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作文教案
貼近中心選擇材料
習作指導:
明確了題目的要求,確定了中心思相,接下來就要選擇有代表性的,能夠表達中心的材料。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軀體。要使文章寫得豐滿,就要精心選擇材料,把材料選準。
1、要圍繞中心選材
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因為中心是文章的靈魂,所以材料要受中心的制約,不能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無論是記人還是敘事的文章,都必須根據文章的中心選取最表現中心的材料。這一點是選材的最基本標準。
有一位同學在《我最喜歡的一件玩具》這篇作文中,是這樣選擇材料的:
他首先交待他最喜歡的玩具是發光轉輪,是媽媽送給他的“六一”禮物。他選這個材料的目的,是說明他最喜歡的是什么以及這件玩具的來歷。
接著,他寫了這件玩具非常漂亮,色彩鮮艷,并且在玩的過程中,增長了不少科學知識。他選這些材料,是想說明他為什么喜歡這件玩具。
最后,寫他一有時間就玩這件玩具。一次,表弟想要這件玩具,他用玩具柜里所有玩具和他換,才保住了這件玩人。他選這些材料來寫,實際是說明他怎么喜歡這件玩具。
這個同學選材非常準確,全是緊緊圍繞“最喜歡”這個中心來選材的。
2、選材要典型
所謂“典型”,就是要選擇那些最有說服力、最有表現力的材料。要想選材典型,就必須掌握豐富的題材,這樣才能通過比較選出最理想的材料。
只有選用典型材料,才能使文章更生動有趣,使中心思想更鮮明、更深刻。
作家魏巍很注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作為寫作的題材,比如他寫的《再見了,親人!》就是其中一例。作者為表現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情誼,選取了三個代表人物、四件震人心弦的往事來寫,達到了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
三個代表人物是朝鮮大娘、大嫂、小金花,這是老、中、少三代人的代表,是全體朝鮮人民的代表。
四件震人心弦的往事:第一件是大娘領著全村婦女給陣地上拼了三天三夜的志愿軍戰士送“打糕”,而大娘卻累得昏了過去。第二件是在敵機轟炸時,大娘把志愿軍傷員背進防空洞,因而失去了自己惟一的親人——小孫孫。第三件是小金花協助媽媽營救志愿軍偵察員,因而失去了媽媽。第四件是大嫂為志愿軍挖野菜,被敵人炮彈炸傷致殘。這四件事的的確確表現了中朝人民的情誼是用鮮血凝成的,是比山高比海深的,這是最有說服力的典型材料。想一想,連自己和親骨肉的生命都舍得犧牲的人還有什么不肯無私地奉獻出來的呢?文章通過這樣的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來說明:這是怎樣的一種親人呀?文章的中心思想因而非常集中、鮮明、深刻。同學們的作文,也有類似的例子。一位學生寫《我的家庭》這篇作文,他確定的中心是:表現自己的家庭是個尊老愛幼的和睦家庭。為了表現“尊老”這一中心,他最初想寫爸爸在醫院精心護理奶奶的事。這件事可不可用呢?當然可用。可后來他又想,兒子照顧媽媽媽是應當的,說服力不強。在中國的家庭中,不容易處好關系的是婆媳,而他媽媽和奶奶的關系非常融洽,寫媽媽孝順媽媽不更能突出中心嗎?對,這位同學的選材就是典型的。
3、選材要新穎
所謂“新穎”,就是說選擇的材料要新鮮、別致,不落俗套。那些“揀錢包”、“上車讓座”等題材寫的人太多,已經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了。但是選新穎的材料,并不是非去找那些百年不遇的稀奇古怪的事,而是選擇那些別人沒有注意到或別人沒有寫的。選擇了新穎的材料,還要進行分析,寫出新的認識和感受。這種文章別人讀了,才能感到耳目一新,令人回味。
一次,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是《禮物》。大多數同學都寫自己過生日,家長和同學送了什么禮物,自己心情如何愉快等。這樣的選材就太俗了。一個同學卻選了這樣一個題材:姐姐上了中學后,逢年過節、過生日,爸爸、媽媽也給她禮物,但又不馬上送給她,而是鎖在一個箱子里。為什么呢?爸爸、媽媽說姐姐如果能考上重點高中,才能把禮物一齊送給她。父母整天逼著姐姐念書,姐姐為了考上重點高中,廢寢忘食地學習。最后,當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送到家時,姐姐卻因心臟病發作而去世了。媽媽后悔了,抱著禮物箱痛哭,但為時已晚了。這是多么令人心碎又令人沉思的題材呀!
選材時一定要多想想,多琢磨,不要人云亦云,步人后塵,要避俗求新,做到以少出新、以奇出新、以妙出新、以趣出新,才能寫出生動感人的文章。如《難忘的一件事》這個題目,估計不少人會寫:為盲人帶路、給軍烈屬、五保戶挑水、掃地,或是拾到錢歸還失主之類俗套的事。一位同學開動腦筋,選擇了幫助奶奶做“孫悟空看豆子”的事,寫怎樣用竹桿趕鳥看豆子。這樣寫使人耳目一新,體現了小作者善于動腦,讓孫悟空幫助看莊稼,真是一件令人人難忘的事。
選材新穎的另一層意思是選材要趕“時髦”。所謂“時髦”,就是趕上時代的腳步,掌握時代的脈搏。小學生如果關心國內外大事,照樣可以寫出具有時代感的作文來。我們國家現在正進行各方面的體制改革,很多學生就能從農村的變化,家庭的變化,反映出改革的信息。抗“非典”,申辦奧運等內容,不都在小學生的作文中有所反映嗎?
4、選材要真實
所謂“真實”,就是所選材料應該是真實的事,最好是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或是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我國老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要說真話,說實在話,說自己的話……”這對寫作文是有指導意義的。那種無中生有、任意夸大的胡編亂造是很不足取的。所選的內容是真實的,表達的感情也會是真實的,叫人讀了才能受感動。“情”要“真”作基矗作文是客觀生活的反映,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多彩的生活必然引起人們喜、怒、哀、樂等豐富的感情。很難想象,一個人能憑空地說高興就高興,說生氣就生氣,說懊悔就懊悔……我們要像俄國一位作家所提倡的那樣,寫自己體驗過、思考過、感受過、愛過的東西,這樣才可能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打動讀者,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和主流。真實的材料,準確可信,本身就是最有說服力的。
佳作欣賞:
我最喜歡的一件玩具
在我的玩具柜里又增添了一個新“伙伴”名叫“發光轉輪”。這是去年“六一”媽媽送給我的節日禮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件玩具。
它的色彩十分鮮艷,淡粉色的盒式手柄內裝有電池,連著兩道閃光的鐵軌,一個鮮紅色的轉輪牢牢地吸在上面。接通電源,輪內的小燈泡便會發出耀眼的亮光,轉動起來熠熠閃亮。我喜歡它,不僅因為它色彩鮮艷,更重要的是它充滿了奧秘。當我初次見到它時便提了一連串為什么?為什么輪子在高速轉動時,我們看到的轉輪仿佛是一個鮮紅的大光環?為什么轉輪會圍繞軌道來回轉動而不落下來?……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為了揭示這些秘密,我只得去向哥哥請教。哥哥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做了個有趣的試驗。他取下轉輪,把它的一端對準一個鐵片,只聽“啪”的一聲,鐵片被輪死死地吸住了。這說明轉輪的兩端是用磁鐵制成的,所以能牢牢地吸在軌道上。“那為什么轉輪能夠來回旋轉呢?”我又用好奇的語調問道。哥哥想了想對我說:“這是你將來要學到的勢能、動能的互相轉化造成的。”雖然我還并不懂得什么是勢能,什么是動能,但我相信,將來是一定能夠解開的。我又向哥哥提出了第三個問題:“為什么轉輪在高速轉動時,我們看到的轉輪仿佛是一個大光環呢?”哥哥聽了我的追問微笑著說:“這個問題可要由你自己解決,這是你學過的知識。”我一聽這話,驚訝地張大了嘴,托著下巴,仔細思索著。忽然,我眼前一亮,從書包里找出自然常識課本,翻開其中的一頁高興地嚷著:“我知道了,這是視覺暫留現象!”哥哥聽了,拍著我的肩膀說:“像這樣的問題你自己不是也能夠解決了嗎?”想不到,這樣一件小小的玩具竟有這么多深奧的科學道理。
從那以后,我更加珍愛它了。每天放學回家,我總要和它打上一兩回交道。暑假的一天,表弟來我家做客,一眼就發現了這件玩具,硬是想要。這可比割我身上的肉還要使我難受,我想盡一切辦法,又是哄又是勸,把玩具柜里的所有玩具拿出來讓他挑選,終于保住了這件寶貝。
如今面臨升學考試,功課很忙,但放學之后,我仍然取出它來玩耍一番,這難道不是我喜愛它的原因嗎?
點評:
這是一篇緊緊圍繞中心選材的好文章,全文沒有一句與中心無關的話,可見作者在選材時是經過周密思考的。
本文的中心是“最喜歡”,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先交代了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發光轉輪。在第二段中,作者詳寫了為什么最喜歡這件玩具——色彩鮮艷,能使“我”增長科學知識。在第三段中,作者通過平日經常和它“打交道”和用所有玩具換回發光轉輪兩個例子,說明了自己怎樣喜歡這件玩具。最后一段,用反問句式再次點出中心。
這種嚴謹的選材態度,值得同學們效法。
訓練設計:
1.選審下列各題,然后圍繞中心選材。注意先材力求典型、新穎。
《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
《一件新鮮事》
《一件趣事》
《夢》
《的變化》
《我的好伙伴》
2.老師出《春游頤和園》這個作文題,有個同學想出了以下材料,請你幫他選擇一下取哪些、舍哪些。
(1)老師通知我們明天去頤和園春游。
(2)我們在樂壽堂前欣賞玉蘭花。
(3)我們游覽長廊,看到數不清的精美彩畫。
(4)中午,我們一起會餐,大家很高興。
(5)一進頤和園,我們看到了盛開的桃花和迎春花。
(6)在諧趣園,我們看到了如煙的柳絲和嫩嫩的春草。
(7)在去頤和園的路上,我們又唱又笑,高興極了。
(8)離開頤和園時,大家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都表示明年春天還要再來.
【新鮮事作文教案】相關文章:
《新鮮事》的教案12-04
《新鮮事》小學教案12-04
《新鮮事》教案設計12-04
《新鮮事》語文教案教學設計11-27
語文作文春節里的新鮮事10-03
《新鮮事》教學設計內容11-27
《新鮮事》教學設計方案11-29
《新鮮事》語文教學設計11-27
初中作文訓練教案12-06
高中作文訓練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