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作文
綠色食品的概念
嚴格地講,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商標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當然,一般食品只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都具有安全性。綠色食品的真正含義在于它具有一般只強調安全標準的食品所不具備的特征:即"安全和營養"的雙重保證,"環境和經濟"雙重效益。它是指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通過嚴密監測、控制,防范或減少化學物質(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污染、生物性(真菌、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綠色食品在突出其出自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融入了環境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意識,融入對產品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意識和依法對產品實行標志管理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因此,綠色食品的內涵明顯區別于普通食品的概念。
綠色食品標準
為了保證綠色食品的特征,開發綠色食品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它包括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生產技術標準(一系列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及生產操作規程)、產品的質量標準以及包裝、儲運、標簽等相關標準。它所強調的從"土地到餐桌"建立標準的框架十分類似于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的從原材料到消費者整個過程控制的模式。綠色食品生產尤其強調生產過程的技術標準。它最大的優點是,把食品生產以最終產品(即檢驗合格或不合格)為主要基礎的控制觀念,轉變為生產環境下鑒別并控制潛在危害的預防性方法,它為生產者提供一個比傳統最終產品檢驗更為安全的產品控制方法,是綠色食品標準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的核心。為此,農業部在2000年頒布并實施了《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綠色食品 食品添加劑使用準則》和《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等幾項重要的技術性準則。在農業部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許多專家的支持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正在抓緊制定其他一系列基本準則和產品大類標準,例如列入2000年農業行業標準專項的《綠色食品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綠色食品 獸藥使用準則》《綠色食品 動物衛生防疫準則》利以《綠色食品 蔬菜》為代表的幾大類產品質量標準;同時,中心今年計劃完成部分地區主要作物的生產操作規程來配套全過程質量控制的技術內容。1995年頒布實施的綠色食品第一批行業標準也準備歸類并修訂。
制定綠色食品標準的依據
綠色食品標準從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相結合的角度規范綠色食品生產者的經濟行為,根據綠色食品所面臨的'國內與國外兩個市場,根據兩個市場需求水平差異和綠色食品的生產條件,我國分別制定了AA級與A級綠色食品標準。制定AA級綠色食品認定準則的依據是,以我國國家相關標準、法規、條例為基礎,參照 GB/T 24000-ISO 14000環境管理系列、有機農業運動國際聯盟(IFOAM)、歐共體有機農業條例(2092/91)、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有機農業標準,結合我國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科技攻關成果,爭取達到與國外有機食品標準接軌和互相認可的目的。制定A級綠色食品標準的依據是,以我國國家標準、法規、條例為基礎,參照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例如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等標準,在綠色食品生產的四個關鍵環節上,綜合技術水平優于國內執行標準并能被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普遍接受。例如,A級綠色食品的農藥準則中明確禁止了劇毒、高毒、高殘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并致癌、致突變)農藥的使用,還規定許可使用的部分低中毒有機合成農藥在一種作物的生長期內只允許使用一次的要求。A組綠色食品的肥料準則要求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使用,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不超過1:1,同時禁止使用硝態氮肥料。為了突出綠色食品的特點,一系列保證食品無污染、少污染的要求和措施在各類準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在建立《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技術條件》 時,編制者以現有國家大氣環境、農田灌溉水、漁業水質、畜禽飼養用水等質量標準為基礎,全面調查了包括大氣、水、土壤中污染因子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結合各地環境監測站對綠色產地環境監測的近2600組數據的統計分析,進行了反復修改。為了促使生產者在生產中提高土壤肥力,標準中還提出了綠色食品的產地、土壤肥力分級和土壤質量的綜合評價方法。
【綠色食品作文】相關文章:
綠色食品的普及英語作文03-27
綠色食品論文07-20
綠色食品表彰決定01-05
綠色食品企業標語07-19
綠色食品安全標語11-04
綠色食品生產實習報告06-26
綠色食品英語作文(通用6篇)03-07
幼兒園教案綠色食品08-13
關于綠色食品英語四級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