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勞動合同未簽收
話說《勞動合同法》一出臺,各路人馬聞風而動,媒體聞聲造勢(探索新聞背后的新聞),企業慌了陣腳(嘀咕著往后還該怎么活),勞動者既喜又悲(法是好法,沒了工作該咋辦?),培訓風起云涌,律師學者指點江山,(此時不賺更待何時)。。。。。。這各路人馬中有一個既大又小的角色,雖然業務多了,錢也多了,可是卻高興不起來?是何方神圣如此矛盾?他就是傳說中的派遣機構。。。。。。。做,還是不做?心里沒譜?大視野決定大境界!也許受勞動合同法影響,眾多用人單位為規避風險開始將勞動關系外包,一來減少成本,二來規避風險,心里還盤算著是否賺了個“工齡歸零”?派遣業務量有所上揚,可是風險轉嫁了,風險成本上升了,一邊數錢一邊還盤算著“一個月百來塊的管理費,還抵不上一年終止的經濟補償金呢?”,眼看勞動合同法要把派遣逼上絕路,哪有不擔心的道理?與那些把派遣視做剝削機器不同,派遣業界的有志之士高呼:派遣是現代社會專業化發展的必然,專業外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派遣不是什么落后的東西,而是非常先進的東西!派遣是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最佳選擇,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這樣的高聲疾呼并沒有得到當局的反應,難怪大大小小派遣公司皺著眉頭橫著臉,實施細則意見稿一出,又折騰了幾多派遣人,難怪有派遣公司員工在MSN上掛著簽名:被勞動合同法搞死了!有專家建議,不要做派遣了,關門是上策!法條娓娓道來,看似蠻有道理,可果真如此嗎?人博會剛把人才服務業定位為一個產業,貢獻于80%以上產值的派遣企業如何求生存,謀發展,想必是當局不會置之不理的問題吧。當局對派遣的理解,就好比勞動局與人事局對派遣的理解一樣,存在誤差,以為派遣是低能兒,盡干損害職工權益的勾當,可是與打一槍換一炮的皮包公司相比,派遣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利于維護職工權益,損害職工權益多發生在用工單位,派遣機構倒是背了許多冤枉的罵名。觀念沒調整,政府打壓,個人不情愿。法律環境惡劣,商業環境也惡劣,派遣還做不做,還真是心理沒譜!不過話說回來,世界是平的!有需求必然有市場,法律是規制市場而不是取代市場,法律是定紛止爭,而不是釀造糾紛,或許大浪淘沙,陣痛是成長的代價,就好比冬天剪剪枝葉,春天的樹木反而長的更旺盛,我們拭目以待吧。
做什么,該做什么,想做什么?定位決定地位!無論勞動合同法是否頒布,全面的人事代理始終是市場發展的趨勢之一,事務性工作外包不涉及勞動關系的移轉,也是減少企業成本的上佳選擇,在這一方面,有勞動合同法也罷,無勞動合同法也罷,外包風潮都不會停止。
【勞動合同未簽收】相關文章:
美簽收入證明模板09-24
周未短信祝福02-14
夏至未至的經典句子02-04
清明未雨作文07-13
未婚未育證明02-03
人未老作文03-14
初婚未育證明03-20
未就業證明12-30
未穿過的鞋子的親情隨筆11-09
夏至未至經典臺詞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