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導游口試導游詞
各位游客歡迎來到都江堰
在游覽前我先向大家交待一下注意事項:第一,在游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嬉水。第二,在景區內請大家愛護環境,緊跟團隊,以免走失。我們今天的游覽路線是,從秦堰樓下去,依次參觀二王廟、安瀾索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最后我們在離堆公園門口集合等車。整個行程大約需要2個小時
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首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公元前256年修建的,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正因為2000多年來它一直發揮著防洪和灌溉的作用,從而引發了很多人們關于其治水的傳說,如:二王降龍、望娘灘等等。雖然2000多年過去了,但是都江堰仍然默默的滋潤著成都平原,灌溉著天府之國。難怪余秋雨先生會說:“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都江堰的渠首工程由: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大部分組成。而都江堰的偉大之處則在于:如此龐大的一座水利工程卻沒有修建一座大壩。修建者以道家順應自然、師法自然的法則實現了自動排沙、自動分流、自動灌溉的功效,也實現了人、地、水三者的協調統一。真可謂是巧奪天工。
游客朋友們:我暫且不講飛沙堰是如何排洪泄沙的,也不講寶瓶口是怎樣控制成都平原所需的.用水量。現在我要講的是都江堰的主體部分:魚嘴。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那形如魚嘴直插江心的正是魚嘴分水堤。它主要起分水的作用。把岷江水分為內江和外江。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的正流主要用于排洪泄沙,而內江則用于灌溉。由于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內低,再加上正有一個彎道,所以魚嘴分水后在春耕季節江水流量較小時,主流就有約六成的水進入內江,優先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洪水季節,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勢受河床彎道的制約明顯減少,再由于外江江面較寬,內江的江面較窄,因此內江的流量會自動少于外江,進水約四成,這樣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難題。這種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經中所說的“分四六、平潦旱”。
魚嘴除了分水還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夾雜著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彎道環流原理,江水在彎道產生的漩流,會將下層的沙石卷到水流上層,大部分便自動被帶入外江而不會進入內江。同時,魚嘴又正處于“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因此80%的沙石就會從這里排走,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不知各位朋友是否知道,眼前這座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魚嘴,在以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籠護堤喃。而且這種方法竟然一用就是兩千多年。看,我們的先民們是多么智慧啊!
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跡,向世人展示著它不可思議的水利哲學。當然,僅有魚嘴是不夠的,都江堰渠首的3大工程是相互依存,共為體系的。那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道參觀下一處水利水利樞紐——飛沙堰泄洪道吧。
我的景點講解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擴展閱讀篇】
一篇完整的導游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1.習慣用語
習慣用語又分為兩個部分——見面時的開頭語和離別時的告別語。
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游覽注意事項和對游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游詞的最前面。
a、開頭語
(1)介紹自己和旅行社
(2)介紹司機和車型、車號
(3)介紹旅游時間、地點和形成安排
(4)表示歡迎。
b、告別語
(1)總結旅游情況
(2)感謝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見
(4)表示依依惜別
2.概括介紹
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游景點的位置、范圍、地位、意義、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游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了解,引起游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先有情”。
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游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可根據需求所變)。
3.重點講解
重點講解是對旅游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說、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同時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攜帶的東西,保管好自己隨身的物品,這是導游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功能
1.引導游客鑒賞
導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游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播文化知識
傳統文化知識即向游客介紹有關旅游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俗、古跡名勝、風景特色,使游客增長知識。
3.陶冶游客情操
導游詞的語言應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點。通過語言藝術和技巧,給游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導游詞通過對旅游地出產物品的說明、講解,客觀上起到向游客介紹商品的作用。
編輯本段特點
其主要特點是口語化些,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和藹,親切,自然輕松
編輯本段易出現的問題
1. 缺乏鮮明主題和觀點
2. 內容太單薄。
3. 結構層次不清楚,邏輯性不強,條理不清晰。
4. 導游詞不是散文,書面語太重介紹,口語化注意不夠;
5. 應該有自我介紹以及導游慣用語,同時要注意與游客進行交流,盡量有互動節目。
6. 沒有處理好“景”與“事”的關系,講故事或者事理往往游離景點內容。
【四川導游口試導游詞】相關文章:
廣東導游考試口試景點導游詞04-15
四川精選導游詞-四川導游詞12-31
四川導游口試景點導游詞:臥龍自然保護區08-23
2017考試口試中文景點導游詞04-15
四川經典導游詞01-26
四川的導游詞04-12
廣東導游考試口試中文景點導游詞:越秀公園08-23
成都熊貓基地導游詞-四川導游詞12-31
五花海的導游詞-四川導游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