奪了讓自己感受另一個心靈的機會。因為缺少與幼兒心與心的交流,教師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最終也會變得干涸,當然也就沒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的身邊。我們在訪談中也發現,凡是能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往的老師,都能體驗這種交往帶給她的幸福。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繩子做出不同的花朵造型。
2.體驗繩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長短不一的繩子、顏料、報紙、宣紙、反穿衣、毛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教師:春天到了,花園里開了許多花,你喜歡第幾朵?它是什么樣的?(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的不同形狀。)二、幼兒初次嘗試(一根繩子)1.介紹工具:繩子。
教師:我們來給小花畫張像吧,今天我們不用蠟筆,用繩子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不一樣的花來。
2.幼兒嘗試用繩子做出不同造型(單根圍合、盤)。
3.分享。
(1)盤起來的方法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用繩子做出的花。這朵花是怎么做出來的?
小結:哦,原來圓圓的花是用盤起來的方法做的。有小朋友也是用盤起來的方法,但做出來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哦。小手幫忙,推一推、擠一擠,就會變成橢圓形、三角形……(2)單根圍合師:愛心形狀的花是用圍起來的方法,有很多層的話會更漂亮,你有什么辦法?
小結:對啊,可以用盤起來再變一變的方法,也可以用幾根繩子來幫忙。
三、幼兒再次嘗試(用兩根或多根繩子來表現)師:老師這里還有些很特別的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喜歡哪一朵?它是什么樣的?我們用繩子把這些特別的花也做出來吧!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用兩根繩子盤一盤、繞一繞;可以用兩根不同顏色的繩子繞在一起;也可以把相同形狀或者不同形狀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出更多特別的.花來,你們想不想再試試不一樣的方法?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1.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花。(盤一盤,繞一繞;不同顏色組合;圖形組合。)2.鼓勵幼兒將花園里種滿花。
五、分享交流1.拓印,介紹方法。
師:把宣紙鋪在花上,中間、四角每個地方壓一壓。會發生特別的事情哦,試試看!
2.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哇,花園里真美,有各種各樣的花,我們一起來拍張照吧!
【幼兒園中班教師科學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05-18
中班的教師教育隨筆04-21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大全08-16
幼兒園中班教師的優秀教育隨筆10-22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07-29
幼兒園教育中班隨筆06-15
中班幼兒園教育隨筆06-15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07-31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教學個人隨筆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