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蘇軾的作文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蘇軾的作文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蘇軾的作文材料
1.是那個"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寒鴉么?是那個"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行嘯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詩人么?蘇軾,一個被宋神宗稱贊為"才與李白同,識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潑來的污水,遭受貶謫后,忘卻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黃州種地釀酒,"夜飲東坡醒復醉",在黃州"倚杖聽江聲",在黃州寫下"大江東去"。他總是那樣的淡泊從容。他總是將所有的痛苦失意拋之腦后,銘記著世間之美麗。不然,何來"親煮東坡肉",何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曠達與豪邁?
2.一枝一葉一世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輪明月,放射出悲天憫人的光輝;"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一排短松,守候著生死離別的深情。"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杯濁酒,凝結著壯志難酬的感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見證了孤苦無依的飄零;"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帶走了蠅營狗茍的煩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襲蓑衣,織就了風吹雨打后的寧靜一枝一葉一世界,一詞一句總關情。
3.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起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4.東坡披發仰天大呼"大江東去",他面臨的那些煩心瑣事頃刻之間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壯闊的滔滔江水讓東坡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失意、悲傷,忘記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5.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談笑風生,而真正帶給赤壁完美壯烈的是蘇軾。官場上的險惡風波并沒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貧并沒有銷蝕掉他那樂觀向上的心。伴著涓涓細泉,聆聽習習古風,故園神游中,蒼銀白發與皎潔月光交相輝映。一尊還酹江月,多么豪邁的舉杯,淡逝了多少哀傷及生活磨難--紀念蘇軾,讓我懂得了在困難逆境中應保持有奮勇向前的心
6.蘇軾這個曾經輝煌的文人,因黃州詩案而開始落魄,流落四方,輾轉難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懶,看"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做他那個神鶴翩躚而舞的夢。面對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見風在山頂呼嘯,盤旋,然后帶著撕身裂骨的陣痛穿越漆黑的荊棘林。剎那間,他心中郁結的塊壘,纏繞的苦痛隨風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記。
懷想天空
蘇軾,一只孤舟,兩個模樣模糊的朋友,赤壁下,夜色中,山很高,天空一輪滿月如點如豆。
他的思緒飄到何處?
當年他還年輕,和父親、弟弟,還有美麗的妻子,開開心心地上京,趕考!遠離故鄉眉山,一路顛簸走來,抬頭發現:那京城的天空是那么的廣闊,那么的明凈,生平第一次看到那么的藍,那么的亮。
皇城是那么的堂皇,那么的莊嚴。一代文宗歐陽修,對他是多么的賞識驚嘆;高高在上的皇帝,對他又是多么的欣賞喜歡。登上皇城,天空高曠,他看到前面路途是那么的通暢,他感覺到一只雄鷹展翅那么的自由,心潮激蕩。
離愁更行更遠。
曾經是那么受歡迎的詩歌,皇帝也很喜歡的詩歌呀!朋友們都爭著看第一眼的詩歌,居然成了我的罪,成了我的百年孤獨。有的朋友拿著我的詩歌去換了背叛,有的朋友藏著我的詩歌變成了囚徒。而我卻一走再走,漸漸遠離了那皇城的天空,那理想的天空。
父親去了,妻子去了,弟弟也在遙遠的月亮的另一邊廂。從此的天空好像沒有過晴朗。
人前,我的笑聲依然是那么肆無忌憚,那么遼闊漫長。人后誰看見我心里的天空黯然。
赤鼻磯,如此一個狹小的地方,水是那么淺,山是那么低矮。我的世界為什么,跟著我的路,一步步縮小?我的天空為什么沖不出叢山,就象被一個手掌緊握?是人性的嫉妒?是權力的魔掌?是命運的嘲弄?
山上的棲鶻,收起翅膀,在齷齪的巢穴中,冷冷的哀叫。
酒模糊了我的眼,浮起的礁石間,我看到了年輕英俊的周瑜,是的他剛剛成親,娶了美麗的小喬,是的他笑著輕搖羽扇,而百萬曹軍就在他的眼前——灰飛煙散,仿佛不曾存在過。
江風吹過我的胡髭,江水濺上我的眉梢,周瑜和曹操忽然沒有了蹤影。豆點的月光中,天空好像突然亮了,好像在一瞬間變得深邃悠遠。我感到自己的心靈在飛向高處。一只白鶴在頭頂飛轉曼舞。噢,原來雄鷹化做了白鶴,之后,天又寬闊了。
我又拾起了枯干的筆,醮上滋潤的濃墨,黑白之間,鶴舞九天。我創造了一個蘇軾的赤壁,我自己開辟了一個無邊的天空。
后記
我看著藏在無邊高樓里的天空,懷想……
蘇軾名言
1、路盡河回人轉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2、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3、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
4、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5、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6、人行猶可復,歲月哪可追?
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8、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9、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10、智出天下,而聽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1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12、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13、論事易,作事難;作事易,成事難。
14、窮不忘道,老而能學。
15、能文而不求舉,善畫而不求售。
16、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17、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0、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21、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22、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
23、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24、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25、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26、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27、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28、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2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3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3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32、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
33、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3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35、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36、長淮忽過天遠近,青山久與船低昂。
3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38、書生事業真堪笑,忍凍孤吟筆退尖。
39、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責實。
40、世事如今辣酒釀,交友自古春云薄。
4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42、人間有味是清歡。
43、青春不覺老朱顏,強半銷磨簿領間。
44、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5、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46、成書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
47、人不可以茍寶貴,亦不可以圖貧賤。
48、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49、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50、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5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須有堅忍不拔之志。
5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54、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
5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56、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5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58、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59、自古佳人多命薄,閉門春盡楊花落。
蘇軾的古詩詞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賀新郎夏景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熱。
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
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濃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綠。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兩簌簌。
滿江紅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
猶自帶、岷峨云浪,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
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
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
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
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
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的故事
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后評了第二。一直到發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后歐陽修后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于人頭地啊(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并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家庭聚會
蘇軾高中榜眼后,蘇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齊聚在花園里慶祝,蘇軾之父蘇洵命題定以“冷、香”兩個字,每人寫兩句詩,要求都會合當時的情景。為起帶頭,蘇老泉緩步度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里過來香”。子由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卻云:“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說完攤開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兒特點畢露,大家都齊聲叫好。蘇軾卻用一拂石凳,騎著馬就走,蘇老泉叫道:“我兒,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話音未落,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余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的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云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東坡魚
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廣聞人知的東坡肘子外,蘇學士還擅長燒魚,其烹制的魚堪稱一絕。一次,蘇軾雅興大發,親自下櫥做魚,剛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黃庭堅進來了(黃庭堅是中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宗祖之一,是蘇軾摯友,兩人經常以斗嘴為樂)。知道又是來蹭飯卡油,于是慌忙把魚藏到了碗櫥頂部。黃庭堅進門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請教,敢問蘇軾的蘇怎么寫?”蘇軾拉長著臉回應:“蘇者,上草下左魚又禾。”黃庭堅又道:“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蘇軾道:“也可。”黃庭堅接著道:“那這個魚放上邊行嗎?”蘇軾道:“哪有魚放上面的道理?”黃庭堅指著碗櫥頂,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曉這個道理,那為何還把魚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蘇軾,這次被黃庭堅整了個十足十!
水果和藥
蘇軾婚后不久,應邀去黃庭堅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趕來請他馬上回去,說夫人有急事。黃庭堅有心諷刺,吟道:“幸早里(杏、棗、李),且從容(蓯蓉為一味中藥)。”這句里含三種果名,一種藥名。蘇軾頭也不回,蹬上馬鞍就走,邊走邊說:“奈這事(柰,蘋果之屬、蔗、柿)須當歸(當歸為中藥名)。”嘆,東坡居士的才思實在令人拜服。
高風亮節
作為文人,難免就喜歡在政治上豪不避諱的抒發己見。幾乎就是才華同義詞的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對王安石的變法維新更是狂炮猛轟。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變法推行的第十個年頭,面對蘇軾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終于坐不住了。蘇軾因此被貶湖州,接著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審。史稱烏臺詩案的文字獄開始,大量跟蘇軾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連,就連已經逝去的蘇軾老師歐陽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蘇軾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獄之苦。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辭世后,宋哲宗昭命蘇軾代擬敕書,蘇軾絲毫不以政見不同而在敕書里公報私仇,反倒是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文中有一段曰:“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這個給予王安石的評價,蘇軾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東坡居士的這種高風亮節、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后人感動。
生死一線
蘇軾入獄后,神宗皇帝為了試探他有沒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個小太監裝成犯人入獄和東坡同睡。白天吃飯時,小太監用言語挑逗他,蘇軾牢飯吃得津津有味,答說:“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夜里,他倒頭睡,小太監又撩撥道:“蘇學士睡這等床,豈不可嘆?!”蘇軾不理不會,用鼾聲回答。小太監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說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險至極啊。只要蘇軾有一點牢騷和吃不香睡不穩的異樣舉動,危在旦夕。其實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個太監去憑蘇軾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來呢?
涵養
朝廷保守派復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生激烈沖突,再度被貶瓜州。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后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在廟里,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就從心里有點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說他有能力,原來草包一個,來這里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里老納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來是有能力,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里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么人呢?”“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老納自虧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后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笑?”“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贊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蘇軾聽后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尸骨”未寒
一天,蘇軾和佛印乘船游覽瘦西湖,佛印大師突然拿出一把提有東坡居士詩詞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聲道:“水流東坡詩(尸)!”當時蘇軾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著河岸上正有在啃骨頭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東坡吃草
閑來無事,蘇軾去金山寺拜訪佛印大師,沒料到大師不在,一個小沙彌來開門。蘇軾傲聲道:“禿驢何在?!”。小沙彌淡定的一指遠方,答道:“東坡吃草!”
對聯退敵
北宋時期,宋人率招遼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卻引來一遼邦使者,出上聯要宋人答對:三光日月星。如對出下聯則撤兵議和。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職的蘇軾,大筆一揮,巧妙對上下聯:四詩風雅頌。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三人對必有我師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細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各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成為五言聯句。黃庭堅搶對為: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則填: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軾略一思索,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縱觀三人對聯,蘇軾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其人之計
蘇軾摯友佛印。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木魚)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想起當日遭黃庭堅詐戲,心里一轉計上心來,故意說道:“今日來向大師請教,向陽門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說出下句:積善人家慶有余。蘇軾撫掌大笑:“既然磬(慶)里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來共享吧”
巫山河水
一次,蘇軾約其弟蘇轍并佛印大師。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轍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雖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與蘇轍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勝在對仗更加工穩。
聯氣小妹
久未與友謀面的蘇軾邀黃庭堅來家做客,小妹見兄長親自出門迎接,便出了個上句相戲,句云:阿兄門外邀雙月。“雙月”合為“朋”字。蘇軾知小妹是和自己開玩笑,當即對道:小妹窗前捉半風。“半”對“雙”,“風”對“月”,甚為妥貼。有趣的是,“風”的繁體字“風”,半風即“虱”,意思是說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氣得扭頭就走。
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官后,曾跟黃庭堅亂侃:“我在牢里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黃庭堅奇問什么叫三白飯,蘇軾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米飯,這就是‘三白’。”此事說過蘇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黃庭堅請帖,邀蘇軾去他家吃皛(jiǎo)飯。蘇軾欣然應約,并對夫人道:“黃庭堅乃當世學士,讀書甚多,他這皛飯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蘇軾到了地方發現桌上只有鹽、蘿卜、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這被黃庭堅戲弄了。又過了幾天,黃庭堅也接到蘇軾請帖,邀他去吃毳(cuì)飯。黃庭堅知道蘇軾要報復,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飯到底是什么,最終還是去了。蘇軾陪著黃庭堅從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黃庭堅餓得前胸貼后背。實在忍不住催問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鹽也毛(沒,音mǎo,“沒有”的意思),蘿卜也毛,飯也毛,豈不是‘毳’飯?其實你一直在享用著啊。”黃庭堅驚愕之后,兩人同時大笑。
【蘇軾的作文材料】相關文章:
寫蘇軾的作文12-03
有關蘇軾的作文12-02
有關蘇軾 作文12-02
關于蘇軾作文05-17
蘇軾的詩詞01-25
蘇軾的名句06-08
蘇軾的名言11-05
蘇軾的名句06-28
蘇軾的詩詞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