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車間經理工作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生產經理工作計劃
做生產管理這么多年了,讓我了解了管理就目的就是要讓工作產生效益,讓公司有效益產生。要讓公司有效益產生就要對公司的人與事物了解。在這個效益產生的過程里去運用公司給與的資源來計劃、組織、訓練、控制和調整與持續的改進……大家都知道生產管理有六大目標1品質2成本3交期4效率5安全6士氣。大家也知道做計劃的時候要想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如何把事情去做好、成本會如何。同樣也知道在分析生產問題上去想到人員,機器,物料,方法和環境。
很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改如何去做,可是做的時候總拖泥帶水,很多工廠都有個通病就是有事沒人做,有人沒事做,管事的沒管到正題!雖然公司有很多的制度和方法,我認為這和計劃的時間還有行動的時間有關,再一個就是沒有經營起員工做事的責任心,難管?為什么會難管——我想這也和個人管理風格及思路有關!
大部分員工做事都愛錢,沒錯,但是再高的工資也會有很多人不想做了——因為他們覺得在這里已經到了頂峰了。所以我認為員工一開始的工資不要給太高,而是過得去就可以,讓后再逐步調整他們的工資。薪資架構在底薪和加班費上也可以分幾個層次,然后看他們平時的工作表現由班組長申請評加,我想這樣會方便管理一點,也能讓員工做起來有勁。包括設立績效和年終獎,還有年功獎——就是服務滿一年給他底薪加X元逐年遞增。現在很勞動法規定漲工資了,可是還有好多的廠都沒漲,包括象奮達科技那樣的大廠——他們加班費周一到周日都是7.67元。
什么樣的好我們都為員工想好了,為他們去做了還是有問題,員工在我們在的時候表象得很好,不在的時候翻了天。再或者就對管理人員地話與動作根本不在乎——我堅決的相信這一定是執行力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工作“放水”……
如果我進入公司后我將會運用實際的管理經驗及不斷吸納新管理的方式,依公司決策者的提出的目標、發展戰略及公司規劃、方針對中基層管理甚至員工作有計劃、引導、策略性培訓、督導,初步建立依公司發展為核心的生產團隊。時間周期為:2—3個月。
1、加強自我的時間管理,以自己的行動培養部下都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的習慣,合理進行時間規劃:
上班前:應提前幾分鐘到廠;先檢視部門環境衛生;查看當日各部門使用備料狀況
及生產異常狀況。
上班后:早會(可保留);確認各部門有無臨時缺勤人員;有否新入職人員,工作指導;人員服飾、儀容管理
上班中:檢視各部門機器、工具是否正常使用及保養;檢視各部門作業中人力不平衡時有無即時處理;檢視各部門有無依照生產計劃之進度進行作業;查看各部門每位下屬的工作有無未依照標準作業;制程中,檢視產品品質;對不良品查看,并追蹤原因改善;檢視各部門有無人員工作情緒不穩定,應予協助;檢視各部門有無產品堆積情況,應予及時處理;隨時4小時內之生產(人員、機器、工具、物料、作業標準)抽查;生產環境隨時保持流暢;
檢視各部門報表、圖表。
下班前:其它合作部門還有下級反應之問題應當日處理;次日工作預做準備;應保留思考時間(人員任用、工作指導、推動事項、改善工作);下班前應檢視各部門內工作環境及安全事項;查看當日工作目標達成狀況。
3、建立好自己同同事、下屬良好的溝通,對部門工作進行有效的解碼、委派,并協調同事去完成即定的工作任務。
4、積極主動向上級進行口頭或書面工作匯報及有效的信息反饋:
⑴產品產量方面
①、總結當月生產部總體的產量、平均生產效率、生產計劃達成率等總體指標的完成情況。附數據圖表說明。(列表細化分車間、分班組形式反映班組的產量情況)
②、針對當月產量、效率數據進行分析,總結車間、班組或生產不同產品之間的產能差異,對于效率偏低的班組或產品進行原因分析。
⑵、產品質量方面
①、總結生產部總體的不良率,制程合格率等各指標的完成情況,附數據圖表說明。(列表細化分車間、分班組形式反映情況。)
②、針對當月不良率、制程合格率數據進行分析,總結車間、班組或生產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對于偏低的班組或產品進行原因分析。
⑶、物料損耗方面
①、總結生產部總體的廢品率指標完成情況。(列表細化分車間、分班組形式反映情況。)
②、針對數據進行分析,總結車間、班組或生產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對于偏低的班組或產品進行原因分析。
⑷、人員管理方面
總結當月生產人員的任用情況,員工培訓或重點工序員工的技能掌握情況等。
⑸、設備管理方面
①、總結當月生產設備的使用、維修、維護和保養情況。
②、提報設備異常。
二、以“工作管理”為核心,提高工作的執行力。
1、工作上推行目標管理:在工作管理方面,以“目標管理”為導向,進行有效的溝通,不折不扣地按照規定的績效標準去實現工作目標。
⑴、根據公司各項工作要求的績效指標來制定生產系統績效指標,并解碼到生產系統各職能部門。各績效指標之間力求鏈鎖與量化,并用數據與表格來體現,做到具體化、清晰化、可衡量、細節化。規定好數據的來源部門及指標落實的責任人、督查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統計匯報。
⑵、鼓勵下屬自己設定目標,讓每名員工,每位班組長自己制定工作目標和計劃的習慣,以目標的設置和分解及對目標的實施完成情況的檢查、獎懲為手段,通過員工及部門的自我管理來實現生產系統的總體目標與績效指標,讓員工自己與部門領導充當老板,自己管理自己,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⑶、加強公司經營計劃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宣傳,有計劃地組織員工開展工作競賽和對照公司發展要求求找差距的活動,幫助員工尋找自身的缺陷,為員工制定個人目標指明方向。上級領導在對下屬提交的工作計劃發表意見時,有意識地把公司的整體要求、長遠要求、貫穿其中,通過溝通和說服把它變成個人目標的部分。
⑷、通過個人目標、部門目標與業績考核相聯系的方式,加強對個人目標、部門目標實施的控制,定期舉辦上下左右之間的交流會,促進合作,施加影響。
⑸、將改進工作列出詳細的計劃,督促各部門開展工作質量大討論,總結出工作待改進的地方和改進工作的方法,經整理和補充后下發各部門。
2、提高成本意識,加強生產過程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相聯系,將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納入成本管理對象,既然要考慮生產過程,又要考慮設計開發與售后服務環節,還要重視與材料供應商和聯系合作。
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就是在產品的制造過程中,對成本形成的各種因素按照事先擬定的標準嚴格加以監督,發現偏差就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從而使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資源消耗和費用開支限在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⑴、制訂成本標準:
按不同產品、不同工序、不同零部件及產品的不同規格,需用材料的規格與數量、制造工時進行分解、定額,制定出物料定額清單(BOM)與工時定額表,實行定額控制。
⑵、各工序主管監督員工按工藝要求進行操作,實行工作前自檢,防止盲目加工,造成不必要的報廢。
⑶、車間管理人員嚴抓班組的日報工作,核查材料的實際消耗情況,及時匯報材料定額的合理性與操作中的浪費情況。
⑷、各倉庫***要根據生產命令單按照規定的品種、規格、材質實行限額發料、監督領料、補料、退料等制度的執行。
⑸、生產計劃的制定實行物料評審與生產交期評審,加強生產等待浪費及半成品浪費不暢而引起的場地浪費的控制。
⑹、加強工資費用的日常控制,各工序主管及時對生產現場的工時定額、出勤率、工時利用率、勞動組織的調整、計時工的委派及保底人員工作任務的安排進行控制與監督。
3、生產班組的質量管理
品質管理以預防為主,只有通過對產品的實現過程的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證產品質量來滿足顧客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加強對產品的過程管理與控制,具體操作計劃如下:
⑴、制度的建立:
①、根據產品的行業標準及顧客的要求制定好各工序及成品檢驗標準及來料檢驗標準;
②、根據公司的實際運作及人力資源狀況制定出品質異常及生產制程管理制度,使品質異常處理有法可依。
③、建立工藝改進及合理化建議激勵制度。
⑵、生產前準備:要求各工序管理人員及作業員在生產前一定要做好生產準備,了解當天的生產任務,熟悉所生產產品技術要求和工藝要求;核對材料或上工序半成品是否符合要求;設備、工具是否正常。
⑶、過程自檢:嚴格執行過程自檢,工序主管巡檢與專檢制度,防止產品質量缺陷流往下工序,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⑷、認真做好7S管理活動,進行現場定置管理及標識追朔管理,營造一個規范、整潔、安全、有序的生產環境。
⑸、工藝紀律:嚴格按照工藝卡要求進行作業,對特殊的技術要求認真進行核對。
⑹、作好各種質量記錄;嚴格按工藝卡及記錄表單填報。
⑺、加強品質管理方法的運用,將柏拉圖、因果圖、查檢表運用于品質分析及統計中去,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適應的糾正預防措施。
4、物料管理
⑴、進一步完善公司物料管理制度并落實執行,建立并完善物料定額,根據物料定額按物料領發制度領發料,控制物料的使用,杜絕浪費。
⑵、建立物料申購與庫存管理制度,加強采購交期管理,建立來料檢驗制度,嚴把來料質價關系比,做好產前準備、產中控制、產后檢查,防止錯用、誤用。
⑶、加強物料存儲管理,對物料倉庫進行劃區分類及區域、物料標識。
⑷、規范倉庫與車間盤點作業,確定好盤點對象與周期。
⑸、加強存貨調整作業,對呆料、廢料進行及時處置。
5、設備管理
⑴、全面推行設備點檢保全管理,實行設備“三定”管理,即“設備定號、管理定組、保養定人”,為每臺設備依程序統一編號,使每臺設備都有自己的固定編碼,根據誰用、誰管、誰負責維護保養的原則,把設備的保管責任落實到使用人,使每臺設備都有專人保管,把設備管理納入崗位責任制。另外就是以小組為單位,把全組的設備編為一組,班(組)長對小組全部設備工具的保管、使用和維護保養負全面的責任。
⑵、制定設備、工具維修管理制度,根據使用年限及工具、設備性質確定維修責任的承擔比例,提高員工對工具,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的責任心。
6、例會管理
會議是一個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主題的溝通過程,是促使各項必要工作得以有效實施的途徑,是集思廣益、實現決策***化、科學化的重要工具,所以計劃在生產系統中將組建起:①、每日車間早會;②、每周廠部早會;③、生產例會;④、品質例會;⑤、產、銷、品質部門溝通會;⑥、每月工作總結及下月工作計劃報告會等例會制度。
7、7S現場管理工作的推行
7S活動在企業中實施并不困難,困難的是長期堅持,形成日常的生活的一種習慣,要想達到滿意的效果,必須大力促進“7S活動”活動的推行。
⑴、建立推行組織,設立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干事、執行秘書、委員及代理委員,明確各成員的具體工作職責。
⑵、擬定工作計劃:
①、進行日程計劃;
②、進行資料收集;
③、制定7S活動實施辦法。
⑶、開展7S推行造勢活動
①、說明與教育;
②、組織管理人員7S培訓;
③、組織委員會人員進行培訓;
⑷、試行7S活動:①、前期作業準備;②、評鑒檢討。
⑸、實施7S活動導入及查核。
三、以“人員管理”為保障、提高領導力。
1、員工激勵:
⑴、建立一套員工激勵方案,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內在潛力,把員工的智慧、能力、需求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去努力、去創造、去革新。
⑵、用競爭的方法來激勵員工,建立優秀員工榜,進行業績競賽與職位競眩
⑶、在適度的壓力下激勵員工,承認壓力的存在,給員工提供必要的培訓,從自身做起。
⑷、提升員工的士氣,進行良好的的信息溝通,確保利益均分與人際關系的***。
2、員工培訓
⑴、根據公司的人力資源現狀及各部門的需求,擬訂出工廠培訓計劃。
⑵、通過新員工進廠培訓,讓員工了解自身的職務及責任、權限和義務與相關的規章制度及行為規范。
⑶、積極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使員工了解崗位知識,掌握工作所需的工作技能。
⑷、讓員工熟悉前后工序環節,明確工作守則與品質標準及物料使用要求。
3、加強團隊建設,增強企業凝聚力,使員工以企業為家,部門合作暢通,運作流暢,人人相處***,辦事有效率;成本觀念增強,減少浪費,榮譽感強,做事有整體觀念。
⑴、配備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領導人堅強有力,成員才有歸屬感,團隊才有凝聚
⑵、制定共同的計劃目標,使企業有共同的追求、理念、信仰。
⑶、培養齊心合力,共同承受外部壓力的精神。
⑷、在團隊內部實行獎勵制度,培養團隊成員的情感和期望。
⑸、開展團隊文化娛樂活動,使團隊精神生活充實,增加團隊的吸引力和歸屬感。
⑹、提高經濟效益,努力搞好員工福利。
⑺、控制團隊***,利用健康正確的***來感染人、鼓勵人、影響人、教育人。
⑻、吸收員工參與團隊決策,讓員工體現出參與感和成就感。
⑼、不要讓企業的缺點影響團隊,發現問題之后,及時找出問題的根源,通過一定的渠道去解決。
以上工作計劃只是平時工作上的一個目標方向的指引,具體詳細策劃及落實,還有待對實際工作環境與工作資源進行全面了解,并收集好現場資料及各方面的信息與建議,加以整理、分析后方可進行具體的計劃制定與推行。中國家具論壇新進廠生產經理工作開展計劃Byzhangrenlinwww.furniturebbs
第一個月完成:
1我入職第一天將對公司各部人員進行一個職權及特長了解2對設備性能進行了解
3找出公司現在生產運行中的障礙
4對公司薪酬架構進行調整
5對公司管理人員進行職權定位并文字公告
6了解公司合作伙伴
7制定好整套生產管理表單及規范
第二個月初步接手并運行生產管理方案
1連續帶動班組會議
2監督指導管理人員及作業員進行本職工作
3逐步完成對生產過程協調及完善
4對生產體系運行細節進行評估考核
5改進體系運作弊端
第三個月完持續改進與鞏固生產運行體系
1完成個人職能單獨管理
2完成在職人員團隊建設教育
3疏通管理障礙
4穩定生產局面
……后期逐步體現科學管理手段提升工廠創效能力……
2010年8月16
【生產經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生產經理工作職責_生產經理崗位要求有哪些09-22
生產經理的自我評價05-25
生產部經理職責12-24
生產經理述職報告04-28
生產經理工作職責12-30
生產經理崗位職責01-15
[精選]生產經理工作職責10-04
生產經理主要工作職責06-08
關于生產經理的工作職責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