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憑祥友誼關導游詞及景區講解介紹
憑祥友誼關歷史上曾叫鎮南關,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它是中國古代十大名關之一。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憑祥友誼關導游詞,僅供參考。
憑祥友誼關導游詞及景區講解介紹 1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游覽“天下第二關”——憑祥友誼關。
友誼關位于憑祥市西南18公里處的中越邊境, 距離越南首都河內180公里,湘桂鐵路和南友高速公路在此與越南的鐵路、公路相接,是歷代中越交通的重要關口,國家一類口岸,位居桂邊三關之首。
友誼關坐落在高聳峭拔的左弼、右輔兩山坳谷間的最高點。左輔山的鎮關炮臺和右輔山南、北、中三炮臺雄踞左右山巔,關樓兩側高大的城墻向東西延伸,聯結兩邊山麓,建筑宏偉,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故有“天下第二關”之稱,是中國的九大名關之一。歷來被視為軍事要塞。聞名中外的“鎮南關大捷”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鎮南關起義”就發生在這里。
友誼關的歷史久遠,它始建于漢朝,當時這里屬雍雞縣管轄,所以也稱“雍雞關”,又稱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明朝的時候叫鎮南關。1953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改名為“睦南關”,1965年為表達中越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最終才定名為友誼關。
鎮南關原關樓已毀,友誼關城樓是在原睦南關的基礎上,1957年改修擴建而成,關樓共4層,高22米,占地180平方米。基座由長方形料石砌成,中央為圓拱形的城門,前寬后窄,城門高10米,隧道長22米。城門上鑲嵌著用漢白玉雕刻的匾額“友誼關”,這出自陳毅元帥的手筆。城門上建有三層樓閣。二樓為展覽廳,陳列發生在友誼關的三大戰事(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鎮南關解放)的圖片和文物。
清朝光緒九年,也就是1883年,法國大舉入侵越南,先攻占河內,接著重兵襲擊我國臺灣、福建沿海和廣西云南邊境,第二年8月清政府對法宣戰,當時已告老還鄉的66歲清軍大將軍馮子材重新出山,督辦、幫辦廣西關外軍事,并在家鄉欽州招募貧苦農民組織軍隊,奔赴前線抗法。馮子材身先士卒,率領部隊激戰兩天兩夜,生擒兩名法國將領,擊斃法軍近兩千名,把法軍趕出越南的文淵、涼山等地,取得了馳名中外的鎮南關大捷。它也是中國軍事史上唯一不依靠外來力量打敗外國侵略者的重要戰役。
再來說說鎮南關解放,1949年12月11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師南下追擊國民黨軍殘部,把紅旗插上了鎮南關城樓,宣告憑祥市全境解放,同時也宣告廣西全境解放。
三樓分為會議室和會晤室。
關樓后面有一座黃墻紅瓦的兩層小樓——法國樓,1914年由法國人建造,是清末明初“鎮南關對泛署”的辦公地點。
友誼關兩側都有古炮臺,孫中山先生曾在西邊的右輔山上親自點火炮轟鎮南關清軍,發動了著名的鎮南關起義,這是他唯一一次親自在一線直接參與反清起義的革命遺址。與它相對應的左輔山鎮關炮臺在軍事上更加重要,中法戰爭之后,廣西提督蘇元春戌(róng)邊時建造的。山上炮臺中央的大炮是一門當年德國克魯伯兵工廠制造的120毫米口徑的要塞大-炮。
穿過友誼關廣場順坡南下,正面鑲嵌有國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色大字的圓形建筑物就是1995年新建的'友誼關口岸聯檢大樓,出入友誼關在此辦理簽證手續。聯檢大樓前行100米,就到了“零公里”界碑。“零公里”界碑是中越公路在邊境上的交接點,在中國一側的水泥路面上鑲有“中國國道322線終點”,在越南一側的公路西邊,立著一塊公路里程碑,面朝中國的一面用越文寫著:“河內—172公里”,面朝越南的一面則寫著“No.0”意思是零號,這就是“零公里”界碑的由來。
隨著特色旅游的興起,友誼關及其附近邊貿開放店浦寨已經成為觀光、購物、體驗中越邊境風貌的旅游新亮點。
憑祥友誼關導游詞及景區講解介紹 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祖國的南大門——友誼關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小李,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同時祝愿大家玩得開心。下面我們游覽的是友誼關。
友誼關,位于憑祥市西南18公里的 中越邊境處,距越南首都河內180公里,湘桂鐵路和國道322線在這里與越南的鐵路、公路相接,是歷代中越交通的重要關口,為國家一級口岸,由于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扼守邊關的重要軍事關口。被列為中國九大名關之一。1963年還連同關后的大清國萬人墳一起被確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2月,還被確定為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現在隨著邊貿之旅,跨國之旅的興起,友誼關作為通往越南最便捷的邊境口岸,它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說:回顧歷史,是為了獲取知識和啟迪,從而更好的把握今天的美好生活和未來的方向。現在我們的友誼觀 也緊隨時代的步伐走向未來,所以我們更不能忘卻她的歷史了。
友誼關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關隘。
說她古老,是因為她始于漢代,是歷史一座有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關。友誼關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歷史上她曾幾度改名。友誼關名稱的變化 反映了我國與祖國南部邊疆地區外交關系的變化。我們不地不提的,就是“鎮南關”這個名字。她記載了我國人民捍衛祖國的一部血淚史。1885年,入侵越南的法軍 發動了諒山戰役,直撲憑祥,鎮南關失守。當時的情況十分緊急。清未老將軍在這時挑起了重任。他率軍誓死抗戰,取地了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不依靠外界的力量的勝利。震驚了整個世界,并直接致使法國茹費理內閣垮臺。這為民族英雄為一個民族的崛起,挑起了鋼筋的脊梁。連同“鎮南關”一起被載入了史冊,值得我們緬懷
剛才我們提到了它的古老,而我們說她年輕 是因為“友誼關”這個關名以及重建的關樓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歷史,更因為中越人民的 睦鄰友好關系和 國家的興邊富民政策 賦予了她青春的活力。
而且友誼關也是戰爭歷史的見證。 剛才我們說到的`鎮南關大捷,在這里就不重復 多說了。但最值得一提的,也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就是——在1949年12月11日,中國解放軍把紅旗插上了鎮南關,宣告了廣西全境的解放,迎來了同意富強的新時代。在關樓內,還保留著這些戰爭的紀實資料。現在說到關樓呢,我們就讓來了解一下它的建吧。
友誼關是一座城墻式建筑,樓高22米,共4層,占地180平方米,底層是厚實的城墻,中央為圓拱頂的城門,非常雄偉。二樓為展覽廳,陳列著自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捷以來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圖片及文物。三樓分為會議室和中越外事會客室及展示有中國九大名關照片和資料的展廳。四樓正面上方是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樓頂飄揚著五星紅旗。
游客朋友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友誼關樓的正門,遠遠看去,氣勢恢宏,像一個忠實的士兵守衛著祖國的邊防。大家請看~城門上 匾額上“友誼關”這三個字,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字體渾厚,蒼勁有力,還是出自陳毅元帥之筆。大家請看,這關樓的城墻棱角分明,建造得十分結實。石頭欄桿雕刻精細,圓拱的門窗精美,造型莊重大方,使得整座關樓不僅雄偉壯麗、堅實穩固,而且還具有民族特色。
此時此刻我們位于關樓之下,您是否感受到了那份濃重的歷史氣息 以及那種金戈鐵馬的戰國情懷呢?如果是,大家不妨把此景定格于您的相機里面。接下來自由觀賞十分鐘,稍后請隨我上二樓的展覽廳參觀游覽。
憑祥友誼關導游詞及景區講解介紹 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友誼關坐落在中越邊境線上,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美譽,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個還在使用的真正竟義上的邊關,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其始設于漢朝,漢初稱雍雞關,后改為界首關、大南關,明初改為鎮南關,1953年改為睦南關,1965年命名為友誼關。1885年,清朝名將馮子材在此痛擊法國侵略者,取得了舉世聞名的鎮南關大捷;1907年,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此發動鎮南關起義,親自拉響了反清第一炮;1949年12月11日,解放軍將紅旗插上鎮南關,標志廣西全境解放,12月11日因此成為廣西“區慶日”。
現存的友誼關關樓為1957年重建,關樓上的“友誼關”字樣為陳毅元帥親筆題寫。關樓右側為金雞山,在山頂上建有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臺,各配備一門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生產的十二生大炮,目前鎮南、鎮北兩座大炮仍保存完好,為清朝抗法名將蘇元春在鎮南關大捷后所建。關樓左側為左弼山,山頂建有一座鎮關炮臺,為明代所建,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關樓北側為法式樓,是清末廣西全邊對訊署,主要負責邊境的外交事務和維持治安,相當于現在的口岸外事機構和邊防武警部隊,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關樓正北約400米處,是大清國萬人墳,中法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清軍將士遺體大多收集埋葬在此。關樓左右兩側是明代時修建的'通往左弼山和右輔山1000多米長的古道及古城墻遺跡,它與友誼關關樓、鎮關炮臺、大清國萬人墳、法式樓等構成了友誼關的古建筑群。
友誼關距離憑祥市區15公里、首府南寧176公里,距離越南諒山和首都河內分別為18公里170公里。友誼關既是國家一類口岸,又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見證了多個重大歷史事件。友誼關口岸于1951年開通,1979年因中越關系緊張而關閉,1992年4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恢復開放。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友誼關口岸基礎建設的力度,先后完成了友誼關口岸旅客聯檢樓及其改造工程、友誼關口岸廣場、友誼關口岸旅客廊道、友誼關口岸大門及友誼關口岸旅客服務中心、友誼關口岸二中隊營房搬遷等等工程。這些項目的竣工,極大改善了友誼關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對加快口岸的通關速度和發展口岸經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進出友誼關口岸的主要貿易類型為一般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其中以一般貿易為主。
2012年,友誼關口岸出入境人員為95.42萬人(次),其中入境48.06萬人(次),出境47.36萬人(次);車輛進出境為61144輛,其中入境30571輛,出境30573輛;貨物進出口為105.93萬噸,其中進口1.23萬噸,出口104.7萬噸。今年一季度,友誼關口岸出入境人員為21.01萬人(次),同比減少2.24%;車輛進出境為16778輛,同比增長23.7%;貨物進出口為22.34萬噸,同比減少10.6%。
友誼關作為一個景區,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薈萃,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2012年,有165萬人到友誼關景區參觀、游覽;2013年,友誼關景區共接待游客185萬人。
目前,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泛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加快、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順利封關運行和崇左市“兩加”(加力開放合作,加快南崇經濟帶建設)戰略的深入實施,友誼關口岸必將成為中國與東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陸路黃金大通道。
【憑祥友誼關導游詞及景區講解介紹】相關文章:
黃山風景區導游詞講解11-20
遼寧本溪水洞導游詞及景區講解詞08-03
景區講解員工作總結06-17
導游詞講解方法02-13
導游詞講解方法06-01
景區導游詞03-29
景區講解員工作總結范文11-13
天壇公園導游詞景點講解介紹(通用10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