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工作指導
班主任工作一直都是瑣碎的、全面的、有計劃的、有變化的。做好一個班主任需要具備很多的素養:能說、會做、會教、會寫、會編、會演,并且時刻要注意自己在學生面前的行為舉止,因為身教重于言教。在《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中談到了班主任的自身修養、人際交往、心理工作、班級管理、應對教學具體問題策略、后進生轉化以及和不同類型家長的交流的方式方法,還介紹了班主任需了解的國外教育經驗。回想自己十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體會還真不少。
首先是在班級的管理上。
多年來,班主任工作中,累沒少挨,心沒少操,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嘴皮子磨破了,嗓子喊啞了,腿幾乎跑斷了……可為什么這個集體就像個“扶不起來的阿斗” 總也離不開我呢。心里想著“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但你不在時,學生咋就不給你面子呢?只要我不在,間操不像間操,自習不像自習。倒是看出我的重要性了,可這樣的工作效果也太挑戰我的極限了。作為普通班,學生自身的原因是一大問題,可不是每個普通班班主任都像我這么累,更不是每個普通班的學生都那么惹老師惱。科任老師頭疼,我的頭更疼。
讀了這本《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還真找到了問題根源。
班級是學生的,班級最后應該交給學生自己管理。就好像負責任的家長一定會適時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學會自立,并適時給孩子提供自立的機會。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要學會收放自如。什么事情該交給學生去辦,什么時候該交給學生去辦,哪些事情該親自把關,哪些事情必須有老師決斷,這都是需要慎重考慮和處理的事情。而我呢,很少聽取來自學生的聲音,處理問題,制定制度一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即使學生們斗膽提出建議,我也基本會把建議吞噬在萌芽之中。學生敢怒不敢言,當然我不在的時候會瘋狂。
其次是在和學生的關系上。在《班主任工作指導手冊》這本書中提到如何改善師生的關系,我覺得很有一番道理。我也主張“恩威并施”,有親密,有距離,像老師,像朋友,可以開玩笑,但是學習上不能含糊。這本書上,提到要主動和學生交往,提出要關心、尊重學生,要為人師表,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高超的講課藝術,要注重品德修養。還提出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神情要沉穩,語氣要語重心長,語言要簡潔。在這幾方面,我頗有感受。我在工作中經常把握不好尺度和火候。經常心情一好對學生就眉開眼笑,沒原則寬容,慢慢的學生“得寸進尺”了,我的態度就來個360度轉彎,弄得學生被罵得狗血噴頭,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于是他們形容老師的臉比天氣變得還快,一點摸不到規律。
此外,我更認同書中的觀點:品德大于成績。在學校里,良好的品德比優秀的成績更為重要。特別是對于普通班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小學基礎差,厭學,沒有學習興趣,升入初中后,雖然家長和老師都想盡辦法扭轉他們的學習觀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但仍有一部分學生“***穿豆腐”——提不起來。與其讓他們在精神與肉體懲罰中變得逆反、故意和老師、課堂作對,還不如多理解、多寬容地培養他們比成績更重要的品質。讓他們愛勞動,樂于助人、關心集體、團結同學、體諒老師的辛苦,理解家長的一片苦心。
班主任是學校最辛苦的群體之一,班主任的工作性質決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是事無巨細、千頭萬緒,大到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小到關心學生在校期間的衣、食、居、行、學習及心理狀態。所以說“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一個班學生整體思想品德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習風氣好壞,學習成績的高低等關鍵在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所以本著為學生負責,為學校負責的原則,自己就要多學習理論知識并用其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減少失誤,這樣才無愧于班主任的稱號。
【班主任工作指導】相關文章:
被指導班主任工作總結04-22
指導班主任工作總結04-21
班主任工作指導計劃(精選11篇)06-19
指導班主任工作總結5篇04-21
指導班主任工作總結(5篇)04-21
指導班主任工作總結(精選21篇)06-16
實習指導班主任評語11-28
實習指導班主任評語11-05
指導新班主任工作總結范文(通用6篇)08-31
班主任指導老師工作總結范文(通用8篇)08-31